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21题
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模型中,下列选项()是影响实际货币需求的机会成本变量。
A.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比例
B.资本品的转手量
C.恒久性收入
D.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模型:
弗里德曼把影响货币需求量的诸多因素为三组:
第一组,y和w代表收入及其构成。
(1)y表示恒久性收入(可以理解为预期平均长期收入),恒久性收入与货币需求呈正相关关系。恒久性收入是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选项B正确。
(2)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例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第二组,被统称为机会成本变量,即能从这几个变量的相互关系中衡量出持有货币的潜在收益或损失。
(1)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定义的货币口径是M2,持有这类货币是有预期收益的。因此,货币需求量与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
(2)其他资产如债券、股票以及不动产的预期收益率主要取决于利率和市场供求状况。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以外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越高,货币需求量就越小。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不同,决定了这些资产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
(3)代表价格的预期变动率,也就是保存实物的名义报酬率,即在价格上升的条件下,人们会放弃货币购买商品,减少对货币的需求量。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的预期变动率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第三组,u代表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包括资本品的转手量、人们的主观偏好以及客观技术与制度等,是一个代表多种因素的综合变量,可能从不同方向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722题
关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
B.强调利率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
C.主张货币政策应“相机抉择”
D.货币供给是最重要的政策变量
E.“恒久性收入”决定消费者的消费支出
参考答案:DE
解析:
本题考查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主要区别:
(1)两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利率的主导作用。而弗里德曼则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重要影响,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2)上述分歧导致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在货币政策传导变量的选择上产生分歧。凯恩斯主义认为应是利率,货币主义坚持是货币供应量。
(3)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量受未来利率不确定性的影响,因而不稳定,货币政策应“相机行事”。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量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因而“单一规则”可行。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E。
【思路点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第723题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的决定性因素( )。
A.价格水平
B.恒久性收入
C.利率水平
D.人们的主观偏好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把影响货币需求量的诸多因素为三组
第一组,y和w代表收入及其构成。
(1)y表示恒久性收入(可以理解为预期平均长期收入),恒久性收入与货币需求呈正相关关系。恒久性收入是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选项B正确。
(2)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例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第二组,被统称为机会成本变量,即能从这几个变量的相互关系中衡量出持有货币的潜在收益或损失。
(1)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定义的货币口径是M2,持有这类货币是有预期收益的。因此,货币需求量与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
(2)其他资产如债券、股票以及不动产的预期收益率主要取决于利率和市场供求状况。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以外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越高,货币需求量就越小。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不同,决定了这些资产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
(3)代表价格的预期变动率,也就是保存实物的名义报酬率,即在价格上升的条件下,人们会放弃货币购买商品,减少对货币的需求量。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的预期变动率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第三组,u代表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包括资本品的转手量、人们的主观偏好以及客观技术与制度等,是一个代表多种因素的综合变量,可能从不同方向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724题
弗里德曼把影响货币需求量的诸因素划分为( )。
A.各种金融资产
B.恒久收入与财富结构
C.各种资产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
D.各种随机变量
E.各种有价证券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把影响货币需求量的诸多因素分为三组:(1)恒久性收入和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代表收入及其构成;(2)各种资产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3)各种随机变量。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
第725题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高能货币量取决于( )的行为。
A.公众
B.银行
C.央行
D.市场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基础货币量、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的比率、存款与通货的比率都会引起货币存量的同方向变化。
一般来说,公众、银行、货币当局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货币存量的变化。在信用货币制度下,高能货币量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的比率取决于银行体系;存款与通货的比率既取决于公众的行为,同时也受到银行存款服务水平和利率的影响。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726题
货币供给过程中的参与者不包括( )。
A.中央银行
B.存款机构
C.证券公司
D.储户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货币供给过程中的参与者包括中央银行、存款机构和储户。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做本题注意参与者指的是微观情况的货币供给过程中涉及到的机构及个人,如考虑到宏观情况国家货币量,国家政策和国际经济形势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货币供给过程中的参与者:
(1)中央银行(最重要):发行货币、实施货币政策(最重要)。
(2)存款机构:吸收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商业银行、储蓄机构、信用社。
(3)储户:持有银行存款的机构和个人。
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
(1)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量。
(2)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运用资金量。
(3)商业银行派生资金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4)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状况。
第727题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加流通中的现金等于( )。
A.基础货币
B.库存现金
C.法定存款准备金
D.超额准备金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中的现金之和,即:B=C+R=流通中的现金+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B选项,属于干扰选项。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CD选项,共同构成存款准备金。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728题
货币供给过程中的参与者包括( )。
A.货币供给行为
B.中央银行
C.货币供应量
D.存款机构
E.储户
参考答案:BDE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货币供应的参与者包括:中央银行、存款机构、储户。BDE正确。
AC是货币供应的两个方面。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DE。
【思路点拨】做本题注意参与者指的是微观情况的货币供给过程中涉及到的机构及个人,如考虑到宏观情况国家货币量,国家政策和国际经济形势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货币供给过程中的参与者:
(1)中央银行(最重要):发行货币、实施货币政策(最重要)。
(2)存款机构:吸收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商业银行、储蓄机构、信用社。
(3)储户:持有银行存款的机构和个人。
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
(1)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量。
(2)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运用资金量。
(3)商业银行派生资金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4)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状况。
第729题
货币供给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
A.货币供给原理
B.货币供给机制
C.货币供给行为
D.货币供应量
E.货币流量与商品流量是否相适应
参考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货币供给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货币供给指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由家庭和厂商持有的政府和银行系统以外的货币总和。由于货币供应量包括通货与存款货币,货币供给的过程也分解为通货供给和存款货币供给两个环节。货币供给包括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两大内容。选项CD正确。
选项ACE和题干信息无关,不选。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D。
【思路点拨】(1)货币供给行为,是指银行体系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社会生产生活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包括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向流通领域供给货币的过程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量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过程,研究的是货币供给的原理和机制。
(2)货币供应量,是指金融系统根据货币需求量,通过其资金运用,注入流通中的货币量,它研究金融系统向流通中供应了多少货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是否相适应等问题。
第730题
存款准备金与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这两者之和是( )。
A.货币供给量
B.货币需求量
C.不兑现信用货币
D.基础货币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通常把流通中现金和准备金称为中央银行的货币负债,也称之为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货币基础,是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之和。
流通中现金和准备金是货币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中任何一个科目的变化,都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变化。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731题
中央银行要求银行必须持有的准备金称为( )。
A.超额准备金
B.法定准备金
C.自留准备金
D.流通中现金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中央银行要求银行必须持有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准备金。B选项正确。
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流通中现金是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732题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包括( )。
A.发行央行票据
B.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
C.购买政府部门的债券
D.销售金融机构的债券
E.收购黄金、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的货币
参考答案:BCE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包括:
(1)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
(2)收购金银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的货币;
(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投放货币。
A选项,央行票据由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采用价格招标的方式贴现发行,发行的对象是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
D选项为干扰选项。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E。
第733题
基础货币的构成虽然比较复杂,但都是由中央银行的( )创造的,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
C.中间业务
D.表外业务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基础货币的构成虽然比较复杂,但都是由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创造的,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A正确。
负债业务,是指银行通过吸收和借入等形式来筹集经营资金的活动。它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构成银行经营的基础。B错误。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的总称。C错误。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D错误。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详解】基础货币是整个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整个银衬体系的存款待以倍数扩张的源泉。从本质上看,基础货币具有四个最基本的特征:②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负债,而不是中央银行资产或非货币性负债,是中央银行通过自身的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②通过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和调节的变量对它的影响,达到调节和控制供应量的目的;③它是支撑商业银行负债的基础,商业银行不持有基础货币就不能创造信用;④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基础货币被整个银行体系运用能产生数倍于它自身的量。从来源上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供给产生的。
第734题
下列属于基础货币的有( )。
A.流通中现金
B.准备金
C.货币供给量
D.存款货币
参考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通常把流通中的现金和准备金称之为基础货币。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
第735题
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乘数为( )。
A.2
B.2.75
C.3
D.3.25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货币供给=流通中的现金+存款总额=1500+4000=5500
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准备金=1500+500=2000
所以货币乘数=货币供给/基础货币=5500/2000=2.75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736题
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供给量为( )亿元。
A.3000
B.4500
C.5500
D.6000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货币供给=流通中的现金+存款总额=1500+4000=5500。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737题
若中央银行将法定准备金率上调为8%,则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供应量将( )。
A.减少
B.不变
C.不确定
D.增加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当于紧缩型的货币政策,会减少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从而达到紧缩信贷规模、削减投资支出、减少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738题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途径有( )。
A.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
B.收购金、银、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的货币
C.购买政府部门(财政部)的债券
D.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再贴现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包括:
①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再贴现;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
②收购黄金、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货币;选项B正确。
③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投放货币。选项C正确。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第739题
整个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 )。
A.原始存款
B.准货币
C.高能货币
D.派生存款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储备货币,是整个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待以倍数扩张的源泉。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从本质上看,基础货币具有四个最基本的特征:
①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负债,而不是中央银行资产或非货币性负债,是中央银行通过自身的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
②通过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和调节的变量对它的影响,达到调节和控制供应量的目的;
③它是支撑商业银行负债的基础,商业银行不持有基础货币就不能创造信用;
④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基础货币被整个银行体系运用能产生数倍于它自身的量。从来源上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供给产生的。
第740题
根据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假定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00万亿元,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30万亿元,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6万亿元,则单位活期存款为( )万亿元。
A.24
B.64
C.74
D.136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M1=流通中的现金+单位活期存款。因此,单位活期存款=30-6=24(万亿元)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流动性”好的金融资产,价格稳定、还原性强,可随时在金融市场上转让、出售。
199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编制并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表”,将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