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41题
为逐步尝试性能更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我国在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社会融资总规模”概念。此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内( )。
A.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新增全部资金总额
B.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信贷总额
C.金融体系从实体经济获得的全部存款总额
D.金融体系从实体经济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
参考答案:A
解析:
“社会融资总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量,是增量概念,为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或当期发行或发生额扣除当期兑付或偿还额的差额,统计上表现为每月、每季或每年的新增量。
第1042题
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很多依靠从银行借入次级贷款来购买住房的人,到期不能还本付息。这种情形对于发放次级贷款的银行而言,属于该银行承受的( )。
A.流动性风险
B.操作风险
C.法律风险
D.信用风险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风险的类型。
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因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约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违约风险。选项D正确。
A选项,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B选项,操作风险: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C选项,法律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日常经营和业务活动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规定,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法律风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操作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因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或者惩罚性赔偿所导致的风险敞口。在开拓新业务或交易对象的法律权利未能界定时,银行尤其会受到法律风险的影响。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A.利率风险
B.汇率风险
C.投资风险
D.操作风险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风险的类型。
汇率风险指有关主体在不同币别货币的相互兑换和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
交易风险:有关主体在因实质性经济交易而引致的不同货币的相互兑换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实际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A选项,利率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货币资金借贷中,因利率在借贷有效期中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C选项,投资风险,指有关主体在股票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行投资中,因股票价格、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D选项,操作风险,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044题
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属于( )的要素。
A.金融风险管理流程
B.全面风险管理
C.内部控制
D.控制活动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全面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的流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类—风险控制—风险监控—风险报告。选项A与题意不符,不选。
全面风险管理三个维度是企业目标、风险管理的要素和企业层级,其中风险管理的要素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等。选项B与题意相符,正确。
内部控制是由一个企业董事会、管理人员和其它职员实施的一个过程。选项C与题意不符,不选。
选项D,属于干扰选项,不选。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045题
商业银行采用的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属于信用风险的( )管理。
A.机制
B.事前
C.事中
D.事后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信用风险的管理。
事中管理是在商业银行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阶段的管理,C正确。BD错误。
A无关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过程管理的学习注意分清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区别和重点。
1.事前管理
(1)对应阶段:贷款审查与决策阶段。
(2)审查的核心: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3)决策的核心:贷与不贷、以什么利率水平贷。
(4)分析借款人信用状况的方式:①直接利用社会上独立评级机构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结果。
②自己单独对借款人进行信用的“5C”“3C”分析。
“5C”“3C”分析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
“5C”分析:偿还能力、资本、品格、担保品和经营环境(Capacity、Capital、Character、Collateral、Conditions)。
“3C”分析:现金流、管理、事业的连续性(Cash、Control、Continuity)。
2.事中管理
(1)对应阶段:贷款发放与回收阶段。
(2)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贷款不要被挪用、贷款是否被有效使用、跟踪借款人信用状况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贷款风险分类-贷款五级分类法: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3.事后管理
(1)对应阶段:贷款完全回收以后。
(2)做法:回顾与反思贷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固化经验,融入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吸取教训,亡羊补牢,填补和加强制度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环节。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1046题
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中,致力于实现资产与负债在期限上的匹配。这是商业银行进行( )管理的举措。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操作风险
D.流动性风险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其他风险的管理。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1)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2)保持负债的流动性。
(3)进行资产和负债流动性的综合管理,实现资产与负债在期限或流动性上的匹配。选项D与题意相符,正确。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约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改变而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商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选项A与题意不符,错误。
广义的市场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头寸由于市场价格因素的变动而可能带来的收益或损失。选项B与题意不符,错误。
操作风险:狭义是指金融机构的运营部门在运营的过程中,因内部控制的缺失或疏忽、系统的错误等,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选项C与题意不符,错误。
广义是指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1047题
根据我国2013年1月1日施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
A.8%
B.6%
C.5%
D.2.5%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银行业监管的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如下最低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商业银行应当在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计提储备资本,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2.5%,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1048题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不良资产率是我国衡量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指标。它是指( )。
A.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
B.不良资产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之比
C.不良贷款与资产总额之比
D.不良贷款与风险资产总额之比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银行业监管的主要内容。
信用风险的相关指标具体包括:
① 不良资产率,即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不得高于4% 。
② 不良贷款率,即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得高于5% 。
③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即对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得高于15% 。
④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即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得高于10% 。
⑤ 全部关联度,即全部关联授信与资羋净额之比,不得高于50% 。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1049题
根据我国2007年7月3日施行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中应贯彻的审慎性原则是指( )。
A.效益优先
B.内控优先
C.发展优先
D.创新优先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银行业监管的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贯彻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①全覆盖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②制衡性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③审慎性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坚持风险为本、审慎经营的理念,设立机构或开办业务均应坚持内控优先。
④相匹配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与管理模式、业务规模、产品复杂程度、风险状况等相适应,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050题
在银行业监管中,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现场检查的基础是( )。
A.盈利性检查
B.流动性检查
C.合规性检查
D.风险性检查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银行业监管的基本方法。
行业监管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即市场准入(新增)、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通常称为银行业监管的“三驾马车”。
市场准入。市场准入是银行业监管的第一关。
非现场监督包括审查和分析各种报告和统计报表,包括银行机构的管理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各种业务报告和统计报表等。
现场检查内容一般包括合规性检查和风险性检查两个大的方面。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1052题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由1:8.2765变为2013年7月26日的1:6.1720,这表明人民币对美元已经较大幅度地( )。
A.法定升值(Revaluation)
B.法定贬值(Devaluation)
C.升值(Appreciation)
D.贬值(Depreciation)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形式。
(1)官方汇率的变动:法定升值(Revaluation)与法定贬值(Devaluation) 0 法定升值是指一国官方货币当局以法令的形式公开宣布提高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或币值,降低外汇汇率。法定贬值是指一国官方货币当局以法令的形式公开宣布降低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或币值,提高外汇汇率。
(2 )市场汇率的变动:升值(Appreciation)与贬值(Depreciation)。升值是指在外汇市场上,受供求关系影响,一定量的一国货币可以兑换到比以前更多的外汇,相应是外汇汇率下跌。贬值是指在外汇市场上,受供求关系影响’ 一定量的一国货币只能兑换到比以前更少的外汇,相应是外汇汇率上涨。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1053题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进而导致外汇储备不足时,该国可以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进行调节。这是因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同时导致( ),从而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乃至恢复均衡。
A.有支付能力的进口需求减少,国外资本因利率提高而流入
B.有支付能力的进口需求增多,国外资本因利率提高而流入
C.有支付能力的进口需求增多,国内资本因利率下降而流出
D.有支付能力的进口需求减少,国外资本因利率下降而不再流入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政策措施。
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宏观经济政策。紧的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产生需求效应,即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导致有支付能力的进口需求减少。选项A正确,选项BC错误。
二是产生价格效应,即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导致价格下跌,从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
三是产生利率效应,即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导致利率提升,从而刺激资本流入,阻碍资本流出。选项A正确。选项E错误。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1054题
我国成立了具有主权财富基金性质的中国投资公司,这是( )的举措。
A.为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铺路
B.构建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
C.实施藏汇于民政策
D.遏制黄金储备过快增长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国际储备及其管理知识点。
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是实现路径主要有两种:
①货币当局本身的外汇管理转型。
②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投资公司或部门,将超额的外汇储备转给其进行市场化运作和管理。
故,B选项正确。
第1055题
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客体是欧洲货币。下列资金借贷中,属于欧洲货币交易的是( )。
A.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的居民之间的资金借贷
B.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的居民之间的资金借贷
C.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资金借贷
D.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的非居民之间的资金借贷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1)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客体是欧洲货币。
要判断一笔货币资金是否是欧洲货币,就看这笔存款是否缴纳存款准备金。
(2)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是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
(3)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中介是欧洲银行(欧洲银行专指那些经营欧洲货币业务的银行)。
ABC选项,都只是符合部分条件。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欧洲货币市场是专门从事境外货币存放借贷的市场。广义上,欧洲货币就是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流通的货币,或者说是在市场所在地流通的外国货币之所以被称为欧洲货币,是因为最早的境外货币是流转到欧洲伦敦的美元。此后市场迅速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乃至全球各个角落,因此欧洲货币的词头“欧洲"不是地理范围上的概念,实际上是"境外"的意思。
第1056题
自1996年12月以来,我国实现的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属于( )。
A.自由可兑换
B.完全可兑换
C.部分可兑换
D.基本可兑换
参考答案:C
解析: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外汇资源短缺,一直实行比较全面而严格的外汇管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外汇管理逐步减少指令性计划,注重培育市场机制,由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转变。 1996年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经常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和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1057题
下列市场中,属于货币市场的有( )。
A.国库券市场
B.交易所债券市场
C.回购协议市场
D.商业票据市场
E.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市场及其构成。
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等。
狭义的短期政府债券仅指国库券。
B选项,属于资本市场。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E。
第1058题
关于我国债券市场现状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债券市场的主体是银行间债券市场
B.债券市场以人民币债券为主
C.债券市场的主体是交易所债券市场
D.上市商业银行可以在交易所债券市场进行交易
E.外资金融机构经批准可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债券市场的相关知识。选项C应该是债券市场的主体是银行间债券市场。
第1059题
(此知识点描述有变)根据资产定价理论中的有效市场理论,资本市场可以分为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其中,半强式有效市场的信息集包括( )。
A.内幕消息
B.历史价格信息
C.公司红利政策信息
D.公司公告
E.公司财务报告信息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半强式市场假说是指当前的证券价格而不仅反映了历史价格包含的所有信息,而且反映了所有有关证券能公开获得的信息。其中,公开信息包括公司的财务报告、公司公告、有关公司红利政策的信息和经济形势等。
第1060题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包括( )。
A.先外币、后本币
B.先贷款、后存款
C.先本币,后外币
D.先存款,后贷款
E.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
参考答案:ABE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其中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
CD选项,描述顺序正好相反。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