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341题 静脉注射某药,D=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
A.15L
B.4L
C.15ml
D.90L
E.4ml
参考答案:B
解析:
分布容积V=给药量/血浆药物浓度,即V=D/C
第1342题 肝脏代谢以哪种反应为主
A.加成反应
B.水解反应
C.氧化反应
D.还原反应
E.结合反应
参考答案:C
解析:
肝脏的代谢以氧化反应为主。药物代谢酶主要位于肝细胞的微粒体中,其次是线粒体和溶酶体。
第1348题 下列不属于药物代谢第一相反应的是
A.乙酰化
B.羟基化
C.水解
D.还原
E.氧化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水解反应。是药物分子被氧化、羟基化、开环、还原或水解,结果使药物结构中引入了羟基、氨基、亚氨基或羧基等极性基团。
第Ⅱ相反应包括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氨基酸结合、甲基化、乙酰化等。
第1349题 有关药物在体内的转运,不正确的是
A.某些特定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系统
B.某些病变使淋巴系统成为病灶时,必须使药物向淋巴系统转运
C.淋巴系统可使药物通过肝从而产生首过作用
D.血液循环与淋巴系统构成体循环
E.药物主要通过血液循环转运
参考答案:C
解析:
血液循环与淋巴系统构成体循环,由于血流速度比淋巴流速快200-500倍,故药物主要通过血液循环转运。
药物的淋巴系统转运在以下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1、某些特定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系统;2、传染病、炎症、癌转移等使淋巴系统成为靶组织时必须使药物向淋巴系统转运;3、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脏从而避免首过作用。
第1350题 经胃肠道吸收的药物,通过肝脏时有一大部分药物被代谢掉,此过程叫做
A.肝肠循环
B.胃肠道循环
C.首关效应
D.线粒体循环
E.首剂效应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到达体循环前,首先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在首次通过肝脏的过程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药物在肝组织被代谢或与肝组织结合,使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称为“首关效应”。
第1352题 混合功能氧化酶主要存在于
A.肝脏、肾脏、心肝、皮肤
B.肝脏、肾脏、心脏、肺
C.肝脏、肾脏、胃肠道、皮肤
D.肝脏、肾脏、胃肠道、脾脏
E.肝脏、肾脏、肺、脾脏
参考答案:C
解析:
哺乳动物肝微粒体中存在一类氧化反应类型极为广泛的氧化酶系,称为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或称单加氧酶。它是肝微粒体中最重要的一族氧化酶,不是一族特异性很强的酶系统,除肝脏之外还主要存在于肾脏、胃肠道、皮肤和肺等组织细胞的内质网的亲脂性膜上,催化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第1353题 下列不适用于非微粒体酶系代谢的药物是
A.小分子药物
B.水溶性较大
C.极性较大
D.结构类似体内正常物质
E.脂溶性较小
参考答案:A
解析:
通常,凡结构类似于体内正常物质、脂溶性较小、水溶性较大的药物都由这组酶系(非微粒体酶系)代谢。
第1354题 关于影响肾脏排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A.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肾脏排泄率下降
B.药物代谢后,多数水溶性增加,不利于药物的排泄
C.弱碱性药物酸化尿液有利于排泄
D.丙磺舒可以减少青霉素的排泄
E.肾脏疾病时,药物排泄减少
参考答案:B
解析:
药物代谢:药物代谢后,多数水溶性增加,肾小管重吸收下降,有利于肾脏排泄;但甲基化反应可使代谢物极性下降,不利于药物排泄。
第1356题 尿液呈酸性时,弱碱性性药物经尿排泄的情况正确的是
A.解离度↑,重吸收量↑,排泄量↑
B.解离度↓,重吸收量↑,排泄量↓
C.解离度↑,重吸收量↓,排泄量↑
D.解离度↑,重吸收量↓,排泄量↓
E.解离度↑,重吸收量↑,排泄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弱碱性药物在酸性尿液中易解离,多以离子状态存在,不易被机体吸收,因此重吸收量减少,排泄量增多。
第1357题 吸收进入体内的药物以原型或经代谢后的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是
A.消除
B.吸收
C.分布
D.排泄
E.代谢
参考答案:D
解析:
体内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药物的排泄。
第1358题 关于肾脏排泄叙述错误的是
A.肾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分泌率+肾小管重吸收率
B.肾小球滤过以被动转运为主
C.肾小管重吸收存在主动和被动重吸收两种形式
D.水、钠、氯、钾等有用物质可被重吸收
E.细胞和蛋白质不能肾小球滤过
参考答案:A
解析:
肾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分泌率-肾小管重吸收率。
第1359题 胆汁排泄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主动分泌存在竞争效应
B.肝脏中存在5个转运系统
C.药物胆汁排泄主要通过被动转运进行
D.主动分泌有饱和现象
E.胆汁排泄的机制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分泌
参考答案:C
解析:
药物分泌到胆汁中的另一种机制是被动转运,但在药物胆汁排泄中所占比例很小,如甘露醇、蔗糖、菊粉等的分泌。
第1360题 关于肠肝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肠肝循环是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门静脉重新吸收入血的过程
B.肠肝循环发生在由胆汁排泄的药物中
C.肠肝循环的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缩短
D.肠肝循环的药物应适当减低剂量
E.地高辛、苯妥英钠等存在肠肝循环现象
参考答案:C
解析:
肠肝循环是指从胆汁排泄出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肝脏的现象。药物在胆汁中排出量多时能使有药物在体内停留较长的时间,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存在肠肝循环现象的药物有强心苷类如地高辛和洋地黄毒苷、氯霉素、吗啡、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己烯雌酚、螺内酯、美沙酮和吲哚美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