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42题
下列关于会计档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B.企业对月度、季度、半年度财务报告的最低保管期限为10年
C.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档案,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D.各单位的预算、计划、制度等资料也归属于会计档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D,各单位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属于文书档案,不属于会计档案。
A.2 000
B.1 200
C.1 700
D.1 800
参考答案:B
解析: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当月工资的20%=6 000×20%=1 200(元),扣除赔偿后的金额=6 000-1 200=4 800(元)大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4300元,即可按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扣除。
第244题
甲、乙公司因买卖合同发生纠纷,双方在纠纷发生前签订了有效的仲裁协议。甲公司就该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未声明有仲裁协议。法院受理后,乙公司在首次开庭后提出异议并提交仲裁协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诉讼效力优于仲裁,法院受理该案件
B.因乙公司未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法院应继续审理
C.法院受理后,仲裁协议无效
D.双方已经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只能继续提起仲裁
参考答案:B
解析: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
第245题 某企业的单位负责人为了粉饰业绩,指使会计人员伪造经济合同、推迟费用报销入账等手段,虚増利五百多万元,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单位负责人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B.该单位负责人应该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C.该企业的相关会计人员应当对该事件负全责
D.该企业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对该事件负全责
参考答案:AB
解析:
选项C、D,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246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据实扣除的有( )。
A.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
B.金融企业的同业拆借利息支出
C.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D.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参考答案:ABC
解析:
选项 A、B、C 符合题意,均能据实在税前扣除;
选项 D 不符合题意,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金融企业同
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许扣除。
第247题
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包装物押金和租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对销售啤酒而收取的1年以上的押金,无论是否退还均并入销售额征税
B.包装物押金是含税收入,在并入销售额征税时,需要先将该押金换算为不含税收入,再计算应纳增值税款
C.包装物押金不同于包装物租金,包装物租金属于价外费用,在销售货物时随同货款一并计算增值税款
D.对销售除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是否返还以及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当期销售额征收增值税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选项A: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记账核算的,且时间在1年以内,又未过期的,不并入销售额征税;但对因逾期未收回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押金,应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款。“逾期”是指按合同约定实际逾期或以1年为期限,对收取1年以上的押金,无论是否退还均并入销售额征税;选项B:符合条件的包装物押金,并入销售额,价税分离计算增值税;选项C:包装物租金属于价外费用,在销售货物时随同货款一并计算增值税款;选项D:对销售除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一般是白酒、红酒】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是否返还以及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当期销售额征收增值税。【不考虑逾期问题】。
第249题 下列关于资源税计税依据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纳税人自产原煤用于集体福利,以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
B.纳税人对外销售自产原煤,以销售数量为计税依据
C.纳税人以自产原盐加工精盐后销售,以销售数量为计税依据
D.纳税人以自产铁矿石加工精矿石后销售,以实际移送使用数量为计税依据
参考答案:ABD
解析:
选项C:纳税人以自产原盐加工精盐后销售,以移送数量为计税依据。
第251题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票据权利包括( )。
A.收款请求权
B.追索权
C.付款请求权
D.偿还权
参考答案:BC
解析:
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它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第252题
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有( )。
A.陈某对某公安局作出的行政拘留決定不服而引起的纠纷
B.李某对某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的停产停业决定不服而引起的纠纷
C.谭某税务局作出的给予其职工的撤职处分決定不服而引起的纠纷
D.黄某对公安局关于其与妻子的婚姻问题的调解不服而引起的纠纷
参考答案:CD
解析:
下列事项不能申请行政复议:(1)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故选项C错误;(2)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选项D错误。
第253题
根据车辆购置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车辆购置税征收范围的有( )。
A.排气量125毫升的摩托车
B.汽车挂车
C.有轨电车
D.汽车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境内购置汽车、有轨电车、汽车挂车、排气量超过一百五十毫升的摩托车(以下统称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为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
第254题
某企业的单位负责人为了粉饰业绩,指使会计人员伪造经济合同、推迟费用报销入账等手段,虚增利润五百多万元,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单位负责人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B.该单位负责人应该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C.该企业的相关会计人员应当对该事件负全责
D.该企业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对该事件负全责
参考答案:AB
解析:
选项C、D,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255题
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有( )。
A.市民认为行政法规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B.李某对行政机关关于自身职务的任免决定不服
C.李某认为某公安局对其罚款的处罚決定违法
D.李某对行政出的限制自己人身自由的决定不服
参考答案:ACD
解析:
行政复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定不服的;(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決定不服的;(三)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第256题
以下属于现代服务的有( )。
A.物流辅助
B.交通运输
C.信息技术
D.文化创意
参考答案:ACD
解析:
现代服务,是指围绕制造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提供技术性、知识性服务的业务活动。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商务辅助服务和其他现代服务。
第257题
下列可以直接提起诉讼的是( )。
A.征税行为
B.行政罚款
C.拒不提供纳税担保
D.税收强制执行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根据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的规定,税务机关作出征税行为以外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申请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258题
黄某2019年8月进入甲公司工作,公司按月支付工资。至2019年12月底甲公司尚未与黄某签订劳动合同。下列关于甲公司与黄某劳动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公司与黄某之间可视为不存在劳动关系
B.公司与黄某之间可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公司应与黄某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支付工资补偿
D.黄某可与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
参考答案:CD
解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本例中,公司已按月(8~12月)向黄某支付工资,应再向其支付9~12月的1倍工资补偿。若黄某不肯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应书面通知黄某终止劳动关系,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259题
根据会计法律制度概述,下列符合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要求的有( )。
A.单位记账人员可以单独经办公司的相关业务
B.单位应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
C.单位应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
D.单位应明确对资产处置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
参考答案:BCD
解析:
选项A: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第260题
劳动者在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时的地位是相同的。(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劳动者在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时的地位是“不同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旦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就具有了支配与被支配、管理与服从的从属关系。 因此,本题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