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61题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为( )。
A.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
B.派生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
C.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
D.货币流通量/存款准备金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C正确。
ABD拼凑项,教材中未体现。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注意将存款乘数与货币乘数相区分。
A.5.88
B.6.06
C.10.00
D.8.42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中国人民银行每投放1元的基础货币,就会使货币供给增加多少元就是求货币乘数。通过题目可知,
m=(1+现金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比率)
=(1+3%)/(12%+2%+3%)
=6.06%
因此中国人民银行每投放1元的基础货币,就会使货币供给增加6.06元。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
现金漏损 率也称 提现率 或 现金比率 ,指客户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 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
存款乘数的影响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法存金率高→派生存款少→存款乘数小。
2.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超存金率高→派生存款少→存款乘数小。
3.现金漏损率c:现金漏损率高→派生存款少→存款乘数小。
4.存款结构比例:活期存款多、定期存款少→派生存款多→存款乘数大。
第763题
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因素分别是由( )决定的。
A.政府
B.投资银行
C.中央银行
D.商业银行
E.储户
参考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给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储户。CDE正确。
(1)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决定存款准备金率。其中,中央银行决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和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
(2)商业银行决定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
(3)储户决定现金漏损率c。
AB无关项。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DE。
第764题
在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中,由商业银行决定的因素是( )。
A.活期存款准备金率
B.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C.超额准备金率
D.现金漏损率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乘数。
在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中,由商业银行决定的因素是超额准备金,C正确。
活期和定期存款准备金由中央银行决定,AB错误。
现金漏损率由储户决定,D错误。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765题
下列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中,储户能够决定的是( )。
A.基础货币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D.现金漏损率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乘数。
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因素:
①中央银行决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超额准备金率;
②商业银行决定超额准备金率。
③储户决定现金漏损率。
A选项,基础货币是流通的现金和准备金,并非储户能决定。
B选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
C选项,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由商业银行决定,中央银行影响的。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766题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等于( )。
A.货币乘数
B.存款乘数
C.货币供应量
D.存款创造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是指金融系统根据货币需求量通过其资金运用,注入流通中的货币量,它研究金融系统向流通中供应了多少货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是否相适应等问题。
现代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础货币(MB),二是货币乘数(m) 。
A选项,货币乘数也称之为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B选项,存款乘数是指存款总额(即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
D选项,存款创造是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新注入的一笔存款能产生数倍于其投入量的银行存款,这一过程称为存款创造。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767题
现代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主要有( )。
A.货币层次
B.基础货币
C.原始存款
D.存款结构比例
E.货币乘数
参考答案:BE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乘数。
现代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量Ms有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
①基础货币(MB);②货币乘数(m)。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Ms=m×MB
即货币供应量(Ms)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A选项,货币分层,也称为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
C选项,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或中央银行签发支票所形成的存款。
E选项,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给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E。
第768题
在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中,现金漏损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
A.非银行金融机构
B.中央银行
C.储户
D.商业银行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乘数。
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因素:
①中央银行决定r(法定存款准备率),影响e(超额准备率);
②商业银行决定e(超额准备率)。
③储户(或称社会大众)决定c(现金比率/提现率)
A选项,属于干扰选项,并不能影响货币乘数。
B选项,决定法定存款准备金,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
D选项,决定超额存款准备金。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769题
下列关于货币均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B.货币均衡要求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完全相等
C.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D.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
E.货币均衡的判断标志是商品市场上的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稳定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均衡的含义。
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并不要求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完全相等。选项B错误。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E。
【思路点拨】货币均衡的特征
(1)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在一定利率水平下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状态。
(2)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并不要求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完全相等。
(3)货币均衡的判断标志是商品市场上的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稳定。
第770题
如果经济活动位于IS曲线右边的区域,说明存在( )。
A.超额的产品供给
B.超额的产品需求
C.超额的货币供给
D.超额的货币需求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IS曲线。
对于给定的利率水平 ,IS曲线表明为使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总产出必须达到的水平。如果经济活动位于IS曲线右边的区域,说明存在超额的产品供给。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非均衡状态的判断技巧“上供下需”:
无论IS曲线还是LM曲线,只要在曲线上方,即代表“供给>需求”;只要在曲线下方,即代表“需求>供给”。
产品市场:I为需求、S为供给;货币市场:L为需求、M为供给。
区域Ⅰ:S>I、M>L
区域Ⅱ:S>I、L>M
区域Ⅲ:I>S、L>M
区域Ⅳ:I>S、M>L
第771题
LM曲线左侧的点,代表( )。
A.超额产品供给
B.超额货币需求
C.超额产品需求
D.超额货币供给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LM曲线与货币均衡。
如果经济活动处于 LM 曲线的左边区域,表示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存在过度的货币供应。反之,如果经济活动位于 LM 曲线的右边区域,说明存在超额货币需求。(口诀:产品左需右供,货币正好相反)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非均衡状态的判断技巧“上供下需”:
无论IS曲线还是LM曲线,只要在曲线上方,即代表“供给>需求”;只要在曲线下方,即代表“需求>供给”。
产品市场:I为需求、S为供给;货币市场:L为需求、M为供给。
区域Ⅰ:S>I、M>L
区域Ⅱ:S>I、L>M
区域Ⅲ:I>S、L>M
区域Ⅳ:I>S、M>L
第772题
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明( )处于均衡状态。
A.货币市场
B.商品市场
C.外汇市场
D.股票市场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LM曲线与货币均衡。
LM曲线上的点表示货币需求量(L)等于货币供应量(M),故LM曲线上的点表示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态。
B选项,商品市场,IS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
C选项,外汇市场,BP曲线指国际劳务收支保持不变时收支和利率组合的轨迹,即BP曲线上的任何一点所代表的利率和收支的组合都可以使当期国际收支均衡。
D选项,股票市场,属于干扰选项。股票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场所,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大类别。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非均衡状态的判断技巧“上供下需”:
无论IS曲线还是LM曲线,只要在曲线上方,即代表“供给>需求”;只要在曲线下方,即代表“需求>供给”。
产品市场:I为需求、S为供给;货币市场:L为需求、M为供给。
区域Ⅰ:S>I、M>L
区域Ⅱ:S>I、L>M
区域Ⅲ:I>S、L>M
区域Ⅳ:I>S、M>L
第773题
如果IS、LM和BP曲线存在共同的交点,则在该点上各曲线所代表的子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这些子市场有( )。
A.货币市场
B.商品市场
C.黄金市场
D.外汇市场
E.股票市场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BP曲线与国际收支平衡。
IS-LM和BP曲线存在共同的交点,国内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同时处于均衡。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D。
第774题
关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财政政策在浮动汇率下对刺激经济效果甚微或毫无效果
B.财政政策在浮动汇率下对刺激经济效果显著
C.货币政策在浮动汇率下对刺激经济效果显著
D.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经济毫无效果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BP曲线与国际收支平衡。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结论是: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影响总收入的效力取决于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经济毫无效果,在浮动汇率下效果显著;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经济效果显著,在浮动汇率下则效果甚微或毫无效果。 选项B错误。
此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775题
IS—LM—BP模型中的BP指的是( )。
A.总产出
B.总需求
C.货币供应量
D.国际收支差额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BP曲线与国际收支平衡。
BP曲线指国际劳务收支保持不变时收支和利率组合的轨迹,即BP曲线上的任何一点所代表的利率和收支的组合都可以使当期国际收支均衡,这里的BP指国际收支差额,即净出口与资本净流出的差额。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776题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基本结论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影响总收入的效力取决于( )。
A.利率制度
B.汇率制度
C.财政制度
D.货币制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BP曲线与国际收支平衡。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结论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影响总收入的效力取决于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制下对刺激经济毫无效果,在浮动汇率制下则效果显著;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制下对刺激经济效果显著,在浮动汇率制下效果则甚微或毫无效果。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777题
在货币均衡分析中,用来描述国际劳务收支保持不变时收支和利率组合的轨迹是( )。
A.BP曲线
B.J曲线
C.IS曲线
D.LM曲线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BP曲线与国际收支平衡。
BP曲线指国际劳务收支保持不变时收支和利率组合的轨迹,即BP曲线上的任何一点所代表的利率和收支的组合都可以使当期国际收支均衡,这里的BP指国际收支差额,即净出口与资本净流出的差额。
LM曲线实际上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LM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与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量(L)等于货币供应量(M),故LM曲线上的点表示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态。
IS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态。产品市场的均衡即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表示为:C+I=C+S(C为消费,I为投资,S为储蓄),要求资本的供求相等,即S=I。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778题
货币供不应求,利率上升;货币供过于求,利率下降。因而适当调节利率水平,就可以直接调节( )。
A.投资支出
B.消费支出
C.出口量
D.货币供求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均衡利率水平的形成是由货币供求的条件决定的。货币供不应求,利率上升;货币供过于求,利率下降。同样的道理,适当调节利率水平,就可以有效调节货币供求,使其处于均衡状态。D正确。
投资和消费的变动也是由货币的供求影响的,AB错误。
C无关项。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779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前提条件是( )。
A.稳定的物价水平
B.足额的国际储备
C.健全的利率机制
D.发达的金融市场
E.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
参考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有赖于三个条件,即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
CDE选项均属于实现条件。
AB选项,属于干扰选项。
A选项,物价水平是指整个经济的物价,而不是某物品或某类别物品的价格,是用来衡量所在的目标市场所潜在的消费能力和分析其经济状况的又一非常重要指标。物价稳定是经济稳定、财政稳定,货币稳定的集中体现。
B选项,国际储备,又称"国际储备资产"。是指一国官方所持可用于国际支付,并能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货币资产。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DE。
第780题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最主要的实现机制是( )。
A.央行调控机制
B.货币供给机制
C.自动恢复机制
D.利率机制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最主要的实现机制是利率机制。除利率机制之外,还需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提示】本题概念需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