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传染病题库(321题)


第21题 病原体被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疾病。此种表现属于


A.显性感染

B.病原携带状态

C.机会性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隐性感染


参考答案:D


解析: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于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其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也不能将病原体清除,一旦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才引起显性感染。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病等。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


第22题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表现属于


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

C.重复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机会性感染


参考答案:B


解析:

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即传染病发病。感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还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第23题 感染过程的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即传染病发病,故最易识别。感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还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第24题 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只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无临床症状,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临床最常见)。


第25题 不属于传染病基本特征的是


A.传染性

B.流行性

C.传染途径

D.感染后免疫

E.病原体


参考答案:C


解析: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第26题 感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A.机体的保护性免疫

B.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E.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与机体的免疫机能


参考答案:E


解析: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宿主的免疫功能和外环境三个因素。


第27题 伤寒的特征性病变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伤寒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全身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的炎性增生反应,镜下见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吞噬细胞内可见被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称为“伤寒细胞”,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若伤寒细胞聚积成团,则称为“伤寒结节”。


第28题 狂犬病的特征性病变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内基小体为病毒集落,是狂犬病特异且具有诊断价值的病变。


第29题 流脑的特征性表现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


第30题 狂犬病的特征性表现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狂犬病典型的临床症状,如恐水、恐风、咽喉肌痉挛等。


第31题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常用的早期诊断依据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第32题 流行性出血热无早期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特异性抗体检测:发病第2日即能检出特异性抗体IgM,为临床常用的早期诊断依据。IgG抗体1:40为阳性或1周后两次抗体滴度上升4倍或以上有诊断意义。发病早期血清、白细胞内可检出病毒抗原,有诊断意义。应用RT-PCR检测汉坦病毒RNA,敏感性高,有早期诊断价值。


第33题 流行性出血热血常规检查特征性改变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第34题 伤寒血常规检查特征性改变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白细胞分类:发病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有中毒颗粒。重症患者可见幼稚细胞,呈类白血病反应。第1~2病日后出现异型淋巴细胞,4~6病日达高峰。
伤寒: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计数减少或消失,此有助于诊断和判断病情;血小板也可减少。


第35题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尿量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第36题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早期尿量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少尿期多发生于第5~8病日,持续时间2~5日。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50ml为无尿。
多尿期根据尿量和氮质血症情况可分以下三期
(1)移行期每日尿量由500ml增至2000ml,但血尿素氮和肌酐等浓度反而升高,症状加重,患者常因并发症死亡。
(2)多尿早期每日尿量超过2000ml,氮质血症未见改善,症状仍重。
(3)多尿后期每日尿量超过3000ml,可达4000~8000ml,甚至15000ml以上,此期应积极补充水电解质,防止继发感染。


第37题 狂犬病毒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


第38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乙型脑炎病毒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


第39题 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


第40题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具有多宿主性和动物源性,其中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在我国是黑线姬鼠(野鼠型)、褐家鼠(家鼠型)等。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