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 项目部在钢筋材料的进场验收中应先核对钢筋三证(质量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再核对产品批次、规格型号、数量尺寸及外观质量,最后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弯曲性能、加工性能、伸长率等)。
2. 钢筋直接堆放在地面上是造成锈蚀的原因。
在工地存放时间宜不超过6个月;存放场地应有防、排水设施,钢筋不得直接置于地面,应垫高或堆置在台座上,顶部应采用合适的材料覆盖,防水浸、雨淋。
3. 钢筋标志牌上应体现材料名称、生产厂家、规格、进场时间、数量、标志人、检验状态。
第142题
桥墩钢模板组装后,用于整体吊装的吊环应采用( )。
A.热轧光圆钢筋
B.热轧带肋钢筋
C.冷轧带肋钢筋
D.高强钢丝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且其使用时的计算拉应力应不大于65MPa。
第143题
下列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10mm
B.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 1/3
C.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为 6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钢筋网
D.普通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小于钢筋公称直径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1/2。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20mm。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
第144题
关于钢筋加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钢筋弯制前应先将钢筋制作成弧形
B.受力钢筋的末端弯钩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C.箍筋末端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可根据钢筋材料长度确定
D.钢筋应在加热的情况下弯制
E.钢筋弯钩应一次弯制成型
参考答案:B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加工:
(1)钢筋弯制前应先调直。
(2)受力钢筋弯制和末端弯钩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3)箍筋末端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弯制,不宜加热。
(5)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向两端弯制,弯钩应一次弯成。
第146题
预制构件吊环使用时的计算拉应力应( )65MPa。
A.不大于
B.不小于
C.大于
D.等于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且其使用时的计算拉应力应不大于65MPa。
第147题
普通混凝土中的钢筋直径( )时,在无焊接条件时,可采用绑扎连接。
A.≤22mm
B.≤25mm
C.<20mm
D.<25mm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当普通混凝土中钢筋直径等于或小于22mm时,在无焊接条件时,可采用绑扎连接,但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不得采用绑扎连接。
第148题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应采用( )。
A.电阻点焊
B.电弧焊
C.埋弧压力焊
D.绑扎连接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
第149题
下列对钢绞线进场的检验要求,正确的有( )。
A.检查质量证明书和包装
B.分批检验,每批重量不大于65t
C.每批大于3盘则任取3盘
D.每批少于3盘应全数检验
E.检验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报废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绞线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逐盘检验表面质量和外形尺寸;再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任一端截取一根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及其他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应全数检验。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应实施逐盘检验,合格者接收。
第150题
简支梁钢筋骨架组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骨架( ),且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
A.焊接变形
B.温度变形
C.预拱度
D.局部变形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组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骨架预拱度。简支梁钢筋骨架预拱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钢筋材料的进场验收应先核对质量合格证明书、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再核对规格型号、数量尺寸及外观质量,最后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2.(1)现场存放时应防锈蚀、污染和变形,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垫高、覆盖、防腐蚀、防雨露,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2)不同规格、不同生产工艺、不同批次分别存放。
(3)加工后的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152题
即使普通混凝土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直径φ≤22mm,也不得采用( )连接。
A.焊接
B.机械
C.绑扎
D.电弧焊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当普通混凝土中钢筋直径等于或小于22mm时,在无焊接条件时,可采用绑扎连接,但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不得采用绑扎连接。
第153题
钢筋混凝土桥梁的钢筋接头说法,正确的有( )。
A.同一根钢筋宜少设接头
B.钢筋接头宜设在受力较小区段
C.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为20mm
D.同一根钢筋在接头区段内不能有两个接头
E.受力不明确时,可认为是受压钢筋定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接头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2)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3)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积得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
(4)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5)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办理。
(6)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25mm。
第154题
现场绑扎钢筋时,不需要全部用绑丝绑扎的交叉点是( )。
A.受力钢筋的交叉点
B.单向受力钢筋网片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
C.单向受力钢筋网片中间部分交叉点
D.双向受力钢筋的交叉点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绑丝绑牢,必要时可辅以点焊。钢筋网的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应全部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双向受力的钢筋网,钢筋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
第155题
混凝土浇筑前,要检查模板支架的( )以及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数量,并做记录。
A.承载能力
B.数量
C.刚度
D.材质
E.稳定性
参考答案:ACE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第156题
符合预应力混凝土配制要求的是( )。
A.从各种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不应超过凝胶材料用量的0.08%
B.预应力混凝土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C.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750kg/m³
D.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从各种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不应超过凝胶材料用量的0.06%。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³。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
第157题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评定应以( )的测值为准。
A.拌合站
B.浇筑地点
C.试验室
D.泵车内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随机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不正确。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经项目经理签批后,必须经企业(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并加盖公章后方可实施;有变更时,应有变更审批程序。
2.在沉桩过程中,若遇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时,应暂停沉桩,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3.首先明确沉桩时应视桩端土质而定,本工程应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当桩端标高,高于设计标高,而贯入度较大时,应继续锤击,使贯入度接近控制贯入度,当贯入度已达到控制贯入度,而桩端标高未达到设计标高时,应在满足冲刷线下最小嵌固深度后继续锤击100mm左右(或30~50击),如无异常变化,即可停止;若桩端标高与设计值相差超过规定值,应与设计和监理单位研究决定。
4.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外观质量、力学性能进行检验。
预应力筋直接存放在场地附近的空地上不正确。理由:存放在室外时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垫高、覆盖、防腐蚀、防雨露,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5.混凝土浇筑方案还需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外加剂的选择、搅拌车及泵送车停放位置、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措施、变形缝的施工技术措施、季节性施工的特殊措施、控制工程质量的措施、安全生产的措施、搅拌运输及振捣机械的型号与数量、劳动组合等。
【内容考查】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沉入桩施工和混凝土浇筑相关技术要点。现在沉入桩在市政工程中应用比较少,考试的频率也比较低。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考试的重点,需要重点掌握。
第159题
关于混凝土说法正确的有( )。
A.喷射混凝土外加剂应该用速凝剂
B.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后可以加水
C.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检测不应少于一次
D.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E.从卸入运输车至卸料时的时间不宜大于180min
参考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后可以加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减水剂;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检测不应少于两次;从搅拌机卸入搅拌运输车至卸料时的运输时间不宜大于90min。
第160题
混凝土( )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A.运输时间
B.浇筑时间
C.间歇时间
D.A、B 和 C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运输、浇筑、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