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301题 人对长期慢性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叫做( )。
A.心理活动强度
B.心理自控力
C.心理活动耐受力
D.环境适应能力
参考答案:C
解析: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为心理活动耐受力。
第1302题 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的是( )。
A.偏执性人格障碍
B.表演性人格障碍
C.焦虑性人格障碍
D.分裂样人格障碍
参考答案:D
解析: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绪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第1303题 语词杂拌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症状称为( )。
A.破裂性思维
B.语词新作
C.思维不连贯
D.思维中断
参考答案:C
解析:如果语词杂拌不是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的,而是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则这时候的精神症状就不能称之为破裂性思维,而应该称之为思维不连贯。
第1304题 适应障碍的病程一般不超过( )。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参考答案:D
解析:在重大的生活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适应期,出现的主观痛苦和情绪紊乱状态,常会影响社会生活和行为表现。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第1305题 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观点,要判断神经症,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 )的情况。
A.2周
B.2个月
C.3周
D.3个月
参考答案:D
解析: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
第1306题 妄想性障碍又称( )。
A.偏执性精神障碍
B.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C.偏执型人格障碍
D.精神分裂症
参考答案:A
解析:妄想性障碍又称偏执性精神障碍,突岀的临床表现,是出现单一的或一整套相关的妄想,并且这种妄想通常是持久的,甚至终身存在。
第1308题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可在( )内完全恢复。
A.1周
B.1个月
C.2周
D.3个月
参考答案:D
解析: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共同特点主要有:一是在两周内急性起病。二是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三是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四是在2〜3个月内可完全恢复。
第1309题 巴甫洛夫认为抑制过程的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是( )的神经机制。
A.神经衰弱
B.癔病
C.心境障碍
D.精神分裂症
参考答案:B
解析:神经衰弱与癔病这两类疾病有不同的神经机制,“前者的特征是兴奋过程的优勢和抑制过程的薄弱;而后者则相反,是抑制过程的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
第1310题 “四面楚歌”可以用来形容( )。
A.同时性叠加压力
B.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C.继时性叠加压力
D.破坏性压力
参考答案:A
解析:在同一时间里,有若干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这时,主体所体验到的压力称为同时性叠加压力,俗称“四面楚歌”。
第1311题 钟友彬的认识领悟疗法属于( )。
A.认知疗法
B.精神分析疗法
C.行为疗法
D.人本主义疗法
参考答案:B
解析:钟友彬先生提出的“中国的精神分析”和“认识一领悟疗法”(即中国的精神分析疗法)。
第1312题 我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颁布于( )。
A.2000年
B.2001年
C.2003年
D.2004年
参考答案:B
解析:2001年8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并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
第1313题 对心理正常但心理不健康人群所进行的咨询是( )。
A.健康心理咨询
B.发展性咨询
C.鉴别性咨询
D.治疗性咨询
参考答案:A
解析:当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因各类刺激引起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或者因各种挫折引起行为问题,并且影响其正常社会功能的发挥,也就是说,发现自己的心理平衡被打破,这时,所要进行的心理咨询就是健康心理咨询。
第1314题 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进行硏究和建立“自由联想”方法的是( )。
A.高尔顿
B.卡特尔
C.韦特默
D.艾森克
参考答案:A
解析:高尔顿(F.Galton)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1882)。
第1315题 “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动机、行为永远是相互联系的”,这是普遍联系观点中的( )。
A.心身一体观点
B.限制性观点
C.整体性观点
D.心理、生理交互作用观点
参考答案:C
解析:整体性观点:人的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绝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和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在整体的心理活动中,有一个方面出现问题,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认知、情绪、情感、动机、行为永远是互相联系的。
第1316题 心理咨询师解决自己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不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是( )。
A.上级咨询师的督导
B.同辈咨询师的督导
C.专业的个人体验
D.给同病相怜的求助者咨询
参考答案:D
解析:定期以及在必要时寻求专业督导,解决咨询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包括自身未解决的问题(即个人议题)和来访者的问题。
第1319题 “酸葡萄”和“甜柠檬''理论所运用的防御机制是( )。
A.投射
B.转移
C.反向
D.合理化
参考答案:D
解析: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引发焦虑的行为重新进行解释,而使其显得更加合理,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为了减轻得不到想要的东西的焦虑,就会把自己已经得到但实际价值不高的东西,认定为价值很高,以获得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