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21题 罗格列酮的药理作用是
A.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
B.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三酰甘油
C.不影响胰腺胰岛面积
D.抑制胃肠吸收葡萄糖
E.改善胰岛素抵抗
参考答案:E
解析:
噻唑烷二酮类的药物通过各种途径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第1022题 通过刺激骨形成而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是
A.氟制剂
B.降钙素
C.二膦酸盐
D.阿仑膦酸钠
E.依普黄酮
参考答案:A
解析:
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可分为抑制骨吸收和刺激骨形成两类。前者包括雌激素、降钙素、二膦酸盐、依普黄酮;后者有氟制剂、同化类固醇、甲状旁腺素和生长激素等。
第1023题 需要在肝脏中转化才能发挥作用的药物是
A.阿仑膦酸钠
B.降钙素
C.骨化三醇
D.α骨化醇
E.钙制剂
参考答案:D
解析:
活性维生素D制剂有1,25-(OH)2D3和1α-OH-D3(α骨化醇)两种,后者可在肝脏转化为1,25-(OH)2D3(骨化三醇)。
第1024题 同时具有抑制骨吸收和刺激骨形成作用的药物是
A.同化类固醇
B.甲状旁腺素
C.骨化三醇
D.生长激素
E.降钙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钙剂、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物可促进骨的矿化,对抑制骨的吸收、促进骨的形成也起作用。
第1025题 通过抑制骨吸收而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是
A.甲状旁腺素
B.生长激素
C.降钙素
D.同化激素
E.氟制剂
参考答案:C
解析:
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可分为抑制骨吸收和刺激骨形成两类。前者包括雌激素、降钙素、二膦酸盐、依普黄酮;后者有氟制剂、同化类固醇、甲状旁腺素和生长激素等。
第1026题 可以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激素类药物是
A.盐皮质激素
B.雄激素
C.孕激素
D.甲状腺激素
E.雌激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成骨细胞有雌激素受体,雌激素与成骨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后促进成骨。雌激素缺乏时,破骨细胞对甲状旁腺素敏感性增高,骨吸收增强。雌激素补偿疗法可使绝经期后妇女骨折发生率减少,在骨质明显缺失之前用药效果更加明显。
第1027题 降钙素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用药前最好先做皮试
B.抑制肾小管对钙、磷重吸收
C.无中枢性镇痛效果
D.主要不良反应有颜面潮红,注射部位红肿胀痛
E.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和数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降钙素的主要作用有:①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和数目,直接抑制骨吸收,减慢骨转换,降低血钙;②抑制肾小管对钙、磷重吸收,增加尿钙磷排泄;③抑制疼痛介质释放,阻断其受体,增加β-内啡肽释放,起到周围和中枢性镇痛效果。
第1028题 关于奥利司他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不进餐或食物中不含有脂肪,这一餐不必服药
B.治疗量的奥利司他几乎都被胃肠道吸收
C.较多见的不良反应是上呼吸道感染、头痛疲劳等
D.奥利司他可与酯酶的活性丝氨酸部位形成离子键使酯酶失活
E.奥利司他及代谢产物经肾排泄的量>5%
参考答案:A
解析:
奥利司他直接在胃肠道内发挥药效,它与胃和小肠的胃脂酶和胰脂酶的活性丝氨酸部位形成共价键使脂酶失活,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不能水解为可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减少了食物中30%脂肪的吸收,降低了能量的摄入,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作用。该药减少脂肪吸收的药效在用药24-48小时就可出现。所以若是食物中不含脂肪,是不需要服用奥利司他的。
第1029题 减肥药西布曲明属于
A.食欲抑制剂
B.5-HT和NA重摄取抑制剂
C.脂肪酶抑制剂
D.胆碱酯酶抑制剂
E.抗胆碱药物
参考答案:B
解析:
西布曲明在体内主要通过其胺类的一级和二级代谢产物起作用,可抑制神经末梢对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而增加饱食感,减少摄食量,并增加能量消耗,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第1032题 化学治疗药不包括
A.抗痛风药
B.抗疟药
C.抗真菌感染
D.抗肿瘤
E.抗细菌感染
参考答案:A
解析: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所用药物简称化疗药物。
第1033题 下列关于特殊人群用药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A.新生儿的肝、肾均未发育成熟,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
B.FDA按照药物在妊娠期时的危险性分类中A类药物毒性最大
C.哺乳期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
D.氨基糖苷类有明显耳、肾毒性,应尽量避免小儿应用
E.肾毒性大的药物老年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应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按照药物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为A、B、C、D及X类,其中A类最安全,X类药物危险性最大,孕妇应该禁止使用。
第1034题 不属于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的是
A.细菌靶位改变
B.增加细菌细胞膜的水通透性
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抑制核酸代谢
E.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参考答案:A
解析:
抗菌药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等。
2.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如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等。
3.抑制蛋白质合成,如氨基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等。
4.抑制核酸代谢,如利福平、喹诺酮类。
5.影响叶酸代谢,如磺胺类、甲氧苄啶等。
第1035题 下列关于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抗菌药物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即可
B.轻症感染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
C.尽量提倡联合用药,增加抗菌效力
D.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E.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选择抗菌药
参考答案:C
解析: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特殊情况时联合用药。
第1037题 有关化疗指数(CI)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CI大的药物一定比CI小的药物安全
B.CI是衡量药物安全性的有效指标
C.CI也可用LD5/ED95表示
D.CI反映药物的安全性
E.LD50/ED50反映CI
参考答案:A
解析:
化疗指数(CI)是对化疗药物评价的指标,化疗指数高表明药物的毒性低、疗效高,使用药物安全度大。但化疗指数高者并不是绝对安全,如青霉素几乎无毒性,但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第1038题 下列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是
A.肿瘤
B.中毒
C.免疫缺陷患者
D.污染手术
E.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应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第1039题 化疗指数是
A.LD9/ED10
B.LD80/ED20
C.LD20/ED80
D.LD50/ED50
E.LD95/ED95
参考答案:D
解析:
化疗指数是指动物半数致死量与动物半数有效量的比值。化疗指数以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之比,或者以5%致死量(LD5)和95%有效量(ED95)之比来衡量。
第1040题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部位是
A.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B.细菌蛋白质合成位移酶
C.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D.细菌核糖体50S亚基
E.细菌细胞壁
参考答案:E
解析:
头孢菌素类药的抗菌作用机制与青霉素类相同,与细菌细胞内膜上主要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使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的交叉连接不能形成,导致细菌细胞壁合成障碍,细菌溶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