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儿科学题库(607题)


第21题

患儿,10个月。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哭吵,腹胀。其诊断是


A.痢疾

B.肠炎

C.积滞

D.虫积

E.肠套叠


参考答案:E


解析:

婴幼儿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哭闹,常为肠套叠。


第22题 患儿,5岁。舌苔花剥,经久不愈,状如“地图”。病机多为


A.脾之气阳虚弱

B.肺脾气阴亏虚

C.乳食积滞内停

D.胃之气阴不足

E.寒湿生冷内停


参考答案:D


解析:

舌苔花剥,状如地图,时隐时现,经久不愈,多为胃之气阴不足所致。


第23题 患儿,2岁。发热3~4天出疹,疹形细小,状如麻粒,口腔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者,为


A.口疮

B.鹅口疮

C.麻疹

D.痄腮

E.发颐


参考答案:C


解析:

发热3~4天出疹,疹形细小,状如麻粒,口腔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者,为麻疹。


第24题 新生儿期是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新生儿期: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28天,称为新生儿期。


第25题 幼儿期是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幼儿期:从1周岁至满3周岁,称为幼儿期。


第26题 患儿,出生26天。黄疸未退,皮肤色黄无光泽,精神萎靡,四肢不温,大便灰白而溏,舌淡苔白腻。其治法是


A.清热利湿

B.温中化湿

C.化瘀消积

D.平肝熄风

E.温阳固脱


参考答案:B


解析:

胎黄寒湿阻滞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委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
治法:温中化湿退黄。
代表方剂:茵陈理中汤。


第27题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儿科推拿疗法的作用


A.神气安定

B.经络畅通

C.气血循行

D.凉血止血

E.脏腑调和


参考答案:D


解析:

推拿疗法:具有促进气血循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系疾病,如泄泻、呕吐、腹痛、疳证、厌食、积滞、口疮等;肺系疾病,如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杂病,如遗尿、痿证、痹证、惊风、肌性斜颈、五迟、五软等。推拿疗法亦有一些禁忌证,如急性出血性疾病、急性外伤、脊背皮肤感染等。


第28题 治疗痄腮,宜选用以下哪味药捣烂外敷腮部


A.马齿苋

B.延胡索

C.白芥子

D.吴茱萸

E.芫荽子


参考答案:A


解析:

涂敷法是用新鲜的中药捣烂成药糊,或用药物研末加入水或醋调匀成药液,涂敷于体表局部或穴位处的一种外治法。如白芥子、胡椒、细辛研末,生姜汁调糊,涂敷肺俞穴,治寒喘;鲜马齿苋、青黛、鲜丝瓜叶等任选一种,调敷于腮部,治疗痄腮。


第29题 患儿,出生8天。出生时体重2000g,啼声细弱无力,全身冰冷,僵卧少动,面色苍白,肌肉板硬而肿,硬肿范围达60%,皮肤暗红,少尿,指纹色红不显。其治法是


A.益气养心,活血化瘀

B.通经活络,利水消肿

C.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D.益气温阳,利水消肿

E.温经散寒,益气活血


参考答案:C


解析:

硬肿症阳气虚衰证
证候:全身冰冷,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气息微弱,僵卧少动,哭声低怯,吸吮困难,反应极差,皮肤暗红,尿少或尤,面色苍白,唇舌色淡,指纹淡红不显。
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代表方剂:参附汤。


第30题 身高增长的第二个高峰在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参考答案:E


解析:

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青春期体格发育出现第二次高峰。由于青春期生理变化大,社会接触增多,容易出现各种身心疾病,如月经紊乱、性心理障碍、酗酒等。应做好此期生理卫生教育,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保障青春期的身心健康。


第31题 培元补肾法常用于治疗


A.五迟五软

B.肺炎喘嗽

C.幼儿急疹

D.手足口病

E.脐血脐突


参考答案:A


解析:

培元补肾法:适用于小儿胎禀不足,肾气虚弱,及肾不纳气之证,如胎怯、五迟、五软、遗尿、解颅、哮喘等。


第32题 治疗寒喘,宜选用以下哪味药捣烂外敷肺俞穴


A.麻黄

B.附子

C.白芥子

D.西河柳

E.吴茱萸


参考答案:C


解析:

涂敷法是用新鲜的中药捣烂成药糊,或用药物研末加入水或醋调匀成药液,涂敷于体表局部或穴位处的一种外治法。如白芥子、胡椒、细辛研末,生姜汁调糊,涂敷肺俞穴,治寒喘;鲜马齿苋、青黛、鲜丝瓜叶等任选一种,调敷于腮部,治疗痄腮。


第33题 患儿,出生10天。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少尿。唇舌色淡,指纹淡红。治疗首选方


A.参附汤

B.四逆汤

C.理中汤

D.附子理中汤

E.黄芪建中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硬肿症阳气虚衰证
证候:全身冰冷,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气息微弱,僵卧少动,哭声低怯,吸吮困难,反应极差,皮肤暗红,尿少或尤,面色苍白,唇舌色淡,指纹淡红不显。
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代表方剂:参附汤。


第34题 麻疹初期透疹可用下列那位药加黄酒洒擦洗皮肤


A.生麻黄

B.香薷

C.五倍子

D.石榴皮

E.香樟木


参考答案:A


解析:

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成药液,熏蒸、浸泡、洗涤、沐浴患者局部或全身的治疗方法。熏蒸法用于麻疹、感冒的治疗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等,如麻疹初期透疹,用生麻黄、浮萍、芫荽子、西河柳煎煮,加黄酒洒擦洗皮肤。


第35题 正常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


A.浮而稍数

B.弦而稍数

C.浮而稍缓

D.软而稍数

E.浮而稍弦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儿脉诊:健康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软而稍数,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小儿病理脉象主要有浮、沉、迟、数、无力、有力六种基本脉象,分别表示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浮主表证,沉主里征;迟脉主寒,数脉主热;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第36题 乳婴儿中药用量应为成人量的


A.1/6

B.1/3

C.1/2

D.1/2~2/3

E.等量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儿用药剂量常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医者经验而不同。为方便掌握,中药汤剂可采用下列比例用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期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量。


第37题 患儿,出生7天。全身不温,四肢发凉,反应尚可,哭声较低,肌肤硬肿,难以捏起,臀部与小腿皮肤硬肿,颜色暗红如陈伤,指纹紫暗。其证候是


A.热毒壅滞

B.寒凝血涩

C.气弱欲绝

D.脾肾两虚

E.阳气虚衰


参考答案:B


解析:

硬肿症寒凝血涩证
证候:全身欠温,四肢发凉,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位,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哭声较低,精神委靡,反应尚可,或伴呼吸不匀,气息微弱,指纹紫滞。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当归四逆汤。


第38题 新生儿中药用量应为成人量的


A.1/6

B.1/3

C.1/2

D.2/3

E.等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小儿用药剂量常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医者经验而不同。为方便掌握,中药汤剂可采用下列比例用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期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量。


第39题 腹部膨大,肢体瘦弱,发稀,额上青筋显现,多为


A.积滞

B.厌食

C.疳积

D.泄泻

E.五迟


参考答案:C


解析:

胸廓前凸形如鸡胸,可见于佝偻病、哮喘;腹部膨大,肢体瘦弱,发稀,额上有青筋显现,属于疳积。


第40题 小儿血证可闻及的口气为


A.臭秽

B.腥臭

C.臭腐

D.酸腐

E.酸腐而臭


参考答案:B


解析:

口气臭秽,多属胃热;暖气酸腐,多为伤食;口气腥臭,见于血证,如齿血衄;口气如烂苹果味,为酸中毒的表现。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