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历史真题(1329题)


第1题

关于地西泮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则上不应作连续静脉滴注,但癫病持续状态时例外

B.静脉注射易导致静脉炎

C.与茶水或咖啡同服可发生药理性拮抗作用,疗效降低

D.不易透过胎盘屏障

E.地西泮在吸烟者体内的半衰期明显缩短,镇静作用减弱


参考答案:D


解析:

地西泮脂溶性较高,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在妊娠初期3个月内,有增加胎儿致畸的危险,妊娠期间尽量规避应用。静注速度过快可导致呼吸暂停、低血压、心动过缓或心跳停止。吸烟者可使地西泮在体内的半衰期明显缩短,血药浓度降低,镇静作用减弱,吸烟越多,地西泮疗效越差。


第2题

关于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临床用药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挥抗癫痫作用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全面抑制

B.口服吸收较缓慢,绝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吸收

C.肌内注射吸收完全且存在剂量线性规律

D.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E.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仍具有药理活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苯妥英钠产生抗癫病作用时,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全面抑制(A错)。苯妥英钠口服吸收较缓慢,绝大部分在小肠内吸收(B错),肌内注射吸收不完全且不规律。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主要与白蛋白结合(D对)。主要在肝脏内代谢,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E错),经肾脏排泄,碱性尿排泄较快。苯妥英钠能诱导肝脏微粒体酶,因而加速了与这些酶有关的药物代谢。苯妥英钠体内代谢过程存在限速或饱和现象,在小剂量时代谢呈一级动力学过程,而大剂量、血药浓度较高时则为零级动力学过程因此,其半衰期随着剂量与血药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当剂量增大、血药浓度较高时,其半衰期延长,容易出现蓄积中毒(C错)。因此强调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测定结果合理调整剂量,以免发生毒性反应。苯妥英钠对局限性发作和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有效,对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肌阵挛发作疗效较差。


第3题

关于抗抑郁药及个体化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


A.米氮平作为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每日服用1次即可

B.使用抗抑郁药时,应从足剂量开始,以达到最快起效目的

C.氟西汀、帕罗西汀等新型抗抑郁药,由于半衰期较短,需每日3次服用

D.抗抑郁药起效较快,大多数药物仅需1-3天就可显效

E.应定期轮换使用不同品种的抗抑郁药,以免引起药物耐受


参考答案:A


解析:

使用抗抑郁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增剂量(B错),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倘若患者的经济条件允许,最好使用每日服用1次、不良反应轻微、起效较快的新型抗抑郁药,如选择性 5- HT 再摄取抑制剂类的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C错);5-HT及NE 再摄取抑制剂类的文拉法辛,NE 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类的米氮平(A对)等。抗抑郁药起效缓慢,大多数药物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需要足够长的疗程,一般4~6 周方显效(D错),即便是起效较快的抗抑郁药如米氮平和文拉法辛,也需要1周左右的时间,因此要有足够的耐心,切忌频繁换药。只有在足量、足疗程使用某种抗抑郁药仍无效时,方可考虑换用同类另一种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类药(E错)。


第4题

静坐不能、震颤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药物是


A.喹硫平

B.氟哌啶醇

C.奥氮平

D.阿立哌唑

E.利培酮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常见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常见体重增加、糖脂代谢异常。


第5题

解热镇痛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减少炎症介质,从而抑制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属于选择性 COX-2 抑制剂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是


A.对乙酰氨基酚

B.布洛芬

C.氟比洛芬

D.帕瑞昔布

E.吲哚美辛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帕瑞昔布、尼美舒利、洛索洛芬。


第6题

关于甲状腺激素生理活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是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

B.促进代谢和增加产热

C.成人严重缺乏可引起黏液性水肿

D.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足可引起呆小病

E.提高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感受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状腺内囊状小泡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 和碘甲腺氨酸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主要作用为:①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甲状腺功能不足可引起呆小病(D对),患者身体矮小,肢体短粗发育缓慢、智力低下。成人甲状腺功能不全时,则引起黏液性水肿(C对)。②促进代谢和增加产热(B对)。③提高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感受性(E对)。T3是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A错),能促进生长,提高糖类与氨基酸向细胞内转运,增强生物氧化,提高代谢率,T4要转变为 T3才能发挥作用。


第7题

关于 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临床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会引起阴茎异常勃起

B.可与特拉唑嗪合用

C.与利托那韦合用时应减量

D.可引起头痛和鼻塞

E.可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


参考答案:B


解析:

α受体阻断剂**唑嗪,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不宜联用。


第8题

患儿,男,3个月,诊断为普通感冒,体温39.5C。该患儿宜使用的退热药物是


A.布洛芬

B.阿司匹林

C.对乙酰氨基酚

D.塞来昔布

E.双氯芬酸


参考答案:C


解析:

退热首选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下儿童不使用布洛芬。儿童一般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瑞夷综合征。塞来昔布和双氯芬酸一般不用于退热。


第9题

常用溶栓药物中,血浆消除半衰期最长的药物是


A.尿激酶

B.阿替普酶

C.重组链激酶

D.重组人尿激酶原

E.替奈普酶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10题

关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药理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抑制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阻止炎症介质释放,抑制炎症后组织损伤的修复等

B.可升高血糖,加快蛋白分解代谢,减轻体重

C.可缓解过敏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D.能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应激能力,减轻细菌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E.能解除小动脉痉挛,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


参考答案:B


解析: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升高血糖,加快蛋白分解代谢,升高体重。


第11题

维拉帕米具有减慢窦房结的自律性和抑制房室结传导性的药理作用,故禁用于


A.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B.窦性心动过缓

C.慢性心房颤动

D.心房扑动

E.稳定性心绞痛


参考答案:A


解析:

(1)由于维拉帕米主要减慢窦房结的自律性和抑制房室结传导,故病窦综合征患者和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窦性心动过缓和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慎用。

(2)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伴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禁用。

(3)因维拉帕米的负性肌力作用,对于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和低血压患者应禁用。


第12题

关于抗心力衰竭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袢利尿剂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水钠潴留

B.伊伐布雷定适用于窦性心律且心率≥75 次/分、伴有心脏收缩功能障碍的NYHA II~IV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C.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 抑制剂仅适用于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

D.β受体拮抗剂可抑制心肌重构并改善左室功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总死亡率和猝死率

E.沙库巴曲缬沙坦适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参考答案:C


解析: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 抑制剂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


第13题

维生素D在维持钙的动态平衡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关于维生素D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 D在人体内的主要合成部位是皮肤

B.维生素D在肝脏中被酶催化成25-羟基维生素D

C.维生素 D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D.25-羟基维生素D在肾脏中被酶催化成1,25-二羟维生素D

E.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都是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


参考答案:C


解析:

脂溶性维生素A D E K。


第14题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30ml/ (min•1.73m2)],不需要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是


A.阿莫西林

B.氨苄西林

C.哌拉西林

D.苯唑西林

E.替卡西林


参考答案:D


解析:

萘夫西林、苯唑西林、双氯西林都主要经非肾途径清除,即使患者存在严重肾功能衰竭也不需要调整剂量。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肾功能不全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第15题

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推荐每日给药一次的药物是


A.阿莫西林

B.头孢噻肟

C.红霉素

D.莫西沙星

E.克林霉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达托霉素、多黏菌素、硝基咪唑类等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第16题

血浆蛋白结合率>70%的抗菌药物是


A.头孢曲松

B.头孢噻肟

C.头孢呋辛

D.头孢他啶

E.头孢吡肟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17题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广谱驱肠虫药物是


A.双氢青蒿素

B.乙胺嘧啶

C.左旋咪唑

D.伊维菌素

E.三苯双脒


参考答案:C


解析:

双氢青蒿素为青蒿素的衍生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疟疾的症状控制,尤其是对抗氯喹恶性及凶险型疟疾有较好疗效。乙胺嘧啶主要用于疟疾的预防,也可用于治疗弓形虫病。左旋咪唑为四咪唑的左旋体,可选择性地抑制虫体肌肉中的琥珀酸脱氢酶,使延胡索酸不能还原为琥珀酸,从而影响虫体肌肉的无氧代谢,减少能量产生同时当虫体与之接触时,能使神经-肌肉去极化,肌肉发生持续收缩而致麻痹,有利于虫体的排出。左旋咪唑还有免疫调节和免疫兴奋功能。 伊维菌素主要用于治疗盘尾丝虫病和类圆线虫病及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感染。 三苯双脒为广谱肠道驱虫药,用于治疗钩虫(尤其是美洲钩虫)、蛔虫感染。


第18题

大剂量给药时,为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建议与食物同服的药物是


A.达比加群酯

B.利伐沙班

C.阿哌沙班

D.阿司匹林(肠溶剂型)

E.艾曲泊帕乙醇胺


参考答案:B


解析:

达比加群酯餐食或餐后服用均可,服用时勿打开胶囊,整粒吞服。利伐沙班20mg与食物同服之后,与空腹服药相比,平均AUC提高 39%,Cmax升高76%,提示几乎完全吸收,有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因此利伐沙班15mg 和20mg 应与食物同服。阿哌沙班无需与食物同服。阿司匹林(肠溶剂型)餐前半小时口服。艾曲泊帕乙醇胺应空腹服用(餐前间隔 1h 或餐后间隔 2h), 应在以下产品使用前间隔至少2h 或使用后间隔至少4h 服用,包括抗酸药、乳制品,或含有多价阳离子(如铝、钙、铁、镁、硒和锌)的矿物质补充剂。不得将本品碾碎后混入食物或液体服用。


第19题

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药物中,抗胆碱作用较强,FDA妊娠用药安全分级为B类的是


A.A 型肉毒毒素

B.坦索罗辛

C.托特罗定

D.黄酮哌酯

E.奥昔布宁


参考答案:E


解析:

奥昔布宁、黄酮哌酯FDA妊娠用药安全分级为B类;其余M受体阻断药为C类。


第20题

关于过氧苯甲酰临床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与硫黄和水杨酸制剂合用治疗严重寻常痤疮

B.避免用药部位过度日光照晒

C.可以用于眼睛周围或黏膜处

D.皮肤急性炎症或破溃处禁用

E.不宜用在有毛发部位


参考答案:C


解析:

过氧化苯甲酰用于眼周可出现局部刺激和水肿、脱屑。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