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题库(345题)


第121题 湿热泄泻腹泻特点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湿热泻证候: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黏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躁,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第122题 风寒泄泻腹泻特点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风寒泻证候: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第123题 中度脱水累积失水量占体重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5%~10%(50~100ml/kg)。重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10%以上(100~120ml/kg)。轻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5%以下(30~50ml/kg)。


第124题 重度脱水累积失水量占体重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5%~10%(50~100ml/kg)。重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10%以上(100~120ml/kg)。轻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5%以下(30~50ml/kg)。


第125题

治疗小儿湿热泄泻首选方剂是


A.芍药汤

B.白头翁汤

C.藿香正气散

D.葛根黄芩黄连汤

E.香连丸


参考答案:D


解析:

湿热泻证候: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黏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躁,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第126题

下列哪项不是湿热泄泻的证候表现


A.泻下急迫

B.气味臭秽

C.小便短黄

D.指纹紫

E.大便清稀


参考答案:E


解析:

湿热泻证候: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黏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躁,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选项E中大便清稀是风寒泄泻的证候表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E。


第127题 引起鹅口疮的病原是


A.葡萄球菌

B.白色念珠菌

C.柯萨奇病毒

D.链球菌

E.流感杆菌


参考答案:B


解析:

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


第128题 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因不包括的是


A.饮食所伤

B.脾胃虚弱

C.脾肾阳虚

D.肺脾气虚

E.感受外邪


参考答案:D


解析:

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因主要有:(1)感受外邪;(2)饮食所伤;(3)脾胃虚弱;(4)脾肾阳虚。故根据题干要求,此题的正确选项是D。


第129题 小儿伤食泻的治法为


A.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B.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C.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D.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E.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参考答案:E


解析:

伤食泻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纹滞。
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


第130题 治疗小儿伤食泻的首选方剂是


A.健脾丸

B.消乳丸

C.资生健脾丸

D.参苓白术散

E.保和丸


参考答案:E


解析:

伤食泻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纹滞。
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


第131题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


A.2个月婴儿

B.3个月婴儿

C.5个月婴儿

D.6个月婴儿

E.1个月婴儿


参考答案:D


解析: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第132题 患儿,男,1岁半。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其诊断是


A.伤食泄泻

B.湿热泄泻

C.脾虚泄泻

D.脾肾阳虚泄泻

E.风寒泄泻


参考答案:C


解析:

此患儿为脾虚泄泻的表现。
脾虚泻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第133题 治疗小儿泄泻阴竭阳脱证的首选方剂是


A.参苓白术散

B.人参乌梅汤

C.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D.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

E.当归四逆汤


参考答案:D


解析:

泄泻之阴竭阳脱证。
证候: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哭声微弱,啼哭无泪,尿少或无,四肢厥冷,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
治法: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方药: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第134题 治疗小儿泄泻气阴两伤证的首选方剂是


A.参苓白术散

B.人参乌梅汤

C.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D.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

E.当归四逆汤


参考答案:B


解析:

泄泻之气阴两伤证。
证候:泻下过度,质稀如水,精神萎软或心烦不安,目眶及囟门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健脾益气,酸甘敛阴。
方药:人参乌梅汤加减。


第135题 小儿脾虚泻的治法宜选用


A.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B.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C.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D.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E.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参考答案:C


解析:

脾虚泻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第136题 患儿,男,6个月。口腔内白屑散在,周围红晕不著,形体消瘦,颧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指纹紫。其首选方剂宜选用


A.六味地黄丸

B.玉屏风散

C.清胃散

D.薏苡仁汤

E.知柏地黄丸


参考答案:E


解析:

此为鹅口疮之虚火上浮证的表现。
证候:口腔内白屑散在,周围红晕不著,形体瘦弱,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舌红,苔少,脉细或指纹紫。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第137题 患儿,女,3个月。腹泻时曾长期使用抗生素,现症见满口白屑,状如雪花。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鹅口疮

B.麻疹

C.幼儿急疹

D.乳垢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解析:

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临床特征主要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样白膜。初起时,呈点状和小片状,微凸起,可逐渐融合成大片,白膜界线清楚,不易拭去。


第138题 患儿,男,4个月。母乳喂养,腹泻已两个半月,大便每日6~7次,食欲好。身体一般状况良好。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大肠杆菌性肠炎

B.病毒性肠炎

C.生理性腹泻

D.过敏性肠炎

E.霉菌性肠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信息,患儿为4个月大婴儿,除了每日大便次数增多外,其他无特殊症状的表现。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因此,此题中最佳的选项是C。


第139题 患儿,女,2岁。腹泻2天,泄泻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恶心呕吐,发热,鼻塞流涕,苔薄白。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湿热泄泻

B.伤食泄泻

C.风寒泄泻

D.湿热痢疾

E.脾虚泄泻


参考答案:C


解析:

风寒泻证候: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因此结合题干给出的信息,最佳的选项是C。


第140题 小儿肾病综合征,肝肾阴虚证的治法是


A.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B.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C.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D.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E.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参考答案:C


解析:

肾病综合征之肝肾阴虚证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