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1题 副作用发生在
A.治疗量、少数病人
B.低于治疗量、多数病人
C.治疗量、多数病人
D.低于治疗量、少数病人
E.大剂量、长期应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重在考核副作用的定义。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可随治疗目的而变化。故正确答案为C。
第23题
有关受体的概念,不正确的是
A.具有特异性识别药物或配体的能力
B.受体有其固有的分布与功能
C.存在于细胞膜上、胞浆内或细胞核上
D.受体能与激动剂结合,不能与拮抗剂结合
E.化学本质为大分子蛋白质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重在考核受体的概念。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化合物,能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并产生效应。受体与药物结合与否取决于亲和力,其效应可以是激动或拮抗,取决于有无内在活性。故不正确的说法为D。
第24题 受体是
A.配体的一种
B.酶
C.第二信使
D.蛋白质
E.神经递质
参考答案:D
解析:
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能与特异性配体(如药物、递质、激素、内源性活性物质等)结合并产生特定生物效应。
第25题 不属于受体的特性的是
A.特异性
B.饱和性
C.可逆性
D.兴奋性
E.多样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重在考核受体的特性。受体具有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高亲和力、结构专一性、立体选择性、区域分布性,具有亚细胞或分子特征等。故不正确的说法是D。
第26题 受体的类型不包括
A.胞核受体
B.内源性受体
C.G蛋白偶联受体
D.离子通道受体
E.酪氨酸激酶受体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受体蛋白的结构和信号转导的机制,至少可以分为4类: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受体、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根据受体在靶细胞上存在的位置或分布,可大致分为3类:细胞膜受体、胞浆受体、胞核受体。故此题选B,不包括内源性受体。
第27题
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
A.ED50/LD50
B.LD95/ED5
C.ED5/LD95
D.LD50/ED50
E.LD95/ED50
参考答案:D
解析:
治疗指数(TI):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
第28题 评价药物安全性大小的最佳指标是
A.治疗指数
B.效价强度
C.效能
D.半数致死量
E.半数有效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治疗指数(TI):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可用TI来估计药物的安全性,其值越大,表示药物越安全。一般认为,比较安全的药物,其治疗指数不应小于3。
第29题
A药是B药的非竞争性拮抗剂,提示
A.A药与B药可逆竞争结合同一受体的同一位点
B.A药使B药的效能增大
C.A药使B药的效价强度增大
D.A药使B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E.A药使B药的效价强度和效能均降低
参考答案:E
解析:
非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药并用时,可使激动药亲和力与活性降低,即使激动药的效价强度和效能均降低。
第30题 A药和B药作用机制相同,达同一效应时,A药剂量是5mg,B药是500mg,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B药疗效比A药差
B.A药的效价强度是B药的100倍
C.A药毒性比B药小
D.A药效能是B药的100倍
E.A药作用持续时间比B药短
参考答案:B
解析:
效价强度:产生相等效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时药物的相对剂量或浓度。
第31题 甲药对某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乙药对该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正确的是
A.甲药为激动剂,乙药为拮抗剂
B.甲药为拮抗剂,乙药为激动剂
C.甲药为部分激动剂,乙药为激动剂
D.甲药为激动剂,乙药为部分激动剂
E.甲药为拮抗剂,乙药为部分激动剂
参考答案:B
解析:
拮抗剂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激动剂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故正确答案为B。
第32题 A药较B药安全,正确的依据是
A.A药的LD50比B药小
B.A药的LD50比B药大
C.A药的ED50比B药小
D.A药的ED50/LD50比B药大
E.A药的LD50/ED50比B药大
参考答案:E
解析:
治疗指数用LD50/ED50表示,值越大,药物越安全。故选E。
A.ED50~LD50
B.ED5~LD5
C.ED5~LD1
D.ED95~LD5
E.ED95~LD50
参考答案:D
解析:
安全指数:5%致死量与95%有效量的比值(LD5/ED95)。
第34题 下列药物可能发生竞争性对抗作用的是
A.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B.组胺和苯海拉明
C.毛果芸香碱和新斯的明
D.阿托品和尼可刹米
E.间羟胺和异丙肾上腺素
参考答案:B
解析:
苯海拉明,抗组胺药。具有抗组织胺H1受体的作用,对中枢神经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还有阿托品样作用。所以组胺和苯海拉明联合使用,可能会发生竞争性对抗作用。选B。
第35题 不考虑药物剂量,下列反应了药物能够产生的最大效应的名词是
A.药物效价强度
B.最大效能
C.受体作用机制
D.治疗指数
E.治疗窗
参考答案:B
解析:
最大效能反映药物能够产生的最大效应。
第36题 A药使B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提示
A.A药是B药的非竞争性拮抗剂
B.A药改变了B药的效能
C.A药和B药可能与同一受体竞争性结合
D.A药不影响B药与受体结合
E.A药使B药的效价强度增大
参考答案:C
解析:
竞争性拮抗剂: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与受体结合,但缺乏内在活性,结合后非但不能产生效应,同时由于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剂的效应,但可通过增加激动剂浓度使其达到单用激动剂时的水平。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竞争相同的受体,且其拮抗作用可逆,与激动剂合用时的效应取决于两者的浓度和亲和力。随着拮抗剂浓度增加,激动剂的累积浓度-效应曲线平行右移,随着激动剂浓度增加,最大效应不变。A药使B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则提示A药是竞争性拮抗剂,所以选C。
第37题 下列对治疗指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值越小则表示药物越安全
B.评价药物安全性比安全指数更加可靠
C.英文缩写为TI,可用LD50/ED50表示
D.质反应和量反应的半数有效量的概念一样
E.需用临床实验获得
参考答案:C
解析:
治疗指数(TI)用LD50/ED50表示。可用TI来估计药物的安全性,通常此数值越大表示药物越安全。半数有效量(ED50):质反应的ED50是指半数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注意质反应和量反应的半数有效量的概念不同。
第40题 依药效出现时间从快到慢,最快的给药方式为
A.皮肤给药
B.舌下给药
C.静脉注射
D.皮下注射
E.口服给药
参考答案:C
解析:
依药效出现时间从快到慢,其顺序为静脉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