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61题 低渗性脱水时主要脱水部位是
A.血浆
B.淋巴
C.细胞内液
D.细胞外液
E.细胞内外液
参考答案:D
解析: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特点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低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低于280mOsm/L,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病因与机制:基本机制是钠、水大量丢失后,仅给予水的补充。
(1)肾丢失钠水: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药,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实质性疾病如慢性间质性肾脏疾病,肾小管酸中毒等。
(2)肾外丢失钠水:经消化道丢失如呕吐、腹泻等,液体积聚于第三间隙如胸水、腹水等,经皮肤丢失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
第262题 代谢性酸中毒时过度通气可产生
A.水肿
B.水中毒
C.低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E.呼吸性碱中毒
参考答案:E
解析:
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是指肺通气过度引起的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发病原因与机制:凡能引起肺通气过度的原因均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低张性缺氧,某些肺部疾病刺激肺牵张感受器,呼吸中枢受到直接刺激或精神性障碍,机体代谢旺盛,以及人工呼吸机使用不当均可引起肺通气过度CO2排出增多而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第263题
正常体液中酸(H+)的主要来源是
A.食物摄入的酸
B.糖代谢产生的甘油酸、丙酮酸、乳酸
C.蛋白分解代谢产生的硫酸、磷酸和尿酸
D.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碳酸
E.脂肪代谢产生的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
参考答案:D
解析:
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CO2,CO2与H2O结合生成H2CO3,是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
A.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B.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D.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E.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病例pH、HCO3-均在正常范围内,似无明显的酸失衡,但AG+-(Cl-+HCO3-)=142mmol/L-(96mmol/L+26mmol/L)=20mmol/L,比正常12.0mmol/L高8mmol/L,提示有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如属单纯性高AG代谢性酸中毒,AG升高应有相等mmol/L的HCO3-下降。但实测HCO3-为26mmol/L,如未被AG的H+消耗,应实测HCO3-=26mmol/L+8mmol/L=34mmol/I。加上患者有呕吐,其中HCO3-有原发性升高而血Cl-降低(96mmol/L),指示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所以本病例应诊为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如不计算AG,可误诊为血气指标正常或无酸碱紊乱。
第265题 下列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病因的是
A.呼吸肌麻痹
B.气道阻塞
C.肺泡弥散障碍
D.通风不良
E.呼吸中枢麻痹
参考答案:C
解析:
因为CO2弥散能力很强(比氧气约大20倍),肺泡气体弥散障碍一般不会导致CO2潴留,只有通气障碍及通风不良造成PaCO2>6.0kPa(45mmHg)时,才会产生呼吸性酸中毒。
第267题 下列哪项不是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
A.剧烈呕吐
B.严重肾衰竭
C.大量应用利尿剂
D.大量输入库存血
E.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
参考答案:B
解析:
酸性物质丢失过多如剧烈呕吐、胃液引流等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第268题 下列酸中属挥发酸的是
A.丙酮酸
B.乙酰乙酸
C.乳酸
D.碳酸
E.磷酸
参考答案:D
解析:
体内的酸性物质可以分为:
1.挥发酸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CO2,CO2与H2O结合生成H2CO3,也是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因其经肺排出体外,故称为挥发酸;
2.固定酸此类酸性物质不能经肺排出,需经肾排出体外,故称为固定酸或非挥发酸。主要包括磷酸、硫酸、尿酸和有机酸,在正常机体内,有机酸最终氧化成CO2,但在疾病状态下,可因有机酸含量过多,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
第269题 下列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不可能出现的是
A.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参考答案:A
解析:
因为PaCO2不可能过高和过低同时存在,即肺通气不可能过度和不足同时并存,所以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不可能同时存在。
第270题 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A.HbO2解离速度减慢
B.HbCO无携O2能力
C.CO抑制呼吸中枢
D.O2与脱氧Hb结合速度变慢
E.CO使红细胞内2,3-DPG减少
参考答案:B
解析:
一氧化碳中毒时,血中HbCO大量形成,其不能携带O2是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因此,CO使红细胞内2,3-DPG减少,使氧离曲线左移,HbCO2解离速度减慢,亦加重组织缺氧,但不是主要原因。
第271题 健康者进入高原地区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A.肺换气功能障碍
B.肺循环血流量少
C.血液携氧能力低
D.组织血流量少
E.吸入气氧分压低
参考答案:E
解析:
吸入气中的氧分压低如高原地区、静脉血分流入动脉等是引起低张性缺氧的常见原因。
第272题 正常人进入通风不良的矿井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A.肺部气体交换差
B.肺循环血流减少
C.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D.组织血流量少
E.吸入气的氧分压降低
参考答案:E
解析:
低张性缺氧:指因吸入气氧分压过低或外呼吸功能障碍等引起的缺氧。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故称低张性缺氧。原因有: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及静脉血分流入动脉等。
第273题 循环性缺氧可由下列哪种原因引起
A.大气供氧不足
B.血中红细胞减少
C.组织血流量减少
D.一氧化碳中毒
E.肺泡弥散到循环血液中的氧减少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称为循环性缺氧。
第275题 下述属于内生致热原的物质是
A.体内的抗体复合物
B.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
C.吞噬细胞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
D.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
E.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内毒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生致热原系指在外致热原作用于体内的某些细胞(如吞噬细胞)后所形成并释放的致热原。最早认识的内生致热原是白细胞致热原,近年又相继发现有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等的内生致热原。本题中其他4种物质均属于外生致热原。
第276题 革兰阴性细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
A.外毒素
B.螺旋素
C.溶血素
D.全菌体、肽聚糖和内毒素
E.细胞毒因子
参考答案:D
解析:
革兰阴性细菌的典型群有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等,这些菌群的致热性物质主要有菌体、胞壁中所含的肽聚糖和内毒素。
第277题
应激时,机体各种功能和代谢变化发生的基础主要是
A.神经内分泌反应
B.免疫反应
C.急性期反应
D.情绪反应
E.适应性反应
参考答案:A
解析:
应激时,神经内分泌的反应是机体发生各种功能和代谢变化的基础。
第278题 慢性应激时血液系统的表现是
A.血液黏滞度升高
B.可出现贫血
C.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D.非特异性抗感染能力增强
E.以上都对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应激时,外周血白细胞增多、核左移,血小板增多,凝血因子增多,机体抗感染和凝血功能增强;慢性应激时,可出现贫血。
第279题 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防御性反应哪项是错误的
A.支气管扩张加强通气
B.糖原分解增加血糖升高
C.血液重分布
D.蛋白分解增加
E.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参考答案:D
解析:
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介导一系列的代谢和心血管代偿机制以克服应激原对机体的威胁或对内环境的干扰。如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液重分布、支气管扩张加强通气、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等。
第280题 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来自
A.成纤维细胞
B.肥大细胞
C.肝细胞
D.单核-吞噬细胞
E.血管内皮细胞
参考答案:C
解析:
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合成。
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时由应激原诱发的机体快速启动的防御性非特异反应,称急性期反应;伴随急性期反应,血浆某些增多的蛋白质称急性期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