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01题
患者,男,32岁,头面部有淡红色斑片,干燥、脱屑、瘙痒,受风加重,口干口渴,大便干燥;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细数。治疗首选的方剂是
A.八珍汤
B.参苓白术散
C.四物消风饮
D.消风散合当归饮子
E.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
参考答案:D
解析:
患者所患白屑风,根据临床表现为风热血燥证候,治法宜祛风清热,养血润燥。方药首选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
第202题 牛皮癣的皮损特点为
A.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B.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
C.皮损呈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极易形成苔藓样变
D.皮损为暗红、淡紫色或皮肤色多角形扁平丘疹,有蜡样光泽、网状纹
E.皮损为基底淡红色,上覆银白色鳞屑,剥后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
参考答案:C
解析:
牛皮癣的皮损特点:皮损多为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搔抓后皮损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极易形成苔藓样变。
第203题 药毒是药物进入人体内所致的急性炎症反应,与其他疾病相比,其特点是
A.发病前有用药史,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多形性
B.发病前均有明显的接触某种物质病史
C.皮损呈丘疹样风团,上有针尖大小的瘀点、丘疹或水疱,呈散在性分布
D.皮损主要表现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的特性
E.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倾向湿润,反复发作,易转为慢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药毒的诊断: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基本具有以下特征:
(1)发病前有用药史。
(2)有一定的潜伏期,第一次发病多在用药后5~20天内,重复用药常在24小时内发生,短者甚至在用药后瞬间或数分钟内发生。
(3)突然发病,自觉灼热瘙痒,重者伴有发热、倦怠、纳差、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全身症状。
(4)皮损形态多样,颜色鲜艳,分布为全身性、对称性,可泛发或仅限于局部。
第204题 下列哪项不是瘾疹的病因病机
A.禀性不耐,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
B.风寒、风热客于肌表
C.肠胃湿热郁于肌表
D.血虚生风生燥
E.风湿热邪浸淫肌肤
参考答案:E
解析:
瘾疹的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所致;或表虚不固,风寒、风热外袭,客于肌表,致使营卫失调而发;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厚,或肠道寄生虫,使肠胃积热,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此外,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血虚生风生燥,阻于肌肤也可发生。对食物、生物制品、肠道寄生虫等过敏亦发作本病。
第205题 银屑病病程较久,皮损多呈斑片状,颜色淡红,鳞屑减少,干燥皲裂,自觉瘙痒。中医诊断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白疕血虚风燥证
证候:多见于静止期。病程较久,皮疹多呈斑片状,颜色淡红,鳞屑减少,干燥皲裂,自觉瘙痒;伴口咽干燥;舌质淡红,舌苔少,脉沉细。
治法:养血滋阴,润肤息风。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第206题 银屑病病程较久,皮损反复不愈,皮损多呈斑块状,鳞屑较厚,颜色暗红。中医诊断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白疕气血瘀滞证
证候:多见于静止期或消退期。皮损反复不愈,皮疹多呈斑块状,鳞屑较厚,颜色暗红;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第207题 接触性皮炎风热蕴肤证的代表方为
A.龙胆泻肝汤
B.消风散
C.化斑解毒汤
D.当归饮子
E.清营汤
参考答案:B
解析:
接触性皮炎风热蕴肤证:
证候:起病较急,好发于头面部,皮损色红,肿胀轻,其上为红斑或丘疹,自觉瘙痒,灼热;心烦,口干,小便微黄;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紫荆皮(花)、僵蚕。
第208题 梅毒肝经湿热证的常用处方是
A.萆薢分清饮
B.龙胆泻肝汤
C.八正散
D.萆薜渗湿汤
E.导赤散
参考答案:B
解析:
梅毒肝经湿热证
证候:多见于一期梅毒。外生殖器疳疮质硬而润,或伴有横痃,杨梅疮多在下肢、腹部、阴部;兼见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驱梅。
方药:龙胆泻肝汤酌加土茯苓、虎杖。
第209题 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瘙痒难忍,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诊断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瘾疹风寒束表证
证候: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恶寒怕冷,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痒。
方药: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
第210题 风团片大、色红,瘙痒剧烈;脘腹疼痛,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诊断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瘾疹胃肠湿热证
证候:风团片大、色红、瘙痒剧烈;发疹的同时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疏风解表,通腑泄热。
方药:防风通圣散加减。
第211题 治疗婴儿湿疹胎火湿热证,方剂宜选用
A.消风散
B.当归饮子
C.龙胆泻肝汤
D.参苓白术散
E.消风导赤汤
参考答案:E
解析:
婴儿湿疹胎火湿热证证候:皮肤潮红,红斑水疱,抓痒流滋,甚则黄水淋漓、糜烂,结黄色痂皮;大便干,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凉血清火,利湿止痒。
方药:消风导赤汤加减。
第212题 牛皮癣的特点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牛皮癣的皮损特点:皮损多为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搔抓后皮损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极易形成苔藓样变。
第213题 湿疮的皮损特点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湿疮的临床特点: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急性湿疮以丘疱疹为主,炎症明显,易渗出;慢性湿疮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第214题 以下哪一项属于肥疮脱发的特点
A.常在距头皮0.3~0.8cm处折断
B.脱发呈上粗下细的感叹号状
C.脱发后由于毛囊破坏,成为永久性脱发
D.脱发处油脂较多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C
解析:
肥疮本病为头癣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农村,好发于儿童。其特征是:有黄癣痂堆积,癣痂呈蜡黄色,肥厚,富黏性,边缘翘起,中心微凹,上有毛发贯穿,质脆易粉碎,有特殊的鼠尿臭。久之毛囊被破坏而成永久性脱发。当病变痊愈后,则在头皮留下广泛、光滑的萎缩性疤痕。病变四周约25px左右头皮不易受损。
第215题
患者男性,25岁,晨起跑步时偶遇风后全身泛发风团,色白,伴瘙痒,发无定处,成批发生,用温水清洗后皮损很快消退,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紧。宜选用何方治疗
A.消风散
B.麻黄桂枝各半汤
C.麻黄附子细辛汤
D.当归饮子
E.四物消风散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患者辨为瘾疹的风寒束表证。
证候: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恶寒怕冷,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痒。
方药: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
第216题
某男,皮疹为红斑、丘疹、风团、水疱,甚则糜烂渗液,表皮剥脱;伴灼热剧痒,口干,大便燥结,小便黄赤,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其治则为
A.清热化瘀,解毒通络
B.清利湿热,解毒通络
C.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D.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E.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参考答案:D
解析:
药毒湿毒蕴肤证
证候:皮疹为红斑、丘疹、风团、水疱,甚则糜烂渗液,表皮剥脱;伴灼热剧痒,口干,大便燥结,小便黄赤,或有发热;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
A.萆薢渗湿汤加减
B.黄连解毒汤加减
C.龙胆泻肝汤加减
D.除湿胃苓汤加减
E.化斑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参考答案:D
解析:
患者为湿疮,脾虚湿蕴证
证候:发病较缓,皮损潮红,有丘疹,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纳少,腹胀便溏,易疲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健脾利湿止痒。
方药: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紫荆皮、地肤子、白鲜皮。
第218题 对于花斑癣,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A.常发于多汗体质青年
B.皮损好发于颈项、躯干
C.不会融合成片
D.好发于多汗部位
E.皮损为界清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无炎症性斑块
参考答案:C
解析:
花斑癣:本病常发于多汗体质青年,可在家庭中互相传染。皮损好发于颈项、躯干,尤其是多汗部位及四肢近心端,为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无炎症性斑块,色淡褐、灰褐至深褐色,或轻度色素减退,或附少许糠秕状细鳞屑,常融合成片。有轻微痒感,常夏发冬愈,复发率高。
第219题 以下哪项不是白癣的特点
A.多见于学龄儿童
B.毛发干枯无光泽
C.可形成永久性脱发
D.易在距头皮0.3~0.8cm处折断
E.病发根部有白色菌鞘包绕
参考答案:C
解析:
白秃疮相当于西医的白癣:本病是头癣的一种,多见于学龄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皮损特征是在头皮有圆形或不规则的覆盖灰白鳞屑的斑片。病损区毛发干枯无泽,常在距头皮0.3~20px处折断而呈参差不齐。头发易于拔落且不疼痛,病发根部包绕有白色鳞屑形成的菌鞘。自觉瘙痒。发病部位以头顶、枕部居多,但发缘处一般不被累及。青春期可自愈,秃发也能再生,不遗留疤痕。
第220题
患者中年女性,平素纳差,时腹胀便溏,3天前因劳累后左胁肋部出现带片状红色斑丘疹,继而出现黄豆大小的水疱,红斑颜色较淡,疱壁松弛,伴有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或白腻,脉缓,应选用以下何方治疗
A.龙胆泻肝汤
B.除湿胃苓汤
C.黄连解毒汤
D.桃红四物汤
E.参苓白术散
参考答案:B
解析:
从该患者所表现的症状看,证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所致之带状疱疹。治宜健脾清热燥湿,解毒消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