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2题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狂犬病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传播。黏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膜被病兽唾液玷污、肛门黏膜被狗触舔等。
第44题 流感病毒主要侵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感病毒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血凝素与呼吸道表面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的唾液酸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在细胞内进行复制,引起上呼吸道症状,并在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后排出较多量的病毒,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引起传播,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溶解或脱落后,产生炎症反应,从而产生发热、头痛、肌痛等全身症状。
A.腰痛
B.眼眶痛
C.热退症状加重
D.出血性皮疹
E.上胸部局限性潮红
参考答案:C
解析:
低血压休克期主要为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般发生于第4~6病日,迟者可于8~9日出现。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是本期的特点。
第46题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
A.病毒
B.细菌
C.支原体
D.螺旋体
E.立克次体
参考答案:A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HV)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缺血性肾小管变性、坏死
B.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
C.病毒直接破坏肾小管
D.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
E.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激活
参考答案:A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的肾脏损害与肾血流量不足、免疫复合物沉积、肾间质水肿致使肾小管被压受阻、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激活等因素有关,致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
第48题 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
A.头痛、全身痛和腰痛
B.头痛、关节痛和腰痛
C.头痛、腓肠肌痛和腰痛
D.头痛、眼眶痛和腰痛
E.头痛、腹痛和腰痛
参考答案:D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脏损害。起病急骤,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热型多为弛张热或稽留热,一般持续3~7日。同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周身酸痛,常有典型的“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常伴较突出的胃肠道症状。
第49题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B.心肌损害
C.继发严重感染
D.腔道大出血
E.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由于广泛性小血管病变和血浆外渗,使周围组织水肿、出血,引起各重要脏器实质损害和功能障碍。
第50题 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最主要的传染源是
A.患者
B.黑线姬鼠
C.棕背鼠
D.田鼠
E.红背鼠
参考答案:B
解析:
汉坦病毒具有多宿主性和动物源性,其中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在我国是黑线姬鼠(野鼠型)、褐家鼠(家鼠型)等。
第51题 流行性出血热病理损害最明显的器官是
A.心脏
B.肝脏
C.脑实质
D.肾脏
E.肺
参考答案:D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变性、坏死。以肾脏病变最明显,其次是心、肝、脑等脏器。
第52题 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B.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C.高血容量综合征多发生于少尿期
D.血液透析是少尿期治疗的有效手段
E.发病机制和基本病变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变性、坏死。HFRS患者出血的原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因素,发热期出血是由于毛细血管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所致。低血压休克期至多尿期,主要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凝血机制异常。
第53题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出血热大出血的主要原因
A.血小板减少、形态异常和功能障碍
B.肝素类物质增加
C.血管壁损伤
D.凝血因子产生障碍
E.DIC
参考答案:D
解析:
HFRS患者出血的原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因素,发热期出血是由于毛细血管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所致。低血压休克期至多尿期,主要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凝血机制异常。此外,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尿毒症等亦能导致出血。
A.核苷类似物可阻止病毒DNA链的合成
B.非核苷类似物可直接抑制病毒反转录酶的活性
C.蛋白酶抑制剂可直接破坏病毒蛋白酶的结构
D.长期使用蛋白酶抑制剂易发生肝功能损伤
E.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可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
参考答案:C
解析:
蛋白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是抑制蛋白酶,阻断HIV复制和成熟过程中必需的蛋白质合成。
第55题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
A.继发细菌感染
B.小动脉痉挛
C.高热、汗出、呕吐所致血容量下降
D.严重腔道出血
E.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病程的3~7日,由于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受损,通透性增加,血浆大量外渗使血容量下降引起的低血压。
第56题 AIDS患者肺部继发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是
A.肺炎球菌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军团菌
E.肺孢子菌
参考答案:E
解析:
艾滋病期可并发各系统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呼吸系统:肺孢子菌肺炎最为常见。
第57题 下列哪项描述对提示AIDS的诊断无意义
A.体重6个月内下降10%以上
B.慢性咳嗽或腹泻1月以上
C.口腔毛状白斑
D.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
E.反复出现带状疱疹
参考答案:D
解析:
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下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1)原因不明的不规则发热,体温高于38℃持续1个月以上。
(2)慢性腹泻(每日>3次)持续1个月以上。
(3)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9)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体病。
(14)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西肉瘤、淋巴瘤。另外,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也可帮助诊断。
第58题 艾滋病期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病原菌为
A.白色念珠菌
B.结核杆菌
C.疱疹病毒
D.隐孢子虫
E.肺孢子菌
参考答案:D
解析:
消化系统并发症:念珠菌(假丝酵母菌)食道炎,巨细胞病毒性食道炎、肠炎,沙门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及隐孢子虫性肠炎。其中肠道隐孢子虫感染较为常见。
A.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年或更长
B.血中一般检测不出HIV
C.抗-HIV阴性
D.无传染性
E.常出现口腔毛状白斑
参考答案:A
解析:
无症状感染,可由原发感染或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延伸而来,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短可数月,长可达15年。临床无明显症状,但血中可检出病毒及抗体,有传染性。
第60题 下述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
B.注射及输血和血制品
C.母婴传播
D.器官移植
E.消化道
参考答案:E
解析:
艾滋病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是本病主要传播途径。
(2)血源传播:通过输血、器官移植、药瘾者共用针具等方式传播。
(3)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哺乳等传给婴儿。
(4)其他途径接受HIV感染者的人工授精,医务人员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皮肤破损处受污染等。目前尚无证据证明一般日常生活接触、食物、水、昆虫能够传播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