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1题 患儿,出生1天。孕期8月早产。体短形瘦,头大囟张,头发稀黄,耳壳薄软,哭声低微,肌肤不温,指甲软短,骨弱肢柔,指纹淡。其证候是
A.肾精薄弱
B.肝脾两虚
C.肺气虚弱
D.脾肾两虚
E.心脾不足
参考答案:A
解析:
胎怯肾精薄弱证
证候:体短形瘦,头大囟张,头发稀黄,耳壳软,哭声低微,肌肤不温,指甲软短,骨弱肢柔,或有先天性缺损畸形,指纹淡。
治法:益精充髓,补肾温阳。
代表方剂:补肾地黄丸。
第82题 治疗胎黄湿热郁蒸证首选方是
A.茵陈蒿汤
B.茵陈理中汤
C.血府逐瘀汤
D.羚角钩藤汤
E.藿朴夏苓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胎黄湿热郁蒸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代表方剂:茵陈蒿汤。
第83题 胎黄寒湿阻滞证常见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胎黄寒湿阻滞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委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
治法:温中化湿退黄。
代表方剂:茵陈理中汤。
第84题 胎黄气滞血瘀证常见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胎黄气滞血瘀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治法:行气化瘀消积。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
第85题 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证属
A.肠腑阻结证
B.寒湿内蕴证
C.脾运失职证
D.肝失疏泄证
E.气滞血瘀证
参考答案:E
解析:
胎黄气滞血瘀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治法:行气化瘀消积。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
第86题 胎黄的病变脏腑是
A.肝胆、脾胃
B.心小肠、肝胆
C.肾膀胱、脾胃
D.肺大肠、肝胆
E.肾膀胱、心肺
参考答案:A
解析:
胎黄的病变脏腑在肝胆、脾胃,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欠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病久则气滞血瘀而黄疸日深难退。
第87题 治疗寒湿阻滞证胎黄的基本法则是
A.利水渗湿退黄
B.化瘀消积退黄
C.清热利湿退黄
D.温中化湿退黄
E.疏肝利胆退黄
参考答案:D
解析:
胎黄寒湿阻滞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委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
治法:温中化湿退黄。
代表方剂:茵陈理中汤。
第88题
患儿,生后1天。症见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其治法是
A.行气化瘀消积
B.温中化湿退黄
C.清热利湿退黄
D.平肝息风,利湿退黄
E.大补元气,温阳固脱
参考答案:C
解析:
胎黄湿热郁蒸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代表方剂:茵陈蒿汤。
第89题 治疗硬肿症阳气虚衰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硬肿症阳气虚衰证
证候:全身冰冷,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气息微弱,僵卧少动,哭声低怯,吸吮困难,反应极差,皮肤暗红,尿少或尤,面色苍白,唇舌色淡,指纹淡红不显。
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代表方剂:参附汤。
第90题 治疗硬肿症寒凝血涩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硬肿症寒凝血涩证
证候:全身欠温,四肢发凉,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位,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哭声较低,精神委靡,反应尚可,或伴呼吸不匀,气息微弱,指纹紫滞。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当归四逆汤。
第91题 下列表现中,属于生理性胎黄的是
A.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
B.足月儿在出生后2周消退
C.黄疸消退后复现
D.黄疸持续3周以上
E.血清总胆红素300μmol/L
参考答案:B
解析:
生理性黄疸:生后第2~3日出现黄疸,第4~6日达高峰。足月儿在出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消退。黄疸程度轻(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除偶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第92题
患儿,出生32天。症见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委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其证候是
A.寒湿阻滞
B.气滞血瘀
C.湿热郁蒸
D.胎黄动风
E.胎黄虚脱
参考答案:A
解析:
胎黄寒湿阻滞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委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
治法:温中化湿退黄。
代表方剂:茵陈理中汤。
第93题 患儿,出生32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腹胀,全身散在瘀斑,大便溏薄,舌有瘀点,苔黄。治疗首选方是
A.茵陈蒿汤
B.茵陈理中汤
C.茵陈五苓散
D.血府逐瘀汤
E.归脾汤
参考答案:D
解析:
胎黄气滞血瘀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治法:行气化瘀消积。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
第94题 下列属于病理性黄疸的是
A.生后24h以内出现黄疸
B.生后第2~3日出现黄疽,第4~6日达高峰
C.足月儿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消退
D.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
E.小儿一般情况良好,除偶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参考答案:A
解析: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以内)、发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每日上升幅度>85.5μmol/L或每小时上升幅度>8.5μmol/L)、程度重(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消退迟(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伴随各种临床症状。
第95题 下列病机中,不属于胎黄病机的是
A.脾胃湿热
B.寒湿内蕴
C.肺失通调
D.肝失疏泄
E.气滞血瘀
参考答案:C
解析:
胎黄的病变脏腑在肝胆、脾胃,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欠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病久则气滞血瘀而黄疸日深难退。
第96题 治疗硬肿症寒凝血涩证首选方是
A.四逆汤
B.参附汤
C.金匮肾气丸
D.当归四逆汤
E.血府逐瘀汤
参考答案:D
解析:
硬肿症寒凝血涩证
证候:全身欠温,四肢发凉,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位,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哭声较低,精神委靡,反应尚可,或伴呼吸不匀,气息微弱,指纹紫滞。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当归四逆汤。
第97题 治疗硬肿症阳气虚衰证首选方是
A.四逆汤
B.参附汤
C.金匮肾气丸
D.当归四逆汤
E.血府逐瘀汤
参考答案:B
解析:
硬肿症阳气虚衰证
证候:全身冰冷,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气息微弱,僵卧少动,哭声低怯,吸吮困难,反应极差,皮肤暗红,尿少或尤,面色苍白,唇舌色淡,指纹淡红不显。
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代表方剂:参附汤。
第98题 硬肿症的内因是
A.肾阳虚衰
B.脾肾阳虚
C.肺脾气虚
D.肝肾阴虚
E.脾肾两虚
参考答案:A
解析:
硬肿症的内因是肾阳虚衰,外因是感受寒邪。先天禀赋不足,阳气虚衰,若护养保暖不当,复感寒邪,或感受他病,则气机不畅,血脉不行,不能温煦肌肤,营于四末,故肌肤僵硬,肤色紫暗,身冷肢厥。同时,脾阳不振,水湿不化,则见水肿;严重者血络瘀滞,可致血不循经而外溢,导致肺出血等重症;阳气虚极而渐衰亡,可见气息微弱、全身冰冷、脉微欲绝之危症。
第99题 治疗胎怯肾精薄弱证首选方是
A.保元汤
B.归脾汤
C.金匮肾气丸
D.补肾地黄丸
E.六味地黄丸
参考答案:D
解析:
胎怯肾精薄弱证
证候:体短形瘦,头大囟张,头发稀黄,耳壳软,哭声低微,肌肤不温,指甲软短,骨弱肢柔,或有先天性缺损畸形,指纹淡。
治法:益精充髓,补肾温阳。
代表方剂:补肾地黄丸。
第100题 患儿,出生30天。黄疸持续不退,面目皮肤发黄,晦暗无光泽,右胁下痞块渐大,腹部胀满,口唇暗红。辨证为气滞血瘀证,最主要的辨证依据是
A.腹部胀满
B.黄疸不退
C.全身黄疸
D.黄疸晦暗
E.右胁下痞块
参考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