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中药师 中药学(师)-专业实践能力题库(707题)


第141题 高分子化合物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是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质点大小在1~100nm范围的分散相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制剂。所以高分子化合物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是指胶体溶液而言的。


第142题 以下关于真溶液型制剂说法有误的是


A.溶液型药剂中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物理稳定性较胶体溶液、混悬液、乳浊液好

B.常用制备方法有溶解法和稀释法

C.溶解法先可取处方总量约1/2量的溶剂,加入药物,搅拌使其溶解,滤过,自滤器上添加溶剂至全量,搅匀即得

D.加入增溶剂或助溶剂时应采用浓配法

E.对热稳定而溶解缓慢的药物,可加热促进溶解


参考答案:C


解析:

溶液剂系指药物溶解于适宜溶剂中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常用制备方法有溶解法和稀释法等。
溶解法:一般配制顺序为:溶解、滤过,加溶剂至全量,搅匀,即得。可取处方总量约2/3量的溶剂,加入药物,搅拌使其溶解,滤过,自滤器上添加溶剂至全量,搅匀即得。加入增溶剂或助溶剂时应采用浓配法;对热稳定而溶解缓慢的药物,可加热促进溶解;挥发性药物或不耐热药物则应在冷却至40℃以下时加入,以免挥发或破坏损失;难溶性药物可使用增溶剂或助溶剂使其溶解;易氧化的药物应加适量抗氧剂。
稀释法:系将药物的高浓度溶液或易溶性药物的浓贮备液用溶剂稀释至所需浓度。


第143题 芳香水剂、醑剂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溶液型药剂系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溶剂中制成供内服或外用的均相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为水、乙醇、脂肪油等。属于溶液型药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醑剂、甘油剂等。溶液型药剂中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物理稳定性较胶体溶液、混悬液、乳浊液好。


第144题 微粒在1~100nm,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着强烈的布朗运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溶胶属于高度分散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由于其质点小,分散度大,并有着强烈的布朗运动,能克服重力作用而不下沉,因而增加了其动力学稳定性。但是在放置过程中一旦发生聚集而沉淀则往往不能恢复原态。


第145题 乳浊液中分散相乳液合并,且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液体的现象称为


A.絮凝

B.乳析

C.破裂

D.分层

E.转相


参考答案:C


解析:破裂:乳剂中液滴聚集后乳化膜破裂,液滴合并,并与分散介质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导致乳剂破裂的主要原因是乳化剂的稳定性被破坏。


第146题 O/W型乳剂转成W/O型乳剂或出现相反的变化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转相:系指由于某些条件的变化而使乳剂类型改变的现象,主要由乳化剂的性质改变引起。


第147题 乳剂中液滴聚集后乳化膜破裂,液滴合并,并与分散介质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破裂:乳剂中液滴聚集后乳化膜破裂,液滴合并,并与分散介质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导致乳剂破裂的主要原因是乳化剂的稳定性被破坏。


第148题 乳剂放置后,有时出现乳滴逐渐聚集在上层或下层的现象称为


A.絮凝

B.乳剂败坏

C.破裂

D.转相

E.分层


参考答案:E


解析:

分层:系指乳剂放置后出现的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存在密度差异。分层的乳剂经振摇后可恢复分散状态。减小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都可以减慢分层速度。


第149题 W/O型乳化剂的HLA值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O/W型乳剂基质的软膏由油相、水相和乳化剂(HLA值为8~16),以及保湿剂、防腐剂等附加剂组成;W/O型乳剂基质的软膏由油相、水相和乳化剂(HLA值为3~8),以及防腐剂等附加剂组成,由于外相为油相,不需添加保湿剂。采用乳化法制备。制备时,应根据组方中药物、乳化剂和附加剂的脂溶性或水溶性,分为油相或水相,分别加热熔融,混合时一般采取内相加至外相的方法,边加边搅拌,至乳化完全,放冷即得。


第150题 润湿剂的HLA值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疏水性药物制备混悬液时,必须加入润湿剂以利于分散。常用的润湿剂为甘油、乙醇,以及HLA值为7~9的表面活性剂。




第153题

经搅拌或振摇使两相界面生成乳化剂,制成乳剂的方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乳浊液型药剂的制法
(1)干胶法:系指将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用力研磨使成初乳,再稀释至全量,混匀的制备方法。
(2)湿胶法:系指将油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水相中,用力研磨使成初乳,再稀释至全量,混匀的制备方法。
(3)新生皂法:系指经搅拌或振摇使两相界面生成乳化剂,制成乳剂的方法,例如石灰擦剂的制备。
(4)两相交替加入法:系指向乳化剂中每次少量交替加入油或水,边加边搅拌,制成乳剂的方法。
(5)机械法:系指采用乳匀机、胶体磨、超声波乳化装置制备乳剂的方法。


第154题 乳剂受外界因素作用,使体系中油或乳化剂发生变质的现象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酸败:系指乳剂受外界因素(光、热、空气等)或微生物作用,使体系中油或乳化剂发生变质的现象。通常可加入抗氧剂以防止氧化变质,加入防腐剂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第155题 乳滴聚集成团但保持乳滴的完整分散体而不呈现合并现象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絮凝:系指分散相的液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絮凝的产生与分散相液滴表面电荷的减少有关,乳剂中加入电解质或离子型乳化剂均可能影响液滴带电荷情况。同时絮凝与乳剂的黏度、流变性等因素也有密切关系。


第156题 将油相、水相、乳化剂混合后应用乳化机械所提供的强大乳化能而制成乳剂的制备方法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机械法:系指采用乳匀机、胶体磨、超声波乳化装置制备乳剂的方法。用机械法乳化,一般可不考虑混合次序。


第157题 将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用力研磨使成初乳,再稀释至全量,混匀的制备方法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干胶法:系指将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用力研磨使成初乳,再稀释至全量,混匀的制备方法。应掌握初乳中油、水、胶的比例,乳化植物油时一般为4:2:1,乳化挥发油时为2:2:1,乳化液状石蜡时为3:2:1。


第158题 混悬型液体药剂中应用枸橼酸盐、酒石酸盐可以


A.助悬

B.润湿

C.乳化

D.絮凝与反絮凝

E.分散


参考答案:D


解析: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由于混悬剂微粒荷电,电荷的排斥力阻碍了微粒聚集。加入适量的电解质可使混悬微粒ZDtE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使混悬剂处于稳定状态。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所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絮凝沉降物经振摇又可恢复均匀的混悬状态。
若加入电解质后使ZDtE电位升高,阻碍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此过程称为反絮凝,起反絮凝作用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适宜的反絮凝体系也能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
同一电解质因用量不同,可起絮凝作用或反絮凝作用,如枸橼酸盐、枸橼酸氢盐、酒石酸盐、酒石酸氢盐、磷酸盐和一些氯化物等。


第159题 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为


A.机械法

B.干胶法

C.湿胶法

D.新生皂法

E.分散法


参考答案:E


解析:混悬液型药剂的制法混悬液的制法分为分散法和凝聚法。
(1)分散法:将药物粉碎成符合要求的粒度,再分散于液体介质中。疏水性药物制备
混悬液时,需先与润湿剂研匀,再将液体分散介质逐渐加入使混悬均匀。少量制备可用研钵,大量生产可用胶体磨、乳匀机等机械。
(2)凝聚法:包括物理凝聚法和化学凝聚法。系在真溶液中通过改变物理条件(如溶剂组成)或化学反应而形成药物沉淀,控制适当的条件使形成的微粒大小符合要求,再将微粒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即可制得。


第160题 不属于潜溶性混合溶剂的组成成分的是


A.甘油

B.乙醇

C.聚乙二醇400

D.丙二醇

E.丙酮


参考答案:E


解析:

有时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各单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大,这种现象称为潜溶性,具有潜溶性的混合溶剂称为潜溶剂。具有潜溶性的混合溶剂常由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400等与水组成。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