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历史真题(1289题)


第1221题

【此知识点已删除】关于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融深化会导致金融危机,破坏经济发展

B.金融深化必然促进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深化,失控的金融深化会导致经济倒退

D.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同时出现是一种偶然巧合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一定时期取得较大发展,其金融也必然得到相当程度的深化;但是金融深化并不一定始终带的、必然的带来经济的发展,无效的或失控的金融深化反而会导致经济的实质性倒退。


第1222题

【此知识点已删除】在描述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托宾模型中,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 )的影响,进而对人们的消费或储蓄行为的影响实现的。


A.可支配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总值

D.税前利润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托宾模型中,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进而对人民的消费或储蓄行为的影响实现的。


第1223题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是无限的,并将这种现象称为( )。


A.现金偏好

B.货币幻觉

C.流动性过剩

D.流动性偏好陷阱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选项ABC属于干扰选项,教材对此没有介绍。

凯恩斯认为,在利率极高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等于零;当利率极低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将是无限的。也就是说,由于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放弃手中货币流动性的报酬,所以利率不能过低,否则人们宁愿持有货币而不再储蓄,也不愿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1224题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量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因此,货币政策应(  )。


A.“相机行事”

B.重在调整利率

C.实行“单一规则”

D.“走走停停”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利率的主导作用。而弗里德曼则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重要影响,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本题考查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函数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之间的区别。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需求量受未来利率不确定性的影响,因而不稳定,因而货币政策应是“相机行事”。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量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因而“单一规则”可行。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第1225题

根据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  )。


A.和

B.乘积

C.差额

D.商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乘数。

现代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货币乘数。他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ACD选项,属于干扰选项。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226题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加流通中的现金等于(  )。


A.基础货币

B.库存现金

C.法定存款准备金

D.超额准备金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中的现金之和,即:B=C+R=流通中的现金+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B选项,属于干扰选项。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CD选项,共同构成存款准备金。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1227题

“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这种情形属于(  )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

C.结构型

D.隐蔽型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通货膨胀的成因。

“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属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选项,成本推进型,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总需求过度,而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

C选项,结构型,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部门在需求或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会

通过部门间的相互看齐过程而影响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D选项,属于干扰选项。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1228题

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等造成原材料、能源价格上升,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这种情形属于( )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

C.结构型

D.隐蔽型


参考答案:B


解析: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中,经济学家们进一步分析了促使产品成本上升的原因:①在现代经济中有组织的工会对工资成本具有操纵能力。②垄断性大公司也具有对价格的操纵能力,是提高价格水平的重要因素。③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环境保护政策不当等造成原材料、能源生产成本的提高。


第1229题

【此知识点已删除】由国际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也叫北欧型通货膨胀,是由北欧学派提出的,其适用于( )。


A.开放经济的小国

B.开放经济的大国

C.封闭经济的小国

D.封闭经济的大国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国际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也叫北欧型通货膨胀,是由北欧学派提出的,是以实行开放经济的小国为研究背景。


第1230题

【此知识点已删除】关于通货膨胀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货膨胀能够有效地扩张社会生产资本总量

B.通货膨胀初期会对生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C.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导致投机活动猖獗、价格信号扭曲

D.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商品会长期滞留在流通领域,成为倒买倒卖的对象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性投资风险加大,生产部门的资金,尤其是周期长、投资大的生产部门的资金会转向商业部门或进行金融投机,社会生产资本总量由此而缩小。因此,A选项错误。


第1231题

下列关于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主义政策主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以经济自由化和反对政府干预为思想基础

B.货币政策对通货紧缩无能为力

C.货币数量是经济中唯一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变量

D.扩张性财政政策需要相应的货币政策配合


参考答案:B


解析:

货币主义实际上是主张通过扩大购买政府债券、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扩大货币供应量,从而压低市场利率,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达到刺激消费与投资、振兴经济之目的。因而不能认为货币政策对通货紧缩无能为力。因此,B选项错误。


第1232题

在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中,变换中介是( )。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企业

D.居民户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中,中央银行是调控主体,企业与居民户是调控受体,商业银行是变换中介。


第1233题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矛盾,根据菲利普斯曲线,(  )之间就存在矛盾。


A.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C.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政策目标之间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矛盾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新西兰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研究1861一1957年近百年英国的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得出了结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如图所示。

题干要求: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因此选项A正确。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1234题

作为一种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限制是指中央银行规定( )。


A.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下限

B.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上限

C.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

D.存款利率的下限和贷款利率的上限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工具。

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

①贷款限额。中央银行可对各商业银行规定贷款的最高限额,以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也可规定商业银行某类贷款的最高限额,以控制某些部门发展过热。

②利率限制。中央银行规定存款利率的上限,规定贷款利率的下限,以限制商业银行恶性竞争,造成金融混乱、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或牟取暴利。

③流动性比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全部资产中流动性资产所占的比重。

④直接干预。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进行合理干预。如限制放款的额度和范围,干涉吸收活期存款,对经营管理不当者拒绝再贴现或采取较高的惩罚性利率等。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1235题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政策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取决于投资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其中,增加货币供给,能导致国民收入增长较大的组合是(  )。


A.投资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都大

B.投资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都小

C.投资的利率弹性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

D.投资的利率弹性小,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大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凯恩斯学派在货币传导机制的问题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强调利率的作用,认为货币政策在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上,

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如果投资的利率弹性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则增加货币供给所能导致的收入增长就会比较大。

ACD选项,属于干扰选项。

提示:投资利率弹性是投资的变动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或反应程度,即利率的上升或下降引起投资变动的程度。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236题

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中,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这种交易行为称为(  )。


A.现券买断

B.现券卖断

C.正回购

D.逆回购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正回购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约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行为,是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A选项,现券买断为人民银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

B选项,现券卖断为人民银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

D选项,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为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1237题

某企业从某银行借入一笔贷款后,到期不能如期、足额还本付息,这种情形属于该银行的(  )。


A.市场风险

B.信用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操作风险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风险的类型。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约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改变而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商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A选项,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不利变动而可能遭受的损失。

C选项,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D选项,操作风险,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238题

我国某居民在购房时向商业银行借入按揭贷款,在借款期内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加息,该居民的借款利率随之被商业银行上调,导致该居民的利息成本提高,这种情形说明该居民因承受(  )而蒙受了经济损失。


A.信用风险

B.利率风险

C.汇率风险

D.操作风险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风险的类型。

利率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货币资金借贷中,因利率在借贷有效期中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A选项,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约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改变而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商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C选项,汇率风险指有关主体在不同币别货币的相互兑换和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D选项,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239题

我国某企业在海外承建了某项目,但因海外爆发政府与反政府武装的冲突而不得不中断项目建设,并撤出人员,项目工地被洗劫,这种情形属于该企业的(  )。


A.市场风险

B.信用风险

C.国别风险

D.操作风险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风险的类型。

国别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金融机构债务,或使金融机构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金融机构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

A选项,市场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不利变动而可能遭受的损失。

B选项,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约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改变而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商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D选项,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1240题

商业银行的缺口管理属于(  )管理。


A.利率风险

B.信用风险

C.汇率风险

D.投资风险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风险的管理。

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选择有利的利率、调整借贷期限、缺口管理、久期管理、利用利率衍生产品交易。

BCD选项,属于干扰选项。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约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改变而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商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不同币别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投资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投资时,因股票价格、金融衍生品价格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