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541题 对于清除率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
A.清除率没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
B.清除率的单位是L/h或L/(h?kg)
C.清除率的表达式是Cl=kV
D.体内总的清除率是各种途径清除率之和
E.清除率Cl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数
参考答案:A
第1542题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药物体内代谢的动态变化规律
B.药物降解的动力学变化
C.各种途径给药后药物效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D.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
E.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
参考答案:E
解析:
药动学是应用动力学理论研究各种途径给药后生物体内的药量或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科学。也即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采用数学处理的方法定量地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诸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1543题 下列药动学参数具有加和性的是
A.消除速度常数
B.AUC
C.峰浓度
D.表观分布容积
E.半衰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消除速度常数具有加和性,体内总的消除速度常数k是各种途径消除速度常数之和。
第1545题 关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剂量间隔内(τ时间内)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的面积除以间隔时间τ所得的商
B.是(C∞)max与(C∞)min的几何平均值
C.是(C∞)max除以2所得的商
D.与(C∞)max与(C∞)min无关
E.是(C∞)max与(C∞)min的算术平均值
参考答案:A
解析: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系指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个给药间隔时间τ内,药-时曲线下面积除以τ所得的商。它既不是(C∞)max与(C∞)min的算术平均值,也不是其几何平均值,仅代表(C∞)max与(C∞)min之间的某一血药浓度值。
第1546题 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容量限制过程的饱和,会受其他需要相同酶或载体系统药物的竞争性影响
B.药物半衰期保持不变
C.给药剂量与AUC不成正比关系
D.药物代谢物的组成比例可能由于剂量变化而变化
E.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不成正比关系
参考答案:B
解析:
非线性药动学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不成正比关系;②给药剂量与AUC不成正比关系;③药物消除半衰期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变化;④容量限制过程的饱和,会受其他需要相同酶或载体系统药物的竞争性影响;⑤药物代谢物的组成比例可能由于剂量变化而变化。
第1547题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
A.4ml
B.30L
C.4L
D.15L
E.20L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静脉注射时表观分布容积的计算方法。本题X0=60mg=60000μg。初始血药浓度即静脉注射的瞬间血药浓度,用C0表示,本题C0=15μg/ml。V=X0/C0=60000μg/(15μg/ml)=4000ml=4L。
第1548题 在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中,用于反映酶或载体系统的催化或转运能力的参数是
A.Vm
B.Vm/Km
C.Km*Vm
D.Km
E.Km/Vm
参考答案:D
解析:
非线性药动学可采用米氏方程拟合动力学过程,方程为:-dC/dt= Vm*C/(Km +C)。式中,C为血药浓度;Vm为药物体内消除的理论最大速率;Km为米氏常数,它反映酶或载体系统的催化或转运能力。
第1549题 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中两个最重要的常数是
A.Km,Vm
B.K,k
C.Km,V
D.K,V
E.K,Cl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为:-dC/dt=Vm*C/(Km+C)
式中:-dC/dt是物质在t时间的浓度下降速度,Km为米氏常数,Vm为该过程的理论最大下降速度。其中Km和Vm是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中两个最重要的常数。
第1550题 关于单室静脉滴注给药的错误表述是
A.欲滴注达稳态浓度的99%,需滴注3.32个半衰期
B.静脉滴注前同时静注一个k0/k的负荷剂量,可使血药浓度一开始就达稳态
C.k0是零级滴注速度
D.稳态血药浓度Css与k0成正比
E.稳态时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恒定不变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药代动力学特征。单室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时体内药量与时间的关系式为C=k0(1-e-kt)/Vk。式中:k0为零级滴注速度,稳态血药浓度:Css=k0/Vk,即Css与k0成正比。
稳态时体内血药浓度恒定,体内药量Xss=k0/k,fss=C/Css。所需半衰期个数n=-3.323lg(1-fss)=6.64。
第1551题 下列哪项符合多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
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算术平均值
B.多剂量函数与给药剂量有关
C.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几何平均值
D.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等于稳态的AUC与给药间隔的比值
E.达稳态时的AUC0-T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0-∞
参考答案:D
解析: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既不是(Css)max与(Css)min的算术平均值,也不是其几何平均值,仅代表(Css)max与(Css)min之间的某一血药浓度值。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系指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个给药间隔时间τ内,药时曲线下面积除以τ得的商,其公式如下: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X0/K*V*τ
第1552题
t1/2=4~8h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超快速消除类药物(t1/2≤1小时);快速消除类药物(t1/2=1-4小时);中速消除类药物(t1/2=4~8小时);慢速或超慢速消除类药物(t1/2≥8小时)。
第1553题
t1/2≤1h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超快速消除类药物(t1/2≤1小时);快速消除类药物(t1/2=1-4小时);中速消除类药物(t1/2=4~8小时);慢速或超慢速消除类药物(t1/2≥8小时)。
第1554题
t1/2=1~4h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超快速消除类药物(t1/2≤1小时);快速消除类药物(t1/2=1-4小时);中速消除类药物(t1/2=4~8小时);慢速或超慢速消除类药物(t1/2≥8小时)。
第1555题 具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的药物的体内过程表现有
A.体内的转运和消除速率与给药剂量不相关
B.给予不同剂量时,AUC与Cmax和给药剂量线性关系
C.给予不同剂量时,药物与其主要代谢产物的比率不发生变化
D.药物体内按一级动力学过程消除
E.给予不同剂量时,药物的动力学参数(如t1/2;Cl等)发生显著改变
参考答案:E
解析:
符合非线性药动学的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消除速度常数与剂量或浓度相关,给予不同剂量时,AUC与Cmax和给药剂量未能呈现线性关系,药物的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清除率等)也发生显著改变,即表现为非线性药动学特征。
第1556题 下面哪些参数是混杂参数
A.α,β
B.A,B
C.γ
D.Km
E.k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和血管外给药时,血药浓度和时间的关系式中α和β为混杂参数,k为消除速度常数,Km为米氏常数。
第1557题 静脉滴注给药,欲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可采取
A.先静脉注射或快速滴注一个负荷剂量
B.多次静脉注射给药
C.多次口服给药
D.单次静脉注射给药
E.单次口服给药
参考答案:A
解析:
为了在短时间内使血药浓度接近稳态浓度,临床上通常可以采用2种方法:一是常规静脉滴注以前先静脉注射一个负荷剂量;另外是常规静脉滴注以前先快速滴注一个负荷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