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0
B.30
C.150
D.200
参考答案:C
解析:
预计加工完成的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7-1.2)×100=2 750(万元),其成本=(12+17)×100=2 900(万元),A产品发生了减值,所以该库存配件期末账面价值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该库存配件的可变现净值=(28.7-17-1.2)×100 =1 050(万元),其成本=12×100=1 200(万元),减值15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50万元。
A.23
B.250
C.303
D.323
参考答案:C
解析:
签订合同部分丙产品可变现净值=900-55×80%=856(万元),签订合同部分丙产品成本=(1 000+300)×80% =1 040(万元),发生了减值,所以有合同的80%乙原材料发生了减值,有合同部分的80%乙原材料可变现净值=900-(55+300)×80%=616(万元),有合同部分的80%乙原材料成本=1 000×80%=80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0-616=184(万元);未签订合同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 100×20%-55×20%=209(万元),未签订合同丙产品成本=(1 000+300)×20%=260(万元),发生了减值,所以未签订合同的20%的乙原材料发生了减值,无合同部分的20%乙原材料可变现净值=1 100×20%-(55+300)×20%=149(万元),无合同部分的20%乙原材料成本=1 000×20%=20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149=51(万元);丁产品可变现净值=350-18=332(万元),丁产品2×20年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其账面价值=500-100=40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0-332=68(万元);合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84+51+68=303(万元)。
A.0万元
B.10万元
C.8万元
D.2万元
参考答案:D
解析:
该项半成品所生产的产成品成本=20+8=28(万元),可变现净值=30-4=26(万元),产品发生减值,所以半成品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该项半成品应计提的跌价准备=20-(30-8-4)=2(万元)。
A.6
B.16
C.26
D.36
参考答案:B
解析:
2×20年年末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0.26-0.005)×800=204(万元),其成本=(1 200-400)×360/1 200=240(万元),该产品减值36万元。A公司当期销售甲产品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400/1 200×30=10(万元),2×20年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余额=30-10=20(万元),所以2×20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6-20=16(万元)。
第1025题 对于需要加工才能对外销售的在产品,下列各项中,属于在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A.在产品已经发生的生产成本
B.在产品加工成产成品后对外销售的预计销售价格
C.在产品未来加工成产成品估计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
D.在产品加工成产成品后对外销售预计发生的销售费用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在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在产品加工成为产成品对外销售的预计销售价格-预计销售产成品发生的销售费用-在产品未来加工成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的成本,选项A错误。
第1026题 下列项目中,计算生产产品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会影响其可变现净值的因素有( )。
A.产品的估计售价
B.材料的账面成本
C.估计发生的销售费用
D.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
参考答案:ACD
解析:
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用该材料生产的产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选项B存货的账面成本不影响可变现净值。
第1027题 下列关于可变现净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应以取得确凿的证据为基础
B.为执行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该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确定
C.企业销售合同中规定的标的资产尚未生产出来,但企业已经持有专门用于生产该存货的原材料,此时产品可变现净值应以其合同价款为基础计算确定
D.企业持有的存货数量大于企业销售合同中规定的数量时,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该就合同价款和市场价款的平均数考虑
参考答案:AC
解析:
选项B,为执行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款为基础确定;选项D,如果企业持有的存货数量大于企业销售合同中规定的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确定,对于存在合同与超出合同数量部分,应该分别计算。
第1028题 下列各项中,企业在判断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时,可作为存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的有( )。
A.外来原始凭证
B.生产成本资料
C.成本预算资料
D.生产成本账簿记录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存货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及以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成本,应当以取得外来原始凭证、生产成本账簿记录等作为确凿证据;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确凿证明,如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产成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销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生产成本资料等。成本预算资料属于预算行为,不属于实际发生的成本,不能作为存货成本确凿证据,所以选项C错误。
第1029题 下列有关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B.随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C.计入商品成本的商品流通企业归集的进货费用随商品销售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
D.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将相关存货跌价准备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参考答案:ABC
解析: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将相关存货跌价准备调整主营业务成本,选项D错误。
A.接受乙公司投入的原材料,应当以市场价格80万元为基础确定其入账价值
B.甲公司发生的人员差旅费0.2万元,应计入当期损益
C.甲公司发生的运费计入存货成本的金额为1万元
D.期末库存商品M发生减值,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选项D,库存商品M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30-25×40%=220(万元)。有合同部分的成本=500×40%=200(万元)。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所以有合同部分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90-25×60%=275(万元)。无合同部分的成本=500×60%=300(万元)。因可变现净值275万元低于成本300万元,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25 贷:存货跌价准备 25
第1031题 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
A.持有存货的目的
B.存货的采购成本
C.存货的市场销售价格
D.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参考答案:ACD
解析:
企业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A.5 000万元
B.4 900万元
C.7 000万元
D.5 600万元
参考答案:B
解析:
Y材料的可变现净值=(7 000-300)-1 800=4 900(万元)。
A.80万元
B.280万元
C.140万元
D.180万元
参考答案:B
解析:
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存货售价发生变动的,与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的状况无关,则不应考虑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存货的市场价格。200件丙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21.2×200=4 240(万元),200件丙产成品的成本=200×20+ 2.6×200=4 520(万元),丙产成品的成本大于其可变现净值,表明丙产成品发生减值,所以乙原材料发生减值。200吨乙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4 240-2.6×200=3 720(万元),甲公司持有的乙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20-3 720=280(万元)。
第1034题 下列关于存货的期末计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企业应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
B.当企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成本时应该对该存货计提减值
C.企业清算过程中的存货应按照存货准则的规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D.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体现“重要性”原则
参考答案:A
解析:
选项B,企业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说明该存货未发生减值,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选项C,企业清算过程中的存货不适用存货准则的规定,不应按照存货准则的规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选项D,企业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A.80万元
B.280 万元
C.140万元
D.180万元
参考答案:B
解析:
因2×20年12月31日取得的丙产品的售价21.2万元是合理估计,是估计售价,本题中,200件丙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21.2×200=4 240(万元),乙原材料生产的200件丙产成品的成本=200×20+ 2.6×200=4 520 (万元),丙产成品的成本大于其可变现净值表明丙产成品发生减值,所以乙原材料发生减值。200吨乙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4 240-2.6×200=3 720(万元),甲公司持有的乙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20-3 720=280(万元)。
A.3 000万元
B.2 800万元
C.3 200万元
D.3 400万元
参考答案:B
解析:M型号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2 000万元,可变现净值是2 400万元,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因此在期末报表中列示的金额是2 000万元;N型号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是1 0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800万元,需要计提减值准备200万元,计提减值后在期末报表中列示的金额是800万元。因此,2×1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列示存货的金额=2 000+800=2 800(万元)
A.50万元
B.0
C.450万元
D.200万元
参考答案:A
解析:计算原材料减值前先判断产品是否减值,用乙材料生产的丙产品的成本=2×1 000+0.6×1 000/2=2 300(万元),上述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4.7×1 000/2-0.2×1 000/2=2 250(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说明该产品减值了。乙材料的成本=2×1 000=2 000(万元),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4.7×1 000/2-0.2×1 000/2-0.6×1 000/2=1 950(万元),因此甲公司在20×8年末对乙材料应当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 000-1 950=50(万元)。
第1038题 企业发生的存货盘亏或毁损,不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
A.存货保管过程中发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
B.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
C.泥石流灾害导致的材料毁损
D.收发计量造成的盘亏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C,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
A.进项税额需要转出的金额为6.5万元
B.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66.5万元
C.丁原材料的进项税额无须转出
D.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为45.2万元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A,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需要转出,即进项税额需要转出的金额=(2)2.6+(3)3.9=6.5(万元);选项B,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1)10+(2)22.6+(3)33.9=66.5(万元);选项D,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5)40(万元),进项税额允许抵扣。
第1040题 下列有关存货的会计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格不公允的除外
B.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盘盈的存货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会计处理
D.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其成本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
参考答案:C
解析:
盘盈的存货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