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1题 近年来,人民币外债规模不断增加。人民币外债与外币外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A.人民币外债不纳入全口径外债范畴
B.外币外债易受汇率波动影响
C.人民币外债不存在货币错配风险和汇率风险
D.人民币外债也要直接消耗外汇储备
参考答案:BC
解析:
全口径外债指的是将人民币外债计入我国外债统计的范围之内的外债,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外币形式表示的对外债务;第二部分是直接以人民币形式存在的外债。选项A错误。
人民币外债和外币外债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人民币外债与外币外债在计价货币与偿付货币上存在本质区别,在面临汇率剧烈波动及在对外偿付债务时对国家外汇储备造成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从而对本国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造成的影响也有较大区别。具体地说,外币外债易受汇率波动的影响(选项B正确),在发生危机时可能加重债务人的偿债负担;而人民币外债不存在货币错配风险和汇率风险等(选项C正确),特别是没有外汇偿付风险,并不直接消耗外汇储备。选项D错误。
第122题
一国在确定国际储备总量时应考虑的因素( )。
A.长期国际融资能力
B.外债规模
C.经济规模与对外开放程度
D.汇率制度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在确定国际储备总量时应依据的因素如下:
①是不是储备货币发行国。如果是,则对国际储备需求少,反之则多。
②经济规模与对外开放程度。该因素与国际储备需求量正相关。选项C正确。
③国际支出的流量。该因素与国际储备需求量正相关。
④外债规模。该因素也与国际储备需求量正相关。选项B正确。
⑤短期国际融资能力。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如果在国际上获得短期融资的能力强 ,则可以不动用或少动用国际储备,从而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少;反之则多。
⑥其他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措施的可用性与有效性。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如果可供选择的其他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措施较多,实施后见效的时滞短,效果好,则可以不动用或少动用国际储备,从而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少;反之则多。
⑦汇率制度。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或其他弹性低的汇率制度,则对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国际储备需求就多;反之则少。选项D正确。
第123题
《巴塞尔协议Ⅱ》提出的三大支柱包括( )。
A.流动性监管
B.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C.最低资本要求
D.市场约束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巴塞尔协议Ⅱ》提出的三大支柱包括: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选项BCD正确。
第124题
关于2010年版《巴塞尔协议Ⅲ》界定的监管资本及其数量的说法,错误的为( )。
A.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由2%提升至5.5%
B.限定一级资本只包括普通股和永久优先股
C.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由4%提高到6%
D.将监管资本划分为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参考答案:A
解析:
《巴塞尔协议Ⅲ》将原来的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重新界定,并区分为核心一级资本(主要包括普通股及留存收益)、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限定一级资本只包括普通股和永久优先股。选项BD说法正确。
《巴塞尔协议Ⅲ》规定,全球各商业银行必须将一级资本充足率的下限由4%提高到6%;要求普通股权益资本最低比例(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由2%提升至4.5%;维持《巴塞尔协议Ⅱ》的最低资本充足率8%不变。选项A说法错误。选项C说法正确。
第125题
2010年版《巴塞尔协议Ⅲ》引入的流动性监管指标为( )。
A.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率
B.流动性比例、净稳定融资比例
C.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
D.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缺口率
参考答案:C
解析:
《巴塞尔协议Ⅲ》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以强化对银行流动性的监管。
①流动性覆盖率用来计量在短期极端压力情景下,银行所持有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的流动性资产的数量,以衡量其是否足以应对此情景下的资金净流出;
②净稳定融资比例用来计量银行是否具有与其流动性风险状况相匹配的、确保各项资产和业务融资要求的稳定资金来源。
第126题
《巴塞尔协议Ⅲ:危机后改革的最终方案》提出了关于资本监管改革的新内容,属于该内容的为( )。
A.提出”资本缓冲”要求
B.首次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
C.更加强调资本的质量和数量
D.减少银行通过使用内部模型法降低资本计提的行为
参考答案:D
解析:
2017年12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巴塞尔协议Ⅲ:危机后改革的最终方案》,其核心是重新构造风险加权资产计量监管框架,标志着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完成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三个基本要素——资本工具合格标准、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改革。与2010年版的巴塞尔协议相比,2017年版巴塞尔协议致力于提升风险计量框架的可信度,加强各家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法测算出的风险加权资产的可比性,同时还设定了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测算值,以减少银行通过使用内部模型法降低资本计提的行为。此外,2017年版的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了更高的杠杆率缓冲资本要求。选项D正确。
2010年版的巴塞尔协议,提出“资本缓冲”要求,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更加强调资本的质量和数量。选项ABC错误。
第127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是( )。
A.单一银行制度
B.集团银行制度
C.分支银行制度
D.连销银行制度
参考答案:C
解析:
目前,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包括:
①单一银行制度(又称为单元银行制或独家银行制);
②分支银行制度(又称为总分行制),分支银行制度是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
③持股公司制度(又称为集团银行制度);
④连锁银行制度(又称为联合银行制度)。
选项C正确。
第128题 我国商业银行所普遍采用的组织制度的优点为( )。
A.加速银行业的集中
B.易于监管
C.竞争力强
D.规模效益高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分支银行制度的优点主要有:
①规模效益高。分支机构、营业网点的广泛设置,有利于银行吸收存款,扩大银行资本总额与经营规模,易于实现规模效益。选项D正确。
②竞争力强。广泛的分支机构网络便于现代化管理手段和设备的采用与推广,可加速资金的调剂与周转,分散风险,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银行的竞争力。选项C正确。
③易于监管。实行分支银行制度的商业银行规模较大,但总行的数量一般较少,有利于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选项B正确。
分支银行制度的缺点主要有:
①加速银行业的垄断与集中。由于拥有庞大的分支机构体系,规模和实力较大,容易形成对中小银行的兼并、收购,会加速金融垄断。选项A错误。
②管理难度大(分支机构分布广、内部层级多)。
第129题 目前,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外,我国金融管理部门还包括( )。
A.上海证券交易所
B.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C.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D.中国人民银行
参考答案:ABD
解析: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金融行业自律组织(我国的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包括行业协会和交易所等,证券交易所也是证券行业自律组织的一种)。选项C错误。
第130题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互为补充,机构监管的潜在问题主要体现为( )。
A.容易造成监管重叠或监管缺位
B.不适应分业经营的发展形势
C.容易导致监管套利
D.容易造成监管成本上升
参考答案:AC
解析:
机构监管是指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通常指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的所有业务由不同的监管机构按照不同的标准和体系进行监管。选项B错误。
机构监管的主要潜在问题是不同监管机构对于不同金融机构相类似的金融业务可能采取不同的监管体制和标准,造成监管重叠或监管缺位现象,并导致监管套利的出现。同时,随着混业经营的日益普遍,机构监管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产生明显差距,造成金融监管与金融市场发展脱节,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选项AC正确。
与功能监管类似,目标监管会导致一个金融机构需要同时接受几个监管部门的监管,容易造成监管成本的上升和监管效率的下降。选项D错误。
第131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下列资产中,属于广义货币统计范围的为( )。
A.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
B.债券市场基金
C.证券公司保证金
D.公司债券
参考答案:AC
解析:
199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编制并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表”,将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修订货币供应量口径,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选项C正确。
2002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口径进行技术性完善,将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口径进行技术性完善,将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不计入相应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201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口径进行技术性完善,将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计入M2。选项A正确。
2018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
第132题
2023年6月末,我国MO的同比增长为( )。
A.10.5%
B.9.4%
C.11.5%
D.8.7%
参考答案:B
解析:
先算出2023年的M0:
23年M0=23年M1-23年单活=69.56-59.02=10.54
再算出2022年的MO:
22年M0=22年M1-22年单活=23年M1/103.1%-23年单活/102.04%
=69.56/103.1%-59.02/102.04%≈9.6284
所以,2023年6月末,我国MO的同比增长为:
(23年M0/22年M0)-1=(10.54/9.6284)-1≈0.0946=9.46%
第133题
2023年6月末,我国个人存款及其他存款的余额为( )。
A.278.62万亿元
B.166.99万亿元
C.284.67万亿元
D.158.72万亿元
参考答案:B
解析: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储蓄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M2-M1-单位定期存款=287.3-69.56-50.75=166.99(万亿元)
第134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下列不属于M1 统计口径的为( )。
A.单位定期存款
B.单位活期存款
C.居民定期存款
D.流通中的数字人民币
参考答案:AC
解析: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选项A属于M2统计口径,不属于M1 统计口径。
选项B属于M1 统计口径。
选项C属于M2统计口径,不属于M1 统计口径。
选项D属于M0统计口径,也属于M1 统计口径。
第135题
决定股票理论价格的两个因素为( )。
A.持有股票期限和信用债收益率
B.预期股息收入和当时的市场利率
C.全价和净价
D.持有股票种类和活期利率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
股票的理论价格由其预期股息收入和当时的市场利率两个因素决定,其计算公式为: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36题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当前和未来的努力方向是( )。
A.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市场化
B.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
C.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先行放开
D.债券市场利率放开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进程。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包括逐步放松利率管制以及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两部分。截至目前,我国的利率管制基本放开,健全利率的市场化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是当前和未来的努力方向。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37题
关于金融市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无形市场
B.金融市场包含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
C.金融市场揭示了资金的归集与传递过程
D.金融市场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供求关系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市场的含义。
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这个场所有时是有形的如证券交易所;有时则是无形的,如很多交易都是通过电信网络构成的看不见的市场进行的。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138题
下列机构中,承担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再贴现操作等政策职能的是( )。
A.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B.上海证券交易所
C.上海票据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D.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答案:C
解析:
上海票据交易所正式开业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具备票据报价交易、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信息服务等功能,承担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再贴现操作等政策职能,是我国票据领域的登记托管中心、业务交易中心、创新发展中心、风险防控中心、数据信息中心。
第139题
关于回购协议在货币市场中发挥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回购协议降低了市场风险,增加了交易者的交易成本
B.回购协议提高了货币市场活跃度及债券的流动性
C.回购协议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工具
D.回购协议增加了证券的运用途径和闲置资金的灵活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回购协议市场。
选项A错误,回购交易有助于降低交易者的交易成本。
回购协议在货币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①回购交易增加了证券的运用途径和闲置资金的灵活性。
②回购协议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工具。
③回购交易有助于降低交易者的交易成本。
④发展回购协议市场有助于推动银行间同业拆借行为规范化,提高货币市场活跃度及证券的流动性。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140题
交易双方在成交后即时进行清算交个的金融市场是( )。
A.掉期市场
B.即期市场
C.远期市场
D.发行市场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市场的类型。
即期市场是指交易双方在成交后即时进行清算交割的市场。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