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21题 昏迷病人急救护理措施中首先应
A.采取侧卧位
B.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C.呼唤病人,判断昏迷程度
D.建立静脉通道
E.清除口腔异物
参考答案:C
解析:
社区护士是社区中较早发现、处理昏迷病人的医学专业人员。因此,社区护士一旦发现有昏迷病人,应当做到:
(1)首先呼唤病人,判断病人昏迷的程度。
(2)让病人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松开病人的衣领及领带,清除口腔中异物,去掉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
(3)及时评估及了解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做好记录,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急救措施,同时,尽快联系专业急救人员,以获取帮助。
(4)及时处理病人的症状,如有伤口,应及时清创、止血、覆盖无菌敷料,固定伤肢。同时及时建立静脉通路,补充液体。
(5)收集病人病史资料 社区护士可以通过询问家属、评估环境、查阅病人在社区的健康资料等方法,及时获取病人的病史资料,以便为专业的急救、医疗机构提供病人的病情信息,帮助他们更好的救治病人。
(6)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急救人员将病人立即送往医院。
第824题 防止肌肉萎缩的有效护理措施是
A.肢体被动锻炼,肌肉按摩
B.物理疗法促进血液循环
C.抬高四肢,促进肌肉等张收缩
D.肢体关节处垫软枕
E.针灸疗法刺激肌肉收缩
参考答案:A
解析:
对昏迷患者防止肌肉萎缩的有效护理措施为肢体被动锻炼,肌肉按摩。
第825题 患者应采用的卧位是
A.仰卧屈膝位,头偏向一侧
B.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
C.俯卧位,头偏向一侧
D.半坐卧位,头偏向一侧
E.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参考答案:E
解析:
昏迷患者一般应去枕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以防舌后坠及误吸。
第826题 关于导致昏迷的病因,描述正确的是
A.糖尿病
B.颅脑外伤
C.代谢障碍
D.急性脑血管病
E.以上都可以
参考答案:E
解析:
昏迷是脑功能严重障碍,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受到严重抑制引起的严重意识障碍。引起昏迷的原因很多,包括全身性及颅内局部病变。
全身性的原因包括:①各种重症感染性的病变;②各种内分泌及代谢性的疾病,如糖尿病性昏迷、肝性昏迷、尿毒症性昏迷、甲亢危象、低血糖昏迷等;③水、电解质平衡紊乱;④各种意外事故如中毒、中暑、触电、严重的创伤等。
颅内局部病变如脑血管病、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感染、肺性脑病、脑外伤等。
第829题
对刘先生进行心肺复苏首先应
A.开放气道
B.胸外心脏按压
C.人工呼吸
D.检查脉搏
E.判断意识
参考答案:E
解析:
现场心肺复苏基本程序及重点
程序 重点
1.判断意识、高声呼叫轻拍、体位 检查时,回忆BLS步骤
2.B——检查脉搏 尽量缩短时间
3.A——人工呼吸吹气2次 判断有无自主呼吸(看、听、感觉)
4.E——开放气道、检查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
5.实施胸外心脏按压,频率100次/分钟 定位应准确,按压与吹气之比单人为30:2
6.检查呼吸,循环体征 如无呼吸、脉搏,继续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第830题 开放气道时适用刘先生的是
A.托颈压额法
B.托颌法
C.低头抬额法
D.仰头抬额法
E.都可以
参考答案:B
解析:
托颌法:双手手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向上方或向后方提下颌角。此法适用于颈椎外伤的病人。
第832题 刘先生出现下列哪项表现说明心肺复苏有效
A.面色、口唇、甲床色泽转暗紫
B.昏迷程度变浅,可出现反射
C.无自主呼吸
D.瞳孔散大
E.不能触及大动脉,但是肱动脉收缩压>60mmHg
参考答案:B
解析:
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
(1)能触及大动脉的搏动,肱动脉收缩压>60mmHg。
(2)面色、口唇、甲床、皮肤等处色泽转红。
(3)散大的瞳孔缩小。
(4)有自主呼吸出现。
(5)昏迷程度变浅,可出现反射或四肢活动。
第836题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出现的休克多属于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神经源性休克
E.中毒性休克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类型,系由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变继续发展所致。胰腺腺泡、脂肪、血管大片坏死,胰腺组织水肿,体积增大,广泛性出血坏死。腹膜后间隙大量血性渗出液。出现休克的主要原因为有效血容量不足,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第837题 下列哪些因素不会引起休克
A.剧痛
B.微生物引起严重感染
C.嗜铬细胞瘤引起循环衰竭
D.电解质紊乱
E.大量失水
参考答案:D
解析:
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血容量不足:如大量出血、失水等;
(2)创伤:如严重的骨折引起的内脏、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3)感染:各种微生物引起的严重感染可引起中毒性休克;
(4)过敏:药物、生物制剂的使用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
(5)心源性因素:主要由心脏病引起心输出量急剧减少所致;
(6)内分泌性因素:如嗜铬细胞瘤引起循环衰竭导致休克;
(7)神经源性因素:如剧痛、麻醉意外等。
第838题 某创伤大出血病人出现了烦躁、焦虑不安,湿冷、呼吸浅快、无脉搏的情况,说明患者很可能处于
A.休克中期
B.休克晚期
C.休克代偿期
D.休克失代偿期
E.休克早期
参考答案:C
解析:
休克早期,胃肠道、肌肉及皮肤等非致命器官首先被累及。如继续发展至晚期,可致重要脏器如心、肝、脑、肺、肾等损害。休克代偿期,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烦躁、焦虑不安;皮肤及面色苍白、湿冷、呼吸浅快、脉搏无,有时可出现口渴。
第839题 休克抑制期相当于
A.微循环痉挛期
B.微循环扩张期
C.微循环衰竭期
D.休克代偿期
E.微循环收缩期
参考答案:B
解析:
休克病人的微循环变化分三期:微循环收缩期、微循环扩张期、微循环衰竭期,此三期分别对应于休克早期(代偿期)、休克抑制期及休克失代偿期。
第840题 在下列抗休克措施中,错误的是
A.置热水袋加温
B.平卧位
C.测每小时尿量
D.测中心静脉压
E.吸氧,输液
参考答案:A
解析:
应用热水袋进行体表加温,可使末梢血管扩张,从而使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进一步减少。且可增加局部组织耗氧量,加重缺氧,不利于休克的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