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4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题库(607题)


第101题

桥梁工程中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 )MPa以上可拆除。


A.1.0

B.1.5

C.2.0

D.2.5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模板、支架和拱架施工技术。 

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时方可拆除,混凝土强度宜为2.5MPa及以上。


第102题

模板支架系统设置预拱度需要考虑的因素( )。


A.支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

B.支架系统设计计算的荷载

C.设计文件要求的预拱度

D.支架承受荷载后的弹性变形

E.杆件接头处的非弹性变形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制作、安装与拆除。

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中应设施工预拱度。施工预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1)设计文件要求的结构预拱度;(2)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3)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4)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  


第103题

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  )的原则。


A.先支后拆

B.后支先拆

C.先支先拆

D.后支后拆

E.同时拆除


参考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制作、安装与拆除。

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


第104题

关于模板搭设、拆除要求,正确的有(  )。


A.安装模板应与钢筋工序配合进行

B.安装墩、台模板时,其底部应与基础预埋件连接牢固,上部应采用拉杆固定

C.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D.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E.拆除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MPa以上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制作、安装与拆除。 

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

(1)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时方可拆除,混凝土强度宜为2.5MPa及以上。

2)芯模和预留孔道内模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能保证结构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拔出。

(2)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支架和拱架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渐大。每一循环中,在横向应同时卸落、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第105题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B.底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后拆除

C.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

D.简支梁结构的模板应从支座向跨中方向依次循环卸落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模板、支架和拱架施工技术。  

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简支梁、连续梁结构的模板应从跨中向支座方向依次循环卸落;悬臂梁结构的模板宜从悬臂端开始顺序卸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第106题

计算人行道、栏杆的侧模强度时采用的荷载有( )。


A.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

B.振捣混凝土时的荷载

C.新浇筑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D.施工机具荷载

E.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冲击荷载


参考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制作、安装与拆除。

计算人行道、栏杆的侧模板强度时应考虑振捣混凝土时的荷载和新浇筑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第107题

下列关于钢筋弯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弯制,不宜加热

B.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向两端弯制,弯钩应一次弯成

C.用于抗震结构的箍筋,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D.受力钢筋弯制和末端弯钩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加工:(1)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弯制,不宜加热。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向两端弯制,弯钩应一次弯成。箍筋末端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第108题

钢筋与钢板的T形连接宜采用(  )。


A.电弧焊

B.闪光对焊

C.埋弧压力焊

D.电渣压力焊

E.电阻点焊


参考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与钢板的T形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第109题

下列钢筋接头设置的规定中,错误的是(  )。


A.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B.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C.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D.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20mm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接头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2)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3)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

(4)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5)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办理。

(6)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25mm。


第110题

盘卷钢筋宜优先选用( )调直。


A.直线冷拉

B.反复拐弯延长

C.冷拔

D.调直机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弯制前应先调直本题考查的是。钢筋宜优先选用机械方法调直,且不得使用卷扬机调直。禁止利用卷扬机拉直钢筋,应使用普通钢筋调直机、数控钢筋调直机调直钢筋。


第111题

钢筋下料后应按(  )分别挂牌标明。


A.品种

B.种类

C.规格

D.使用部位

E.等级


参考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下料后应按种类和使用部位分别挂牌标明。


第112题

关于钢筋接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B.受拉主筋宜采用绑扎连接

C.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压处理

D.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E.钢筋接头应设在构件最大负弯矩处


参考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接头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②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③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④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⑤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处理。⑥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25mm。


第113题

下列对钢绞线进场的检验要求,正确的有(  )。


A.检查质量证明书和包装

B.分批检验,每批重量不大于65t

C.每批大于3盘则任取3盘

D.每批少于3盘应全数检验

E.检验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报废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钢丝、钢绞线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对每批逐盘进行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检查。再从每批中任取3盘,在每盘任一端取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及其他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该盘报废,并从同批次未试验过的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应逐盘检验,合格者接收。


第114题

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  )办理。


A.拉

B.压

C.弯

D.扭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技术。

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办理。


第115题

关于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检测规定,正确的有(  )。


A.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随机取样检测

B.混凝土从出料至入模的时间不超过20min,可仅在搅拌地点检测

C.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检测不应少于一次

D.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E.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参考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随机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如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检测。在检测坍落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第116题

预应力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  )的外加剂。


A.氯化物

B.磷酸盐

C.氮化物

D.硫酸钠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因为氯离子会降低混凝土钢筋周围的PH值,破坏了钢筋表面的氧化铁保护膜,使得钢筋在氧和水的条件下发生电化学反应,造成钢筋腐蚀。


第117题

下列关于混凝土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预拌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入搅拌运输车至卸料时的运输时间不宜大于90min

B.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C.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D.掺用缓凝剂或有抗渗要求及高强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预拌混凝土在卸料前需要掺加外加剂时,应在外加剂掺入后采用快挡旋转搅拌罐进行搅拌;外加剂掺量和搅拌时间应有经试验确定的预案。

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预拌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入搅拌运输车至卸料时的运输时间不宜大于90min,如需延长运送时间,则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技术措施,并应通过试验验证。


第118题

混凝土雨期施工应增加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根据测定结果调整(  )用量。


A.水泥

B.砂石料

C.粉煤灰

D.水

E.减水剂


参考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原材料的计量偏差。对骨料含水率的检测,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雨期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根据骨料实际含水量调整砂石料和水的用量。


第119题

对C60及其以上的高强度混凝土,当混凝土方量较少时,宜(  )评定混凝土强度。


A.留取不少于10组的试件,采用标准差未知统计方法

B.留取不少于10组的试件,采用方差已知统计方法

C.留取不少于20组的试件,采用方差未知统计方法

D.留取不少于20组的试件,采用非统计方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

对C60及其以上的高强度混凝土,当混凝土方量较少时,宜留取不少于10组的试件,采用标准差未知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


第120题

商品混凝土的( )应满足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要求。


A.配合比

B.运输能力

C.坍落度

D.粗骨料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满足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要求,使浇筑工作不间断。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