“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01题
撤出拉轨器必须在满足( )条件后才能撤出。
A.至少在焊接之后20min和焊缝两边至少30m的范围内扣件拧紧后
B.至少在焊接之后15min和焊缝两边至少25m的范围内扣件拧紧后
C.至少在焊接之后15min和焊缝两边至少30m的范围内扣件拧紧后
D.至少在焊接之后20min和焊缝两边至少25m的范围内扣件拧紧后
参考答案:A
解析:
撤出拉轨器:至少在焊接之后20min和焊缝两边至少30m的范围内扣件拧紧后,才能撤出。
第202题
线路锁定后,应立即按下列( )要求整正轨道,并开始观察钢轨位移情况。
A.捣固道床
B.夯拍整理道床,使断面符合设计要求
C.检查扣件
D.钢轨位移观察记录应列入竣工资料
E.起道时,着力点应离开焊缝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线路锁定后,应立即按下列要求整正轨道,并开始观测钢轨位移情况:
1.捣固道床,特别应捣实经方正的轨枕下的道床,水平和高低差应符合设计规定。
2.夯拍整理道床,使断面符合设计要求。
3.钢轨位移观测记录应列入竣工资料。
4.起道时,着力点应离开焊缝。
第203题
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是指()。
A.长轨节温度应力状态为5MPa时的轨温
B.长轨节温度应力状态为10MPa时的轨温
C.长轨节温度应力状态为零时的轨温
D.长轨节温度应力状态为2MPa时的轨温
参考答案:C
解析:
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是指长轨节温度应力状态为零时的轨温(又称零应力轨温)。
第204题
钢轨全线预打磨应具备的条件有( )。
A.无缝线路经整理作业后,道床进入稳定阶段
B.轨面高程及道床外观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C.钢轨扣件齐全紧固
D.钢轨焊接接头的平直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E.钢轨应力为零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2.钢轨全线预打磨应具备以下条件:
(1)无缝线路经整理作业后,道床进入稳定阶段。
(2)轨面高程及道床外观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轨扣件齐全紧固。
(4)钢轨焊接接头的平直度应达到设计规定。
第205题
人工铺轨施工方法中,人工搬运轨枕的距离不宜大于( )。
A.20m
B.40m
C.50m
D.80m
参考答案:C
解析:
轨枕宜用平板车或低边车运往工地。人工搬运轨枕的距离不宜大于50m。
轨枕严禁抛摔。卸车时,应防止轨枕滚落到路堤外。卸车后应有专人检查清道。
第206题
双层道床宜按垫层厚度铺足,单层道床铺设厚度宜为( )。
A.100~lS0mm
B.100~200mm
C.150~200mm
D.150~250mm
参考答案:C
解析:
铺轨前,应先铺部分道砟。双层道床宜按垫层厚度铺足,单层道床铺设厚度宜为150~200mm。顶面应平整,中间拉成槽。铺设混凝土枕地段,中间凹槽宽宜为600mm。
第207题
关于有砟轨道人工铺枕作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轨枕宜用平板车或低边车运往工地
B.人工搬运轨枕的距离不宜大于50m
C.同一种类的轨枕应该集中连续铺设
D.钢轨接头前后铺设3根同种类轨枕
E.卸车时应该防止轨枕滚落到路堤外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此题主要考察对有砟轨道人工铺枕作业方面知识的掌握。解题思路是:对照教材关于有砟轨道人工铺枕作业工艺和要求对五个选项进行判定:
(1)选项A.轨枕宜,用平板车或低边车运往工地,符合要求;
(2)选项B.人工搬运轨枕的距离不宜大于50m,符合要求;
(3)选项C.同一种类的轨枕应该集中连续铺设,符合要求;
(4)选项D.钢轨接头前后铺设3根同种类轨枕,不符合要求,应是钢轨接头前后应各铺设不少于5根同种类同类型的轨枕;
(5)选项E.卸车时应防止轨枕滚落到路堤外,符合要求。
第208题
钢轨温度在公式( )范围时,为最佳铺轨时间,一般情况下,应安排在此条件下铺轨。
A.Tmax-(ag+C)/0.018L≤t≤Tmax -C/O. 018L
B.Tmax +(ag +C)/0.018L≤t≤Tmax +C/O. 018L
C.Tmax +(ag +C)/0.018L≤t≤Tmax -C/O. 018L
D.Tmax -(ag +C)/0.018L≤t≤Tmax +C/O. 018L
参考答案:A
解析:
钢轨温度在式(1C416031-1)范围时,为最佳铺轨时间,一般情况下,应安排在此条件下铺轨。
第209题
以下关于曲线段中桩桩距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圆曲线应为25m,缓和曲线应为10m
B.圆曲线应为20m,缓和曲线应为10m
C.圆曲线应为25m,缓和曲线应为15m
D.圆曲线应为20m,缓和曲线应为15m
参考答案:B
解析:
铺轨前应钉设线路中桩,桩距:直线不得大于25m,圆曲线应为20m,缓和曲线应为lOm。
第211题
大型养护机械对线路进行整道作业的内容包括( )。
A.抄平
B.起拔道
C.补砟
D.捣固
E.动力稳定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正线区间长钢轨应力放散与线路锁定后,一般要根据设计要求,利用大型养路机械对线路进行整道作业,通常称为机械化大养,其内容包括抄平、起拨道、捣固和动力稳定等内容,以确保无缝线路的平顺性、道床的稳定性,满足开通时速要求。
第212题
MDZ作业车组分层上砟整道应符合( )规定。
A.起道、拨道、捣固作业轨温,应在长钢轨铺设轨温-20~15℃范围内进行
B.起道:第一、二次起道量不宜大于50mm,第三、四次起道量不宜大于80mm
C.拨道:一次拨道量不宜大于50mm
D.捣固:在有砟桥上,枕下道砟厚度不足300mm时,不能进行捣固作业
E.动力稳定:每层道床起道、捣固作业后应进行1~2次动力稳定作业
参考答案:ACE
解析:
第一、三次起道量不宜大于80mm,第三、四次起道量不宜大于50mm。每次起道作业后轨枕头外侧应有足够道砟,以保证长轨轨道的稳定性。在有砟桥上,枕下道砟厚度不足150mm时,不能进行捣固作业。
第214题
轨道板布设前在路基上施作水硬性支承层,支承层施工宜采用( )的施工方案。
A.水硬性材料配比机+水硬性材料布料槽车+滑模式摊铺机
B.水硬性材料配比机+水硬性材料布料槽车+蒸汽式养护机
C.水硬性材料拌合机+水硬性材料运输槽车+滑模式摊铺机
D.水硬性材料拌合机+水硬性材料运输槽车+蒸汽式养护机
参考答案:C
解析:
轨道板布设前在路基上施作水硬性支承层,支承层施工宜采用:水硬性材料拌合机十水硬性材料运输槽车十滑模式摊铺机的施工方案。
第215题
轨道板生产后存放在堆放场,码堆层数( ),配备专用吊具,进行出车间后的起重运输及装车。有绝缘轨道板和无绝缘轨道板分区堆放。
A.不超过8层,堆放场设置40m跨度走行式龙门吊
B.不超过8层,堆放场设置20m跨度走行式龙门吊
C.不超过1 5层,堆放场设置40m跨度走行式龙门吊
D.不超过1 5层,堆放场设置20m跨度走行式龙门吊
参考答案:A
解析:
轨道板生产后存放在堆放场,码堆层数不超过8层。堆放场设置40m跨度走行式龙门吊,配备专用吊具,进行出车间后的起重运输及装车。有绝缘轨道板和无绝缘轨道板分区堆放。
第216题
桥梁上保护层、底座混凝土铺筑采取模筑法方案,钢筋常规法施工,混凝土铺筑采取( )。
A.平板式振动,人工抹面成型
B.平板式振动,机械压筑成型
C.插入式振动,人工抹面成型
D.插入式振动,机械压筑成型
参考答案:A
解析:
桥梁上保护层、底座混凝土铺筑采取模筑法方案,钢筋常规法施工,混凝土铺筑采取平板式振动,人工抹面成型。
第217题
道床支承块由厂家在工地按工厂化标准预制,混凝土配合比由( ),钢筋、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符合设计要求。
A.监理工程师确定,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合
B.监理工程师确定,混凝土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拌合
C.工厂试验确定,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合
D.工厂试验确定,混凝土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拌合
参考答案:C
解析:
混凝土均要采用强制式拌合机拌制,试验确定凝土配合比。
第218题
下列关于双块式轨枕预制工艺正确的有( )。
A.预埋件的安放:先清理模型,安装模型,完成后人工安装预埋件
B.链轨传输并转向:安装止漏钢片完成后利用链轨传输并转向进入混凝土浇筑区
C.混凝土浇筑振捣:以浇筑平台带有的底振式振动器振捣
D.翻模: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翻模
E.存放:由轨道车移到存枕区后,采用“平放式”的存板方法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由轨道车移到存枕区后,采用“叠放式”的存枕方法。
第219题
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排布岔枕的施工要求有( )。
A.排布岔枕前要按图纸准确定位岔枕位置
B.用经纬仪在直股岔枕头外100mm处设置岔头、岔心、岔尾的外移边桩
C.外移边桩顶面高于道砟面100mm,桩钉误差≤5mm
D.用弦线或细钢丝由岔头至岔尾的外移边桩上拉挂通线,弦线上准确标注岔间距位置
E.排布岔枕时,横向以岔枕上的螺栓孔对齐,纵向岔枕间距以固定的间距尺控制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外移边桩顶面高于道砟面lOOmm,桩钉误差≤2mm。
第220题
对于工区或规模较小的铁路工程,其施工任务分解宜采用( )的方法。
A.按工程类别分解
B.按配备的施工队伍分解
C.按施工工区分解
D.按组织机构分解
参考答案:A
解析:
施工任务分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