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题库(1478题)


第1001题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下列方法中,会导致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等于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的方法包括(    )。


A.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C.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D.约当产量法


参考答案:BC


解析:

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时,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由此可见,本月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所以选项B是答案。采用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时,月末在产品成本=年初在产品成本,则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由此可见,这种方法下,本月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的产品成本。所以选项C是答案。




第1004题

假如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2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80件,完工程度为50%,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甲产品本月月初和本月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共计56 000元,直接人工费用为9 600元,制造费用为12 000元,则下列各项正确的有(    )


A.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在产品约当产量为40件

B.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为40 000元

C.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为8 000元

D.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为2 000元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5 600/(200+80)×200=40 000(元),在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56 000/(200+80)×80=16 000(元);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在产品约当产量=80×50%=40(件),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9 600/(200+40)×200=8 000(元),在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9 600/(200+40)×40=1 600(元);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2 000/(200+40)×200=10 000(元),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12 000/(200+40)×40=2 000(元)。


第1005题

A公司生产甲产品,2019年4月月初在产品数量20件,完工程度50%,本月投产120件,本月完工产品100件,月末在产品40件,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40%。原材料均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

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生产费用资料如下:

假设在产品存货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用约当产量法计算确定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分配直接材料成本:

本月新增产品的约当总产量=20×(1-100%)+(100-20)+40=120(件)

分配率=9600/120=80(元/件)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200+(100-20)×80=76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40×80=3200(元)

(2)分配直接人工成本:

本月新增产品的约当总产量=20×(1-50%)+(100-20)+40×40%=106(件)

分配率=7420/106=70(元/件)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2500+[20×(1-50%)+(100-20)]×70=88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40×40%×70=1120(元)

(3)分配制造费用:

本月新增产品的约当总产量=20×(1-50%)+(100-20)+40×40%=106(件)

分配率=4240/106=40(元/件)

完工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1800+[20×(1-50%)+(100-20)]×40=54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40×40%×40=640(元)

(4)完工产品总成本=7600+8800+5400=21800(元)

月末在产品总成本=3200+1120+640=4960(元)。




第1008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下设一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A、B产品分别由不同的班组加工,领用不同的材料。A产品有A-1、A-2和A-3三种型号,加工工艺、耗用材料基本相同;B产品有B-1和B-2两种型号,工工艺、耗用材料基本相同。公司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计入A、B产品,制造费用按当月定额工时在A、B产品之间分配。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公司先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再在同一产品不同型号之间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均采用定额比例法。

2021年7月相关资料如下:

   (1)单位完工产品定额

(1)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制造费用分配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解析】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1000×1500+2000×800+400×400=32600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4714500/(3260000+1230000)=1.05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成本=3260000×1.05=34230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1230000*1.05=1291500(元)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1000×8+2000×6+400×4=21600(小时)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619200/(21600+4200)=24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成本=21600×24=5184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4200×24=1008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490200/(21600+4200)=19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1600×19=4104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4200×19=79800(元)



第1009题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方法的选择是根据(  )。


A.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B.各月的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C.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D.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在成本计算工作中是一个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企业应当根据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等具体条件,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


第1010题

某产品由三道工序加工而成,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10小时、16小时和20小时。月末在产品数量分别为80件、100件和60件。假定各道工序平均完工程度按50%计算,则月末在产品的定额工时为(    )小时。


A.5 560

B.1 800

C.4 280

D.4 360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1道工序在产品定额工时=80×10×50%=400(小时);第2道工序在产品定额工时=100×(10+16×50%)=1 800(小时);第3道工序在产品定额工时=60×(10+16+20×50%)=2 160(小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400+1 800+2 160=4 360(小时)。


第1011题

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方法中使实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完全由完工产品负担的是(  )。


A.约当产量法

B.定额比例法

C.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D.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时,将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费用,减去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就可算出产成品的总成本。由此可知,实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完全由完工产品负担。


第1012题

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经过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定额工时2小时,第二道工序定额工时3小时。期末,甲产品在第一道工序的在产品40件,在第二道工序的在产品20件。以定额工时作为分配计算在产品加工成本(不含原材料成本)的依据,其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件。


A.18

B.22

C.28

D.36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一道工序的完工程度为:(2×50%)/(2+3)×100%=20%。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程度为:(2+3×50%)/(2+3)×100%=70%,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0×20%+20×70%=22(件)。



第1014题

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数量为100件,本月投产数量440件,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400件。月初在产品成本为400元,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共计3 500元。企业确定的产成品单位定额成本为8元,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为5元,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则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有(    )。


A.月末在产品数量为140件

B.完工产品成本为3 200元

C.期末在产品成本为700元

D.期末在产品成本为400元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月末在产品数量=100+440-400=140(件),分配率=(400+3 500)/(400×8+140×5)=1,期末在产品成本=140×5×1=700(元),完工产品成本=400×8×1=3 200(元)。


第1015题

在使用同种原料生产主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副产品的情况下,由于副产品价值相对较低,而且在全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因此,在分配主产品和副产品的加工成本时(  )。


A.通常先确定主产品的加工成本,然后再确定副产品的加工成本

B.通常先确定副产品的加工成本,然后再确定主产品的加工成本

C.通常先利用售价法分配主产品和副产品

D.通常先利用可变现净值法分配主产品和副产品


参考答案:B


解析:

副产品是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由于副产品价值相对较低,而且在全部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因而可以采用简化的方法确定其成本,然后从总成本中扣除,其余额就是主产品的成本。



第1017题

某公司生产联产品A和B。1月份A和B在分离前发生联合加工成本400万元。A和B在分离后继续发生的单独加工成本分别为300万元和200万元,加工后A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1800万元,B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1200万元。

要求:用可变现净值法分配联合成本。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800-300=1500(万元)

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200-200=1000(万元)

分配率=400/2500

A产品分配的联合成本=400/2500×1500=240(万元)

B产品分配的联合成本=400/2500×1000=160(万元)



第1019题

甲工厂生产联产品X和Y,9月产量分别为690件与1000件,分离点前发生联合成本4万元,分离点后分别发生深加工成本1万元和1.8万元,X、Y的最终销售总价分别为97万元和145.8万元,根据可变现净值,X、Y总加工成本分别是( )。


A.1.2万元和2.8万元

B.1.6万元和2.4万元

C.2.2万元和4.6万元

D.2.6万元和4.2万元


参考答案:D


解析:

X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7-1=96(万元),Y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45.8-1.8=144(万元),X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96/(96+144)×4=1.6(万元),Y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144/(96+144)×4=2.4(万元)。所以X产品的总加工成本=1.6+1=2.6(万元),Y产品的总加工成本=2.4+1.8=4.2(万元)


第1020题

下列关于联产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分离点售价法下,联合成本是以分离点上每种产品的总售价为比例分配的

B.采用分离点售价法,要求每种产品在分离点时的销售价格能够可靠地估计

C.如果这些产品尚需要进一步加工后才可供销售,可采用可变现净值进行分配

D.实物数量法通常适用于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很稳定或可以直接确定的情况


参考答案:D


解析:

实物数量法通常适用于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很不稳定或无法直接确定的情况。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