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外科学题库(328题)


第221题 以下哪项不是肥疮的特点


A.好发于儿童

B.皮损处有黄癣痂堆积

C.头发干燥,穿过皮损,易折断

D.皮损处可闻及鼠尿臭

E.皮损处头发不会形成永久性脱发


参考答案:E


解析:

肥疮相当于西医的黄癣:本病为头癣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农村,好发于儿童。其特征是:有黄癣痂堆积,癣痂呈蜡黄色,肥厚,富黏性,边缘翘起,中心微凹,上有毛发贯穿,质脆易粉碎,有特殊的鼠尿臭。久之毛囊被破坏而成永久性脱发。当病变痊愈后,则在头皮留下广泛、光滑的萎缩性疤痕。病变四周约25px左右头皮不易受损。


第222题 患者男性,21岁,双手背起结节1年,如豆般大,坚硬粗糙,表面蓬松枯槁,色黄。皮损范围有扩大趋势,无任何不适,舌红,苔薄,脉弦数。诊断为


A.线瘊

B.跖疣

C.鼠乳

D.疣目

E.丝状疣


参考答案:D


解析:

不同疣的特点与好发部位:
因其皮损形态及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发于手背、手指、头皮等处者,称千日疮、疣目、枯筋箭或瘊子;发于颜面、手背、前臂等处者,称扁瘊;发于胸背部有脐窝的赘疣,称鼠乳;发于足跖部者,称跖疣;发于颈周围及眼睑部位,呈细软丝状突起者,称丝状疣或线瘊。


第223题

患者因劳累后唇缘、口角处见群集的小水疱,灼热痒痛,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宜用下列何方


A.龙胆泻肝汤

B.五味消毒饮

C.黄连解毒汤

D.导赤散

E.辛夷清肺饮合竹叶石膏汤


参考答案:E


解析:

患者所患为肺胃热盛之热疮。症因鼻为肺之窍,胃经环绕面唇,风性上行,故肺胃热盛多发于面、鼻、唇。肺胃热盛,津液布散失常,则皮肤起小水疱,灼热痒痛;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肺胃热盛之象。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方用辛夷清肺饮合竹叶石膏汤加减。


第224题 蛇串疮的皮损特点是


A.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

B.皮肤黏膜交界处成群的水疱

C.皮肤上浅在性脓疱和脓痂

D.带状分布的红斑、成簇的水疱

E.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


参考答案:D


解析:

蛇串疮的特点: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或丘疱疹,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局部刺痛或伴臖核肿大。多数患者愈后很少复发,极少数患者可多次发病。


第225题 蛇串疮气滞血瘀证治疗以什么为主


A.本病一般不必内服药

B.清解余热

C.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D.扶正祛邪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C


解析:

蛇串疮气滞血瘀证:治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方选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第226题

患者女性,27岁。食芒果7小时后口周皮肤鲜红肿胀,其上有水疱或大疱,大疱破裂后则有糜烂渗液,灼热,瘙痒,伴发热,口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凉膈散

B.黄连解毒汤

C.龙胆泻肝汤

D.化斑汤

E.化斑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


参考答案:E


解析:

接触性皮炎湿热毒蕴证
证候:起病急骤,皮损面积较广泛,其色鲜红肿胀,上有水疱或大疱,水疱破后则糜烂渗液,自觉灼热瘙痒;伴发热,口渴,大便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化斑解毒汤加减。


第227题 热疮多因感受何邪所致


A.风湿

B.火毒

C.燥热

D.风热

E.暑热


参考答案:D


解析:

热疮病因病机:外感风温热毒,阻于肺胃二经,蕴蒸皮肤而生;或由肝经湿热下注,阻于阴部而成疮;或因反复发作,热邪伤津,阴虚内热所致。


第228题 热疮阴虚内热证方选


A.辛夷清肺饮

B.龙胆泻肝汤

C.增液汤

D.八珍汤

E.四妙勇安汤


参考答案:C


解析:

热疮阴虚内热证治以养阴清热,方选增液汤加板蓝根、马齿苋、紫草、石斛、生薏苡仁。


第229题 热疮湿热下注证方选


A.辛夷清肺饮

B.龙胆泻肝汤

C.增液汤

D.八珍汤

E.四妙勇安汤


参考答案:B


解析:

热疮湿热下注证治以清热利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加板蓝根、紫草、玄胡等。


第230题 下列哪一项为尖锐湿疣的中医病因病机


A.湿热秽浊由下焦前阴入侵,阻于膀胱及肝经

B.湿热秽浊之邪侵及肝经、下注阴部

C.风热毒邪搏于肌肤而生

D.秽浊之毒酿生湿热,下注皮肤黏膜

E.淫秽疫毒与湿热、风邪杂合所致


参考答案:D


解析:

尖锐湿疣的病因病机:本病主要为性滥交或房室不洁,感受秽浊之毒,毒邪蕴聚,酿生湿热,湿热下注皮肤黏膜而产生赘生物。


第231题

患者白疕初起,皮损遍身,多呈点滴状,颜色鲜红,层层银屑,瘙痒剧烈,抓之有点状出血,伴口干舌燥,便干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证属


A.火毒炽盛证

B.湿毒蕴阻证

C.气血瘀滞证

D.血热内蕴证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白疕血热内蕴证
证候:多见于进行期。皮疹多呈点滴状,发展迅速,颜色鲜红,层层鳞屑,瘙痒剧烈,刮去鳞屑有点状出血;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心烦易怒,便干溲赤;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滑或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第232题 以下哪一项为淋病临床特点


A.龟头红肿,包皮内有多量脓性分泌物

B.外生殖器有多个痛性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尿道口红肿

C.尿道分泌物少,为黏液状

D.尿道口刺痛,尿道口排出脓性分泌物

E.外生殖器多为单个无痛性溃疡


参考答案:D


解析:

急性淋病临床表现:尿道口红肿、发痒及轻度刺痛,继而有稀薄黏液流出,引起排尿不适,24小时后症状加剧。排尿开始时尿道外口刺痛或灼热痛,排尿后疼痛减轻。尿道口溢脓,开始为浆液性分泌物,以后逐渐变稠出现黄色黏稠的脓性分泌物,特别是清晨起床后分泌物的量较多。当病变上行蔓延至后尿道时,可出现终末血尿、血精、会阴部轻度坠胀等现象。


第233题 患者,女,26岁,平素喜食辛辣刺激食物,在暑夜吃了火锅之后,两手突起丘疱疹,灼热瘙痒无休,抓破渗液流脂水;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滑。其治法为


A.健脾利湿止痒

B.清热利湿止痒

C.凉血清火止痒

D.清热解毒止痒

E.清暑利湿解毒


参考答案:B


解析:

湿疮湿热蕴肤证证候:发病快,病程短,皮损潮红,有丘疱疹,灼热瘙痒无休,抓破渗液流脂水;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痒。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第234题 中医认为梅毒的病因病机为


A.淫秽疫毒与湿热、风邪杂合所致

B.湿热秽浊之邪侵及肝经、下注阴部

C.湿热秽浊由下焦前阴入侵,阻于膀胱及肝经

D.秽浊之毒酿生湿热,下注皮肤黏膜

E.下焦湿热导致膀胱功能失调,三焦水道通调不利


参考答案:A


解析:

梅毒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为淫秽疫毒与湿热、风邪杂合所致。传播方式主要是精化传染(直接传染),间有气化传染(间接传染)和胎中染毒。邪之初染,疫毒结于阴器及肛门等处,发为疳疮;流于经脉,则生横痃;后期疫毒内侵,伤及骨髓、关窍、脏腑,变化多端,证候复杂。


第235题 下列符合黄水疮暑湿热蕴证表现的是


A.破后糜烂面淡红

B.四周红晕不显

C.皮疹多而脓疱密集

D.食少,面白无华

E.苔薄微腻,脉濡细


参考答案:C


解析:

黄水疮暑湿热蕴证证候:皮疹多而脓疱密集,色黄,四周有红晕,破后糜烂面鲜红,附近伴臖核肿大;或有发热,多有口干、便干、小便黄等;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暑利湿解毒。
方药:清暑汤加马齿苋、藿香。
除了C选项,其他选项都是脾虚湿滞证的表现,因此选C。


第236题 虫咬皮炎的主要治法为


A.清热解毒止痒

B.清热解毒养阴

C.清热解毒散瘀

D.清热解毒消肿

E.清热解毒止痛


参考答案:A


解析:

虫咬皮炎以预防为主,发病后以外治为主,轻者外治可愈,重者内、外合治。治法主要为清热解毒止痒。外治是关键。


第237题 下列关于黄水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清暑利湿为主要治法

B.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的特性

C.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

D.皮损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

E.没有传染性的化脓性皮肤病


参考答案:E


解析:

黄水疮是一种发于皮肤有传染性的化脓性皮肤病。中医古代文献又称为滴脓疮、天疱疮等。皮损主要表现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的特性,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本病治疗以清暑利湿为主要治法。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健脾为主。


第238题 寻常疣湿热血瘀证的首选方是


A.黄连解毒汤

B.龙胆泻肝汤

C.马齿苋合剂

D.萆薢渗湿汤

E.五味消毒饮


参考答案:C


解析:

寻常疣湿热血瘀证治法:清化湿热,活血化瘀;方药:马齿苋合剂加薏苡仁、冬瓜仁。


第239题 一种发于皮肤有传染性的化脓性皮肤病,古代称为滴脓疮、天疱疮,这种疾病是


A.湿疮

B.疥疮

C.油风

D.黄水疮

E.白疕


参考答案:D


解析:

黄水疮是一种发于皮肤有传染性的化脓性皮肤病。中医古代文献又称为滴脓疮、天疱疮等。


第240题 下列关于癣的治疗方法,错误的是


A.灰黄霉索

B.剪发、拔甲、拔发、洗头

C.肌肉注射抗生素

D.10%水杨酸软膏

E.5%硫黄软膏


参考答案:C


解析:

癣的治疗方法教材中并没有提及肌肉注射抗生素,其他选项教材中都有。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