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药师 药学(师)-专业知识题库(1587题)


第1421题

对药物胃肠道吸收无影响的是


A.药物的旋光度

B.胃肠液pH

C.药物的解离常数

D.药物的溶出速度

E.胃排空的速率


参考答案:A


解析:

旋光度反应药物光学异构性,一般对药物的吸收无影响。EB项属于生理因素,C项为物理化学因素,D项为剂型因素。


第1422题 食物可以促进药物吸收的是


A.地高辛

B.四环素

C.维生素B2

D.青霉素

E.喹诺酮类


参考答案:C


解析:

若饭后服用,胃空速率减慢,维生素B2连续、缓慢地通过十二指肠吸收部位,主动转运不易产生饱和,药物吸收增多。
而其余选项的药物,食物都可以减缓或减少其吸收。


第1423题 以下转运机制中药物从生物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的是


A.A、B、C选项均是

B.被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B和C选项均是

E.主动转运


参考答案:D


解析:

被动转运是指药物从生物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的过程。主动转运是指药物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生物膜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转运的过程。促进扩散是指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因此答案选D。 


第1424题 内容物在胃肠的运行速度正确的是


A.十二指肠>回肠>空肠

B.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C.空肠>十二指肠>回肠

D.回肠>十二指肠>空肠

E.空肠>回肠>十二指肠


参考答案:B


解析:

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时间越长,药物的吸收越好,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内容物通过的速度依次减慢。


第1425题 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抗酸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使胃液pH升高,对于弱酸性药物,解离度增加,分子型药物比例减少,药物吸收减少;弱碱性药物则与其相反。


第1426题 弱碱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抗酸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使胃液pH升高,对于弱酸性药物,解离度增加,分子型药物比例减少,药物吸收减少;弱碱性药物则与其相反。


第1427题 关于影响药物吸收的循环系统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A.当药物的透膜速率小于血流灌注速率时,透膜是吸收的限速过程

B.膜孔转运药物的吸收通常属于血流限速过程

C.高脂溶性药物的吸收通常属于透膜限速过程

D.脂肪能加速淋巴液流动,使药物淋巴系统的转运量增加

E.血流具有组织灌流和运送物质的双重作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血流具有组织灌流和运送物质的双重作用,当药物的透膜速率小于血流灌注速率时,透膜是吸收的限速过程;而当透膜速率大于血流速率时,血流是吸收的限速过程。高脂溶性药物和膜孔转运药物的吸收通常属于血流限速过程。
通常,药物在消化道中的吸收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向循环系统转运,淋巴系统的转运几乎可忽略,但它对大分子药物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经淋巴系统吸收的药物不经过肝脏,不受肝首过作用的影响。脂肪能加速淋巴液流动,使药物淋巴系统的转运量增加。


第1428题 大多数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为


A.吞噬作用

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


参考答案:E


解析:

大多数药物以被动扩散的方式通过生物膜。


第1429题 有关药物吸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小肠可能是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吸收较理想的部位

B.药物从胃肠道吸收主要是被动转运

C.药物吸收指自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D.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吸收增多

E.小肠是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参考答案:A


解析:

结肠段药物降解酶较少,活性较低,有可能是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吸收较理想的部位。 


第1430题 下列不属于影响药物溶出有效表面积因素的是


A.扩散层厚度

B.药物的多晶型

C.药物粒子大小

D.溶出介质体积

E.溶出介质黏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因素
1)溶出的有效表面积:影响药物溶出的有效表面积的因素包括:药物粒子大小、润湿、溶出介质体积、溶出介质黏度、扩散层厚度。
2)药物的溶解度: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包括:多晶型、表面活性剂、pH与pKa、形成复合物、溶剂化物。


第1431题 关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叙述正确的是


A.弱碱性条件下非解离型增多

B.弱酸性条件下药物吸收增多

C.弱酸性条件下解离增多

D.弱碱性条件下解离减少

E.弱酸性条件下吸收减少


参考答案:B


解析:

通常,在酸性环境下,弱酸性药物未解离型比例高,弱碱性药物解离型比例高,而在弱碱性环境下,情况相反。


第1432题 某有机酸类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良好,主要因为


A.小肠的有效面积大

B.该药在肠道中的非解离型比例大

C.该药在肠道中的解离型比例大

D.该药的脂溶性增加

E.肠蠕动快


参考答案:A


解析:

小肠吸收面积很大,是大多数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小肠液偏碱性,因此有机酸类药物在肠道中的解离型比例增大,脂溶性降低。而分子型药物更易通过生物膜吸收,故该药物小肠吸收良好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小肠的有效吸收面积大。肠蠕动加快一般不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


第1433题 结构特异性、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主动转运是指药物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生物膜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转运的过程。


第1434题 结构特异性、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促进扩散,又称为易化扩散,是指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促进扩散的特点包括需要载体参与、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顺浓度梯度扩散,不消耗能量。


第1435题 单纯扩散和膜孔转运统称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被动转运的两种方式:单纯扩散和膜孔转运。


第1436题 下列关于药物注射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的注射给药都没有吸收过程

B.水溶液型注射液药物释放最快

C.注射部位血流状态影响吸收

D.大分子药物主要经淋巴吸收

E.分子小的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吸收


参考答案:A


解析:

除了血管内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外,其他途径如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都有吸收过程。 


第1437题 关于眼部给药叙述错误的是


A.亲脂性越高,药物越容易透过角膜

B.角膜吸收起局部作用

C.结膜吸收起全身作用

D.小分子药物吸收快

E.表面张力小的药物吸收快


参考答案:A


解析:

角膜组织为脂质-水性-脂质结构,其对大多数亲水性药物构成了扩散屏障,亲脂性药物相对容易透过,但是药物的亲脂性过高则难以透过角膜的基质层,因此具有一定亲油亲水平衡的药物,或离子型与分子型之间能很快平衡的药物,较易透过角膜。


第1438题 各种注射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最慢的是


A.油混悬液

B.水混悬液

C.O/W乳剂

D.W/O乳剂

E.水溶液


参考答案:A


解析:

药物从注射剂中的释放速率是药物吸收的限速因素,各种注射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排序为:水溶液>水混悬液>O/W乳剂>W/O乳剂>油混悬液。


第1439题 静脉注射的缩写是


A.im

B.ia

C.ic

D.sc

E.iv


参考答案:E


解析:

静脉注射(iv)、动脉注射(ia)、皮内注射(ic或id)、皮下注射(sc)、肌内注射(im)。


第1440题 关于口腔黏膜给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颊黏膜有利于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吸收,有利于控释制剂释放

B.避免了肝脏的首过作用

C.不受胃肠道pH和酶系统的破坏

D.主要分为颊黏膜吸收和舌下黏膜吸收

E.舌下黏膜的渗透能力比颊黏膜差


参考答案:E


解析:

颊黏膜表面积较大,但药物渗透能力比舌下黏膜差,一般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不如舌下黏膜。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