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21题
广义的讲,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能量释放或转化的过程,是系统储藏的或瞬间形成的大量能量在有限的体积和极短的时间内,骤然释放或转化的现象。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 )。
A.爆炸过程持续进行
B.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
C.周围介质发生震动
D.温度显著升高
参考答案:B
解析:
爆炸现象具有以下特征:(1)爆炸过程高速进行;(2)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多数爆炸伴有温度升高;(3)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4)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的物质遭到破坏。爆炸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第522题
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受热后发生的燃烧过程也不同,下列关于可燃物质燃烧类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管道泄漏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火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为扩散燃烧
B.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内扩散混合,混合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火源发生的燃烧为分解燃烧
C.可燃液体在火源和热源的作用下,蒸发出的蒸汽发生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为分解燃烧
D.可燃物质遇热分解出可燃性气体后与氧进行的燃烧为扩散燃烧
参考答案:A
解析:
B项正确的说法是: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容器和空间扩散混合,混合气体的浓度在爆炸范围内,遇到火源即发生燃烧,混合燃烧是在混合气体分布的空间快速进行的,称为混合燃烧。C项正确的说法是:可燃液体在火源和热源的作用下,蒸发出的蒸气发生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称为蒸发燃烧。D项正确的说法是: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首先遇热分解出可燃性气体,分解出的可燃性气体再与氧进行的燃烧,称为分解燃烧。
第523题
烟火药制作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在粉碎和筛选原料环节,应坚持做到“三固定”,即:固定工房、固定设备以及( )。
A.固定安装
B.固定最大粉碎药重
C.固定操作人员
D.固定作业温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三固定是指固定工房、固定设备、固定最大粉碎药量。
第524题
烟花爆竹的主要特征有:能量特征、燃烧特性、力学特性、安定性、安全性。其中,燃烧特性标志着火药能量释放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火药的( )。
A.燃烧速率和燃烧类型
B.燃烧速率和燃烧表面积
C.燃烧类型和燃烧表面积
D.燃烧体积和燃烧类型
参考答案:B
解析:
烟花爆竹的组成决定了它具有燃烧和爆炸的特性。燃烧是可燃物质(包括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其主要特性有:(1)能量特征。它是标志火药做功能力的参量,一般是指1kg火药燃烧时气体产物所做的功。(2)燃烧特性。它标志火药能量释放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火药的燃烧速率和燃烧表面积。燃烧速率与火药的组成和物理结构有关,还随初温和工作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加入增速剂、嵌入金属丝或将火药制成多孔状,均可提高燃烧速率。加入降速剂,可降低燃烧速率。燃烧表面积主要取决于火药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对表面积的处理情况。(3)力学特性。它是指火药要具有相应的强度,满足在高温下保持不变形、低温下不变脆,能承受在使用和处理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力的作用,以保证稳定燃烧。(4)安定性。它是指火药必须在长期储存中保持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对稳定。为改善火药的安定性,一般在火药中加入少量的化学安定剂,如二苯胺等。(5)安全性。由于火药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发生爆轰,所以要求在配方设计时必须考虑火药在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安全可靠。
第525题
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可以分为阻火防爆装置与防爆泄压装置两大类,下列关于阻火防爆装置性能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些具有复合结构的料封阻火器可阻止爆轰火焰的传播
B.工业阻火器常用于阻止爆炸初期火焰的蔓延
C.工业阻火器只有在爆炸发生时才起作用
D.被动式隔爆装置对于纯气体介质才是有效的
参考答案:B
解析:
阻火隔爆是通过某些隔离措施防止外部火焰窜入存有可燃爆炸物料的系统、设备、容器及管道内,或者阻止火焰在系统、设备、容器及管道之间蔓延。按照作用机理,可分为机械隔爆和化学抑爆两类。机械隔爆是依靠某些固体或液体物质阻隔火焰的传播;化学抑爆主要是通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来抑制火焰的传播。机械阻火隔爆装置主要有工业阻火器、主动式隔爆装置和被动式隔爆装置等。其中工业阻火器装于管道中,形式最多,应用也最为广泛。(1)工业阻火器。工业阻火器分为机械阻火器、液封和料封阻火器。工业阻火器常用于阻止爆炸初期火焰的蔓延。一些具有复合结构的机械阻火器也可阻止爆轰火焰的传播。(2)主动式隔爆装置。主动式、被动式隔爆装置是靠装置某一元件的动作来阻隔火焰,这与工业阻火器靠本身的物理特性来阻火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工业阻火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时刻都在起作用,对流体介质的阻力较大,而主、被动式隔爆装置只是在爆炸发生时才起作用,因此他们在不动作时对流体介质的阻力小,有些隔爆装置甚至不会产生任何压力损失。另外,工业阻火器对于纯气体介质才是有效的,对气体中含有杂质(如粉尘、易凝物等)的输送管道,应当选用主、被动式隔爆装置为宜。主动式(监控式)隔爆装置由一灵敏的传感器探测爆炸信号,经放大后输出给执行机构,控制隔爆装置喷洒抑爆剂或关闭阀门,从而阻隔爆炸火焰的传播。被动式隔爆装置是由爆炸波来推动隔爆装置的阀门或闸门来阻隔火焰。(3)被动式隔爆装置。被动式隔爆装置主要有自动断路阀、管道换向隔爆等形式。
第526题
火灾爆炸的预防包括防火和防爆两方面。下列措施中,不符合防爆基本原则的是( )。
A.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B.负压操作
C.严格控制火源
D.检测报警
参考答案:B
解析:
防爆基本原则:(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2)严格控制火源。(3)及时泄出燃爆开始时的压力。(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5)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6)检测报警。负压操作是防火基本原则。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酸碱灭火器
D.干粉灭火器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于二氧化碳不含水、不导电、无腐蚀性,对绝大多数物质无破坏作用,所以可以用来扑灭精密仪器和一般电气火灾。它还适于扑救可燃液体和固体火灾,特别是那些不能用水灭火以及受到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剂的玷污容易损坏的固体物质火灾。
第528题
粉尘爆炸是一个瞬间的连锁反应,属于不稳定的气固二相流反应,其爆炸过程比较复杂。下列关于粉尘爆炸特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具有发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B.产生的能重大、破坏性作用大
C.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爆炸大
D.感应期比气体爆炸长得多
参考答案:C
解析:
从粉尘爆炸过程可以看出粉尘爆炸有如下特点:(1)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2)爆炸感应期较长,粉尘的爆炸过程比气体的爆炸过程复杂,要经过尘粒的表面分解或蒸发阶段及由表面向中心延烧的过程,所以感应期比气体长得多。(3)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第529题
按照爆炸反应相的不同爆炸可分为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下列爆炸情形中,属于液相爆炸的是( )。
A.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在剧烈燃烧时引起的爆炸
B.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
C.液氧和煤粉混合时引起的爆炸
D.爆炸性混合物及其他爆炸性物质的爆炸
参考答案:C
解析:
按照能量的来源,爆炸可分为三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按照爆炸反应相的不同,爆炸可分为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固相爆炸3类。气相爆炸包括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在剧烈燃烧时引起的爆炸,称喷雾爆炸;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等。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蒸发爆炸以及由不同液体混合所引起的爆炸。例如硝酸和油脂,液氧和煤粉等混合时引起的爆炸;熔融的矿渣与水接触或钢水包与水接触时,由于过热发生快速蒸发引起的蒸汽爆炸等。 固相爆炸包括爆炸性化合物及其他爆炸性物质的爆炸(如乙炔铜的爆炸);导线因电流过载,由于过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的爆炸等。
第530题
按照物质的燃烧特性可以把火灾分为A-F六个类别。下列关于火灾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家庭炒菜时油锅着火属于F类火灾
B.工厂镁铝合金粉末自燃着火属于E类火灾
C.家庭的家用电器着火属于D类火灾
D.实验室乙醇着火厲于C类火灾
参考答案:A
解析:
《火灾分类》(GB/T4968—200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如木材、棉、毛、嘛、纸张火灾等;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第531题
压力容器一般泛指工业生产中用于盛装反应、传热、分离等生产工艺过程的气体或溶液,并能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下列关于压力容器压力设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设计操作压力应高于设计压力
B.设计压力应高于最高工作压力
C.设计操作压力应高于最高工作压力
D.安全阀起跳压力应高于设计压力
参考答案:B
解析:
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多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第532题
腐蚀是造成压力容器失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有些工作介质来说,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对压力容器的材料产生腐蚀。因此,要尽力消除这种能够引起腐蚀的条件,下列关于压力容器日常保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盛装一氧化碳的压力容器应采取干燥和过滤的方法
B.盛装压缩天然气的钢制容器只需采取过滤的方法
C.盛装氧气的碳钢容器应采取干燥的方法
D.介质含有稀碱液的容器应消除碱液浓缩的条件
参考答案:B
解析:
有些工作介质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会对容器的材料产生腐蚀。因此要尽力消除这种能引起腐蚀的、特别是应力腐蚀的条件。例如,一氧化碳气体只有在含有水分酌情况下才可能对钢制容器产生应力腐蚀,应尽量采取干燥、过滤等措施;碳钢容器的碱脆需要具备温度、拉伸应力和较高的碱液浓度等条件,介质中含有稀碱液的容器,必须采取措施消除使稀液浓缩的条件,如接缝渗漏,器壁粗糙或存在铁锈等多孔性物质等;盛装氧气的容器,常因底部积水造成水和氧气交界面的严重腐蚀,要防止这种腐蚀,最好使氧气经过干燥,或在使用中经常排放容器中的积水。
第533题
起重作业挂钩操作要坚持“五不挂”原则。下列关于“五不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重心位置不清楚不挂
B.易滑工件无衬垫不挂
C.吊物质量不明不挂
D.吊钩位于被吊物重心正上方不挂
参考答案:D
解析:
吊钩要位于被吊物重心的正上方,不准斜拉吊钩硬挂,防止提升后吊物翻转、摆动;吊物高大需要垫物攀高挂钩、摘钩时,脚踏物一定要稳固垫实,禁止使用易滚动物体(如圆木、管子、滚筒等)做脚踏物。攀高必须佩戴安全带,防止人员坠落跌伤;挂钩要坚持“五不挂”,即起重或吊物质量不明不挂,重心位置不清楚不挂,尖棱利角和易滑工件无衬垫物不挂,吊具及配套工具不合格或报废不挂,包装松散捆绑不良不挂等。
第534题
压力容器专职操作人员在容器运行期间应经常检查容器的工作状况,以便及时发现设备上的不正常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或消除,保证容器安全运行。压力容器运行中出现下列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运行的是( )。
A.操作压力达到规定的标称值
B.运行温度达到规定的标称值
C.安全阀起跳
D.承压部件鼓包变形
参考答案:D
解析:
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容器的操作压力或壁温超过安全操作规程规定的极限值,而且采取措施仍无法控制,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容器的承压部件出现裂纹、鼓包变形、焊缝或可拆连接处泄漏等危及容器安全的迹象;安全装置全部失效,连接管件断裂,紧固件损坏等,难以保证安全操作;操作岗位发生火灾,威胁到容器的安全操作;高压容器的信号孔或警报孔泄漏。
A.脉冲试验、气密试验
B.长度变化试验、拉断试验
C.长度变化试验、脉冲试验
D.拉断试验、脉冲试验
参考答案:C
解析:
高压胶管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通过耐压试验、长度变化试验、爆破试验、脉冲试验、泄漏试验等试验检测。
A.射线检测对面积型缺陷检出率高,对体积型缺陷有时容易漏检
B.超声波检测易受材质、晶粒度影响
C.射线检测适宜检验对接焊缝,不适宜检验角焊缝
D.超声波检测对位于工件厚度方向上的缺陷定位较准确
参考答案:A
解析:
射线检测的特点是:可以获得缺陷直观图像,定性准确,对长度、宽度尺寸的定量也较准确;检测结果有直接记录,可以长期保存;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类)检出率高,对面积性缺陷(裂纹、未熔合类)如果照相角度不适当容易漏检;适宜检验厚度较薄的工件,不适宜检验较厚的工件;适宜检验对接焊缝,不适宜检验角焊缝以及板材、棒材和锻件等;对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尺寸(高度)的确定较困难;检测成本高、速度慢;射线对人体有害。超声波检测特点是:超声波检测对面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而对体积型缺陷检出率较低;适宜检验厚度较大的工件;适用于检测各种试件,包括检测对接焊缝、角焊缝,板材、管材、棒材、锻件以及复合材料等;检验成本低、速度快,检测仪器体积小、重量轻,现场使用方便;检测结果无直接见证记录;对缺陷在工件厚度方向上定位较准确;材质、晶粒度对检测有影响。
第537题
为防止发生炉膛爆炸事故,锅炉点火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下列关于锅炉点火操作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气锅炉点火前应先自然通风5-10min,送风之后投入点燃火炬,最后送入燃料
B.煤粉锅炉点火前应先开动引风机5-10min,送入燃料后投入点燃火炬
C.燃油锅炉点火前应先自然通风5-10min,送入燃料后投入点燃火炬
D.燃气锅炉点火前应先开动引风机5-10min,送入燃料后迅速投入点燃火炬
参考答案:A
解析:
防止炉膛爆炸的措施是:点火前,开动引风机给锅炉通风5-10min,没有风机的可自然通风5—10min,以清除炉膛及烟道中的可燃物质。点燃气、油、煤粉炉时,应先送风,之后投入点燃火炬,最后送入燃料。一次点火未成功需重新点燃火炬时,一定要在点火前给炉膛烟道重新通风,待充分清除可燃物之后再进行点火操作。
第538题
在盛装危险介质的压力容器上,经常进行安全阀和爆破片的组合设置。下列关于安全阀和爆破片组合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并联设置时,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不得小于容器的设计压力
B.并联设置时,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略高于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
C.安全阀出口侧串联安裝爆破片时,爆破片的泄放面积不得小于安全阀的进口面积
D.安全阀进口侧串联安装爆破片时,爆破片的泄放面积应不大于安全阀进口面积
参考答案:C
解析:
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并联组合时,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不得超过容器的设计压力。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略低于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当安全阀进口和容器之间串联安装爆破片装置时,应满足下列条件:安全阀和爆破片装置组合的泄放能力应满足要求;爆破片破裂后的泄放面积应不小于安全阀进口面积,同时应保证爆破片破裂的碎片不影响安全阀的正常动作;爆破片装置与安全阀之间应装设压力表、旋塞、排气孔或报警指示器,以检查爆破片是否破裂或渗漏。当安全阀出口侧串联安装爆破片装置时,应满足下列条件:容器内的介质应是洁净的,不含有胶着物质或阻塞物质;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应满足要求;当安全阀与爆破片之间存在背压时,阀仍能在开启压力下准确开启;爆破片的泄放面积不得小于安全阀的进口面积;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之间应设置放空管或排污管,以防止该空间的压力累积。
第539题
我国对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有严格的要求,使用单位应按相关规定向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或变更手续。下列关于压力容器使用或变更登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申请办理使用登记
B.压力容器长期停用应当申请变更登记
C.压力容器移装,变更使用单位应当申请变更登记
D.压力容器维修后应当申请变更登记
参考答案:D
解析:
锅炉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登记,经审查批准登记建档、取得使用证方可使用。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的特种设备,移装后应当参照有关检验的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合格的,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移装后的检验报告,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2)移装完成后,应当参照有关检验的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合格的,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标有注销标记的原《使用登记表》和移装后的检验报告,按照本规则3.3至3.8规定向移装地登记机关重新申请使用登记。
第三十条规定:压力容器改造,长期停用,移装,变更使用单位或者使用单位更名,相关单位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540题
起重机械重物失落事故主要发生在起重卷扬系统中,如脱绳、脱钩、断绳和断钩。下列状况中,可能造成重物失落事故的是( )。
A.钢丝绳在卷筒上的余绳为1圈
B.有下降限位保护
C.吊装绳夹角小于120°
D.钢丝绳在卷筒上用压板固定
参考答案:A
解析:
起重机械失落事故主要是发生在起升机构取物缠绕系统中,如脱绳、脱钩、断绳和断钩。每根起升钢丝绳两端的固定也十分重要,如钢丝绳在卷筒上的极限安全圈是否能保证在2圈以上,是否有下降限位保护,钢丝绳在卷筒装置上的压板固定及楔块固定是否安全可靠。另外钢丝绳脱槽(脱离卷筒绳槽)或脱轮(脱离滑轮),也会造成失落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