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21题 冬虫夏草适用的干燥养护技术是
A.高温烘燥法
B.石灰干燥法
C.木炭干燥法
D.翻垛通风法
E.摊晾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采用高温烘燥法烘干的品种有:大黄、山药、川芎、千年健、延胡索、天冬、天花粉、白术、白芍、白芷、巴戟、冬虫夏草、防风、当归、贝母、羌活、金果榄、沙参、独活、石菖蒲、前胡、常山、苍术、锁阳、泽泻、紫丹参等。
第822题 关于摊晾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中药放在日光下摊开即可
B.适用于芳香类药材
C.主要适用挥发油类药材
D.酸枣仁、苦杏仁可以用此法干燥
E.此法是借助温热空气的流动,吹去水分而干燥的
参考答案:A
解析:
摊晾法
摊晾也称阴干法,即将中药置于室内或阴凉处所,使其借温热空气的流动,吹去水分而干燥,适用于芳香性叶类、花类、果皮类等。因为这些药材若用曝晒法会使挥发油损失,或引起质地脆裂、走油、变色等。例如,陈皮水分多时易霉烂;水分少则易干脆而损耗增加;如置于烈日下曝晒则干枯变色,因此只能用拆包摊晾的方法。又如枣仁、知母、柏子仁、苦杏仁、火麻仁等药材,不宜曝晒,可放于日光不太强的处所或通风阴凉处加以摊晾,以免走油降低质量。
第823题 下列不适于摊晾法的中药材是
A.酸枣仁
B.知母
C.柏子仁
D.川芎
E.苦杏仁
参考答案:D
解析:
酸枣仁、知母、柏子仁、苦杏仁、火麻仁等药材,不宜曝晒,可放于日光不太强的处所或通风阴凉处加以摊晾,以免走油降低质量。
第824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凡中药容易变色、价值贵重、质娇嫩、容易走油、溢糖而生霉虫蛀、回潮后不宜曝晒或烘干的品种,如人参、枸杞子、鹿茸等,可采用石灰箱、石灰缸或石灰吸潮袋的干燥法
B.密封的目的是利用严密的库房及缸、瓶、塑料袋或其他包装器材,将中药密封,使中药与外界空气隔离,尽量减少湿气侵入药材的机会,保持中药原有的水分,以防霉变与虫蛀
C.在密封前中药应该超过安全水分,且霉、蛀等变异不合格部分存在,否则反易促进霉变、虫蛀等变异的发生
D.冷藏最好在霉季前进行,并且过了霉季才可出库。如在霉季中由冷藏库发出,亦应从速出售,不宜久藏
E.对含水量过高的中药,可以采用加热增温以去除水分,所用方法有火盆烘干、烘箱(烘房)烘干与干燥机烘干三种。这种加热干燥的方法适合大多数药材应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C是错误的。在密封前中药不应超过安全水分,且霉、蛀等变异不合格部分存在,否则反易促进霉变、虫蛀等变异的发生。
第825题 采用()贮存中药,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宜烘、晾中药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发生
A.10~20℃
B.20~30℃
C.0~10℃
D.45℃以上
E.0℃以下
参考答案:C
解析:
采用低温(0℃以上,10℃以下)贮存中药,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宜烘、晾中药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发生。
第826题 下列不适用于冷藏养护技术的是
A.人参
B.菊花
C.山药
D.红花
E.陈皮
参考答案:D
解析:
由于冷藏养护技术需要一定的设备,费用较大,故主要用于贵重中药、特别容易霉蛀的药材以及无其他较好办法保管的中药。例如:人参、菊花、山药、陈皮、银耳、哈士蟆油等常用此法。
第827题 冷藏温度是
A.10℃以下
B.0℃~10℃
C.10℃~20℃
D.20℃~25℃
E.室温即可
参考答案:B
解析:
冷藏养护技术及应用
采用低温(0℃以上,10℃以下)贮存中药,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宜烘、晾中药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发生。有些贵重中药如人参、菊花、山药、陈皮、银耳、哈士蟆油等常用此法。
第828题 不属于埋藏养护技术的是
A.石灰埋藏法
B.木炭埋藏法
C.砂子埋藏法
D.糠壳埋藏法
E.地下室贮藏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埋藏养护技术的种类及应用
1.石灰埋藏法
适于肉性和部分昆虫类中药,如刺猬皮、熊掌、蜣螂虫等,因其在夏季稍遇湿气,容易走油变味,腐烂败坏。方法是用大小适宜的缸或木箱,先用双层纸将药材包好,注明名称,然后置入石灰中,以石灰恰好埋没所贮中药为度。如数量较少,可将几种中药同贮之。
2.砂子埋藏法
适于少数完整中药如党参、怀牛膝、板蓝根、白芷、山药等,目的是为了隔绝外界湿气侵入,防止生虫发霉。
3.糠壳埋藏法
利用麦糠的隔潮性能,将中药埋入糠中,使外界湿气不致侵入,保持药材干燥,亦可避免虫蛀霉变。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用油纸包好后,埋入谷糠内可防止软化或碎裂;党参、白芷等埋入谷糠中不致霉坏。
4.地下室贮藏法
一些怕光、怕热、怕冻的中药,如薄荷、细辛、荆芥、当归、川芎、木香等含挥发油的药材常用此法,可避免阳光照射和变色"走油"现象。
第830题
适用于地下室贮藏法的中药材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地下室贮藏法适用于怕光、怕热、怕冻的一些中药,如薄荷、细辛、剂芥、当归、川芎、木香等含挥发油的药材,可避免阳光照射和变色"走油"现象。
第831题 适用于石灰埋藏法的中药材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石灰埋藏法适用于肉性和部分昆虫类中药,如刺猬皮、熊掌(代)、蜣螂虫等,因其在夏季稍遇湿气,容易走油变味,腐烂败坏。
第833题 不属于中药埋藏养护技术的是
A.石灰埋藏法
B.沙子埋藏法
C.密封吸湿法
D.糠壳埋藏法
E.地下室贮藏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药埋藏养护技术有石灰埋藏法、沙子埋藏法、糠壳埋藏法和地下室贮藏法。
第834题 不能直接与中药材接触的杀虫防腐剂为
A.有机氯、有机磷农药、硫黄
B.氯化苦、磷化铝、对硝基酚
C.α-萘酚、水杨酸、安息香酸及其钠盐
D.醋酸苯汞、氯酚、尼泊金、甲醛溶液
E.甲醛、三氧化二砷
参考答案:E
解析:
目前用于直接与中药接触的杀虫防霉剂有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有机氯、有机磷农药、硫黄、氯化苦、磷化铝、对硝基酚、α-萘酚、水杨酸、安息香酸及其钠盐、醋酸苯汞、氯酚、尼泊金、甲醛溶液等,不过以选择毒性小的为宜。
第835题 不属于化学药剂养护技术的是
A.硫黄熏蒸法
B.氯化苦熏蒸法
C.石灰埋藏法
D.醋酸钠喷洒
E.磷化铝熏蒸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化学药剂养护技术有硫黄熏蒸法、磷化铝熏蒸法、氯化苦熏蒸法、稀氨溶液熏蒸法、醋酸钠喷洒法。石灰埋藏法属于埋藏养护技术。
第836题 下列不属于对抗同贮养护技术的是
A.泽泻、山药与牡丹皮同贮防虫保色
B.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
C.大蒜防芡实、薏苡仁生虫
D.蜜拌桂圆、肉桂保味色
E.细辛、花椒护丹参
参考答案:E
解析:
常见的同贮药物有:①泽泻、山药与牡丹皮同贮防虫保色;②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③蜜拌桂圆、肉桂保味色;④大蒜防芡实、薏苡仁生虫;⑤细辛、花椒护鹿茸⑥姜防蜂蜜"涌潮";⑦荜澄茄驱除黄曲霉素;⑧当归防麝香走气色;⑨酒蒜养护土鳖虫。
第837题 哪些药材可防止冬虫夏草生虫
A.泽泻
B.藏红花
C.大蒜
D.细辛
E.生姜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抗同贮养护技术及应用
对抗同贮也称异性对抗驱虫养护,是利用不同品种的中药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驱虫去霉化学成分的性质来防止另一种中药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的一种贮藏养护方法。简言之,即是利用不同性能的中药具有相互制约虫害的作用来进行中药贮藏保管的一种养护方法。常用的对抗同贮养护技术有泽泻、山药与丹皮同贮防虫保色;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蜜拌桂圆、肉桂保味色;大蒜防芡实、薏苡仁生虫;细辛、花椒护鹿茸;姜防蜂蜜"涌潮";荜澄茄驱除黄曲霉素;当归防麝香走气色;酒蒜养护土鳖虫等。
第838题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于低温干燥的地方,可使冬虫夏草久贮不坏。此外,冬虫夏草在装箱时,先于箱内底端置放用纸包好的木炭,再放些碎牡丹皮,然后在其上放冬虫夏草并密封,即可防止霉蛀的发生
B.桂圆肉(龙眼肉)富含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在高温梅雨季节极易发霉生虫与变色。可将晒至干爽不黏手的桂圆放进干净的容器中,并加适量的蜂蜜拌匀,然后倒人洁净的陶瓷缸内密封好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C.芡实和薏苡仁含丰富的淀粉,在贮藏保管中极易遭虫害。如果在中药中加入适量用纸包好的生麝香(并于纸包上扎刺一些小洞,使麝香挥发的气味得以扩散),即可起到良好的防虫效果
D.鹿茸为传统贵重中药,易生虫难保管。若在锯茸后将细辛碾末调成糊状,涂在锯口和有裂缝或边缘处,再烤干置于密闭的木箱内(尤以樟木箱最好),且在箱内撒些樟脑或细辛,盖严密封后置阴凉干燥处贮藏,如此保存的鹿茸则不会生虫
E.泽泻和山药易生虫,牡丹皮易变色,若三者交互层层存放,或泽泻与山药各分别与牡丹皮贮存在一起,既可防止泽泻、山药生虫,又可防止牡丹皮变色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C是错误的。芡实和薏苡仁含丰富的淀粉,在贮藏保管中极易遭虫害。如果在中药中加入适量用纸包好的生大蒜瓣(并于纸包上扎刺一些小孔洞,使大蒜挥发的气味得以扩散),即可起到良好的防虫效果。
第839题 不能与人参同储对抗的是
A.淀粉
B.无水氯化钙
C.生石灰
D.樟脑
E.糖粉
参考答案:D
解析:
为了防止人参吸潮,可置于大缸内放无水氯化钙或生石灰吸潮,但不能用萘丸、樟脑、冰片、薄荷脑、花椒等同储对抗,以防人参沾染异味。
第840题 可防止蜂蜜"涌潮"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抗同贮养护技术及应用
对抗同贮也称异性对抗驱虫养护,是利用不同品种的中药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驱虫去霉化学成分的性质来防止另一种中药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的一种贮藏养护方法。简言之,即是利用不同性能的中药具有相互制约虫害的作用来进行中药贮藏保管的一种养护方法。常用的对抗同贮养护技术有泽泻、山药与丹皮同贮防虫保色;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蜜拌桂圆、肉桂保味色;大蒜防芡实、薏苡仁生虫;细辛、花椒护鹿茸;姜防蜂蜜"涌潮";荜澄茄驱除黄曲霉素;当归防麝香走气色;酒蒜养护土鳖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