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81题
下列关于先张法操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直接整体张拉
B.预应力筋的放张顺序应分阶段、均匀、对称、相互交错地放张
C.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5%
D.预应力筋放张后,对钢丝和钢绞线,应采用乙炔-氧气切割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先张法。
【选项分析】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使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再整体张拉。
预应力筋放张时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或龄期)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80%,弹性模量应不低于混凝土28d弹性模量的80%。当采用混凝土龄期代替弹性模量控制时应不少于5d。
预应力筋放张后,对钢丝和钢绞线,应采用机械切割的方式进行切断。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属于先张法。A是钢绞线。
2.B:②刷涂隔离剂;C: ⑦整体张拉;D:⑤隔离套管封墙;E:⑩浇筑混凝土;F:⑾养护;G:⑥整体放张。
3.梁的总片数30×16=480片,“横向连续设置8条预制台座,每条台座1次可预制空心板4片”,所以8个台座每次可以生产32片梁,“每10天每条预制台座均可生产4片空心板”,每10天,8个台座可以每次生产32片梁,所以480×10/32=150天。
4.不能。吊装进度为平均每天吊装8片空心板,需要480/8=60天,依据总体进度计划空心板80天后开始吊装,则吊装在140天就可以完成,而生产预制梁则需要150天,所以不能满足。
第283题
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ΔL(mm),可按下式计算ΔL=ΔL1+ΔL2,式中ΔL1表示从初应力至最大张力间的实测伸长值,ΔL2表示( )。
A.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B.超张拉伸长值
C.预应力损失伸长值
D.锚具变形伸长值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施加预应力。
【选项分析】
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计算如下:
ΔLS= ΔL1+ΔL2
Δ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
ΔL2表示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预应力筋级的伸长值。
第284题
预应力张拉用的千斤顶与压力表,不需要重新进行标定的情形是( )。
A.使用时间达到3个月
B.张拉次数超过300次
C.千斤顶检修后
D.更换新压力表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预应力张拉设备使用要求。
【选项分析】张拉用的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当处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标定。
(1)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
(2)张拉次数超过300次;
(3)使用过程中千斤顶或压力表出现异常情况;
(4)千斤顶检修或更换配件后。
【名师点拨】此知识属于必会知识,熟记,也可在案例题目中考查。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预应力管道的排气孔应设置在曲线管道的最高处;排水孔应设置在曲线管道的最低位置。
2.(1)预应力张拉原则: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2)图中各钢绞线束的张拉顺序为:S22→S23→S21→S12→S11或S22→S21→S23→S11→S12。
3.每束S22由15根钢绞线组成,图中共有2束S22,故S22钢束需要钢绞线数量:(108.2+2×1)×15×2=3306m。
第286题
关于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
B.水平直线孔道可以任意一端的压浆孔压入
C.竖向孔道可以从中间压浆孔压入
D.对分层设置的孔道,应按先下层后上层的顺序进行压浆
E.同一孔道的压浆应缓慢,可多次压浆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
【选项分析】
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对水平直线孔道可从任意一端的压浆孔压入;对结构或构件中以上下分层设置的孔道,应按先下层后上层的顺序进行压浆。同一孔道的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
第287题
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作的后张法张拉的施工中,对预应力筋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强度应保证( )。
A.不应低于平均强度等级值的80%
B.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80%
C.不应低于平均强度等级值的75%
D.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先张法预制梁板。
【选项分析】张拉时,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或龄期)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80%,弹性模量应不低于混凝土28d弹性模量的8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1.双方安全生产责任的关系是:(1)甲路桥公司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2)甲路桥公司与桩基分包单位承担安全生产连带责任;(3)桩基分包单位服从甲路桥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
2.(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误。改正: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张拉。
(5)错误。改正:按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
(6)正确。
3.补救措施:将预应力释放后,用环氧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补强后重新张拉。
4.还需要模板工(木工)、电焊工、张拉工。
5.试件尺寸为40mm×40mm×160mm。标准养护28d,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作为质量评定的依据。
第289题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直径32mm预应力钢筋施工封锚完毕、切割后,其外露长度不应小于( )。
A.16
B.30
C.32
D.48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后张法。
【选项分析】切割后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应小于30mm,且不应小于1.5倍预应力筋直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支架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还应完善的手续:(1)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 (2)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3)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双方和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2.不满足。
理由:支架的高宽比宜小于或等于2,该工程支架高宽比为24/9=2.7>2,因此不满足要求。【新教材已无此知识点】
2)处理措施:扩大下部架体尺寸,对支架底部增加支撑、设置抗风缆等措施,增加其稳定性。 【新教材已无此知识点】
3.遗漏的验收程序和工序:遗漏的验收程序和工序:
(1)地基处理后应组织验收,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支架拼装完后应进行验收。
(3)支架搭设后应进行预压。
4.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1)浇筑顺序错误,梁体混凝土在顺桥向(纵向)宜从低处向高处分层浇筑。
(2)浇筑时间选择错误,“气温最高达 32℃”,宜在一天中气温最低且温度场均匀稳定的时段浇筑。
(3)浇筑时间过长。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
5.①不正确,应为0→初应力→σcon(持荷5min锚固)。
②不正确,膨胀剂宜采用钙矾石系或复合型膨胀剂,不得采用铝粉膨胀剂。【新教材调整为:膨胀剂宜采用钙矾石系或复合型膨胀剂,不得采用以铝粉为膨胀源的膨胀剂或总碱量0.75% 以上的高碱膨胀剂】
③不正确,应由低处向高处压浆。
第291题
在无地下水的均匀土层中开挖4.5m 深基坑,如果坑顶无荷载,基坑坑壁坡度不宜大于1∶1 的土类是( )。
A.砂类土
B.砾类土
C.粉土质砂
D.黏质土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选项分析】
第292题
关于基坑开挖安全防护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基坑边缘与荷载之间应设置护道,基坑深度不大于4m时,护道宽度不大于0.5m
B.在基坑边缘与荷载之间应设置护道,基坑深度大于4m时,护道宽度为1m
C.深基坑四周距基坑边缘不大于0.5m处应设置钢管护栏,挂密目式安全网
D.基坑周边1m范围内不得堆载和停放设备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选项分析】
基坑开挖时,应对基坑边缘顶面的各种荷载进行严格限制,基坑周边1m 范围内不得堆载和停放设备。
在基坑边缘与荷载之间应设置护道,基坑深度小于或等于4m 时护道的宽度应不小于1m;基坑深度大于4m 时护道的宽度应按边坡稳定计算的结果进行适当加宽,水文和地质条件较差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深基坑四周距基坑边缘不小于1m 处应设立钢管护栏、挂密目式安全网,靠近道路侧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夜间警示灯带。
第293题
在无砂的黏质土中不宜采用( )。
A.集水坑排水法
B.井点降水法
C.板桩法
D.沉井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基坑排水。
【选项分析】井点降水法宜用于粉砂、细砂、地下水位较高、有承压水、挖基较深、坑壁不易稳定的土质基坑,在无砂的黏质土中不宜采用。井点类别的选择,宜按土层的渗透系数、要求降低水位的深度以及工程特点确定。
第294题
大、中桥和地基土质复杂、结构对地基有特殊要求的地基检验,宜采用触探和钻探(钻深至少()m)取样做土工试验,亦可按设计的特殊要求进行荷载试验。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基底检验和基底处理。
【选项分析】大、中桥和地基土质复杂、结构对地基有特殊要求的地基检验,宜采用触探和钻探(钻深至少4m)取样做土工试验,亦可按设计的特殊要求进行荷载试验。
第295题
桥梁基础施工的基坑排水方法中,井点降水法不适用于( )的土质基坑。
A.无砂的黏质土
B.地下水位较高
C.坑壁不易稳定
D.挖基较深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基坑开挖。
【选项分析】井点降水法宜用于粉砂、细砂、地下水位较高、有承压水、挖基较深、坑壁不易稳定的土质基坑,在无砂的黏质土中不宜采用。
第296题
关于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基底处理要求,正确的是( )。
A.基底整修完成后,应尽快设置混凝土过渡层
B.地基处理的范围应宽出基础之外不大于0.5m
C.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应采取固结、换填措施
D.基础可以置于季节性冻融土层上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选项分析】对符合设计要求的细粒土、特殊土等基底,经修整完成后,应尽快设置混凝土垫层并进行基础的施工,不得使基底浸水或长期暴露。
地基处理的范围应宽出基础之外不小于0.5m。
对强度低、稳定性差的细粒土及特殊土地基,如饱和软弱黏土层、粉砂土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季节性冻土等,处理时应视该类土的处治深度和含水率等情况,采取固结、换填等措施。
基础不应置于季节性冻融土层上,并不得直接与冻土接触。
第297题
采用井点降水法排水时,井点降水曲线应低于基底设计高程或开挖高程至少( )。
A.0.3m
B.0.5m
C.0.8m
D.1.0m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选择分析】采用井点降水法排水时,井管的成孔可根据土质分別采用射水成孔或冲击钻机、旋转钻机及水压钻探机成孔。井点降水曲线应低于基底设计高程或开挖高程至少0.5m。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结构A:台帽。结构B:锥形护坡。
2.桥台作用:一边与路堤相接,以防路堤滑塌;另一边支承桥跨结构的端部。
3.(1)测量成果必须经项目总工审核、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方可采用。
(2)记录数据出错时,可用单横线作划掉标记后在其上方重写,不得进行涂改、撕页。
4.事件二中明挖扩大基础的基坑开挖深度不深,坑壁只有少量潜水出露,无严重流沙现象,因而从经济性角度选择集水坑排水方法。
5.地基基底检验内容还有基底高程、基底的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第299题
在砂类土层、碎石类土层中,锤击沉桩困难时,可采用()。
A.锤击沉桩
B.振动沉桩
C.射水锤击沉桩
D.钻孔灌注桩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沉入桩基础施工。
【选项分析】在砂类土层、碎石类土层中,锤击沉桩困难时,可采用射水锤击沉桩,以射水为主,锤击配合。
第300题
沉入桩的施工方法主要有( )。
A.锤击沉桩
B.振动沉桩
C.射水沉桩
D.自动沉桩
E.动力压桩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桩基础施工。
【选项分析】沉入桩的施工方法主要有:锤击沉桩、振动沉桩、射水沉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