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传染病题库(321题)


第261题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A.隔离及治疗现症患者

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

D.口服痢疾活菌苗

E.切断传播途径


参考答案:E


解析:

菌痢的预防应采用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


第262题 菌痢的确诊依据是


A.粪培养阳性

B.粪检有巨噬细胞

C.粪便免疫学检查抗原阳性

D.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

E.典型菌痢临床症状


参考答案:A


解析:

粪便培养出志贺菌是确诊菌痢的主要依据。


第263题 治疗霍乱常用抗菌药物为


A.青霉素

B.黄连素

C.氟哌酸

D.复方磺胺甲恶唑

E.庆大霉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霍乱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有助于缩短腹泻和排菌时间,减少腹泻次数及排泄量,降低病后带菌率等,但不能代替补液。目前常用药物为氟喹诺酮类。


第264题 霍乱患者出现抗菌抗体中的抗凝集素抗体是在病后


A.第1日

B.第2日

C.第3日

D.第4日

E.第5日


参考答案:E


解析:

抗菌抗体中的抗凝集素抗体在病后第5日出现,1~3周达高峰。


第265题 患者持续性高热,皮疹,相对缓脉,全身毒血症状明显,可以诊断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典型伤寒:持续性高热,皮疹,相对缓脉,全身毒血症状明显。


第266题 患者中度发热,全身毒血症状较轻,2周左右痊愈,可以诊断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轻型伤寒:症状较轻,体温多在38℃左右,病程短,1~2周即可痊愈。多见于儿童,或早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或已接受过伤寒菌苗注射者。目前临床上较多见,易漏诊或误诊。


第267题 可减少霍乱腹泻量及缩短排菌时间的治疗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有助于缩短腹泻和排菌时间,减少腹泻次数及排泄量,降低病后带菌率等。


第268题 霍乱中毒性休克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霍乱重症患者在补足液体后,若血压仍较低,提示可能存在中毒性休克,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和血管活性药物。


第269题 霍乱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急性肾功能衰竭

B.微循环障碍

C.急性心功能不全

D.脑功能障碍

E.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丧失


参考答案:E


解析:

剧烈腹泻和呕吐,导致体内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失,迅速出现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者可出现循环衰竭。


第270题 霍乱重型患者补液量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补液量与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失水程度、血压、脉搏、尿量和血浆比重等决定,最初24小时总入量按临床分型的轻、中、重分别给3000~4000ml、4000~8000ml、8000~12000ml。


第271题 霍乱中型患者补液量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补液量与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失水程度、血压、脉搏、尿量和血浆比重等决定,最初24小时总入量按临床分型的轻、中、重分别给3000~4000ml、4000~8000ml、8000~12000ml。


第272题 暴发型流脑脑膜脑炎型对症治疗不正确的是


A.退热、止惊

B.补液

C.有呼吸衰竭者给予呼吸兴奋剂

D.吸氧

E.使用糖皮质激素


参考答案:B


解析:

补液为普通型流脑的一般治疗,或暴发性流脑休克型抗休克的治疗,暴发性流脑脑膜炎型的治疗包括:1.针对病原的治疗;2.针对脑水肿的治疗:重症患者可用高渗葡萄糖与甘露醇交替应用,直至颅内高压症状好转为止。亦可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3.针对呼吸衰竭的治疗:及时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呼吸兴奋剂;4.针对高热惊厥的治疗。


第273题 霍乱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先泻后吐

B.先吐后泻

C.只泻不吐

D.腹泻伴腹痛

E.吐泻同时发生


参考答案:A


解析:

霍乱多以剧烈腹泻开始,病初大便尚有粪质,迅速成为黄色水样便或米泔水样便,无粪臭,每日可达数十次,甚至失禁。一般无发热和腹痛(O139群除外),无里急后重。呕吐多在腹泻数次后出现,常呈喷射状,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后为水样,严重者亦可为米泔水样,轻者可无呕吐。


第274题 菌痢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


A.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浆渗出

B.肠黏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C.肠黏膜水肿、增厚、溃疡形成

D.肠壁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E.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


参考答案:B


解析:

菌痢急性期肠黏膜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第275题 霍乱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霍乱外毒素即霍乱肠毒素(choleratoxin,CT),是霍乱的主要致病物质。


第276题 流脑主要的致病物质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流脑:内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内毒素通过刺激内皮细胞、吞噬细胞等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导致血管痉挛、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局部出血、坏死、细胞浸润及栓塞,还可致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感染性休克。


第277题 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细菌菌体

B.细胞毒素

C.神经毒素

D.内毒素及外毒素

E.肠毒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志贺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内毒素吸收入血后,不但可以引起发热和毒血症,还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系统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感染性休克、DIC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临床上表现为中毒型菌痢。
志贺菌的外毒素具有细胞毒性,可导致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神经毒性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肠毒素类似霍乱肠毒素,可导致水样泻,甚至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第278题 对于中毒型菌痢脑型和乙脑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


A.起病急骤

B.大便检查有无白细胞

C.高热、昏迷、抽搐

D.早期休克

E.呼吸衰竭


参考答案:B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多发生于夏秋季,常有高热、惊厥、昏迷等表现,需与中毒型菌痢相鉴别。乙脑起病与进展相对缓慢,循环衰竭少见,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明显,脑脊液可有蛋白及白细胞增高,粪便检查多无异常,乙脑病毒特异性抗体IgM阳性可资鉴别。


第279题 在我国最多见的痢疾杆菌菌群是


A.志贺痢疾杆菌

B.鲍氏痢疾杆菌

C.福氏痢疾杆菌

D.郭内痢疾杆菌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解析:

我国的优势血清型为福氏2a、宋内氏、痢疾I型,其他血清型相对比较少见。


第280题 慢性迁延性菌痢大便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病情迁延不愈,时轻时重,反复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常有黏液及脓血。长期腹泻可致营养不良、贫血等。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