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内科学题库(1243题)


第721题 下列哪项不是痢疾与泄泻的鉴别要点


A.有无里急后重

B.有无因情志不舒诱发引

C.有无排便次数增多

D.有无脓血便

E.有无腹痛肠鸣


参考答案:C


解析:

痢疾与泄泻: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而泄泻也可见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


第722题 某患者,下痢2天,现下痢赤白黏冻,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A.葛根芩连汤

B.白头翁汤

C.连理汤

D.芍药汤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患者表现为湿热痢疾,应以清热燥湿为主,选芍药汤,【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故答案答案选D。


第723题

患者症见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胃脘饱闷,头身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证属


A.虚寒痢

B.寒湿痢

C.休息痢

D.噤口痢

E.疫毒痢


参考答案:B


解析:

寒湿痢
证候主症: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腹痛拘急,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第724题 治疗寒湿痢的主方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寒湿痢
证候主症: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腹痛拘急,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第725题 治疗阴虚痢的主方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阴虚痢
证候主症: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代表方:驻车丸加减。


第726题 治疗虚寒痢的主方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虚寒痢
证候主症: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代表方: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第727题 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痢的主症


A.小便短赤

B.里急后重

C.下痢赤白相杂

D.肛门灼热

E.神昏痉厥


参考答案:E


第728题 痢疾的病位在


A.胃

B.肠

C.脾

D.肾

E.肝


参考答案:B


第729题 寒湿痢的主症特点是


A.痢下赤白脓血,不甚臭秽

B.痢下鲜紫脓血

C.痢下白多赤少

D.痢下赤多白少

E.痢下脓血黏稠


参考答案:C


解析:寒湿痢主症: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第730题 若痢疾初起,兼见表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者,首选的方剂是


A.《活人》败毒散

B.香连丸

C.葛根芩连汤

D.藿香正气丸

E.芍药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若痢疾初起,兼见表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者,可依喻嘉言逆流挽舟之法,选用《活人》败毒散,既解表证,又和中举陷,乘病势尚浅,合力从半表半里之际领邪外出。


第731题 治疗寒湿痢首选的方剂是


A.驻车丸

B.真人养脏汤

C.芍药汤

D.不换金正气散

E.白头翁汤


参考答案:D


解析:

寒湿痢
证候主症: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腹痛拘急,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第732题 根据刘河间治疗痢疾的理论,里急后重症状显著者可加用


A.补气药

B.升提中气药

C.养血药

D.活血药

E.理气药


参考答案:E


解析:

刘河间提出的“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和血之法,可用于痢疾的多个证型,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


第733题 下列关于痢疾治疗原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

B.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

C.忌过早补涩

D.热痢清之,寒痢温之

E.分利小便


参考答案:E


解析:

“分利小便”属于痢疾治疗的禁忌症。
古今医家提出的有关治疗痢疾之禁忌,如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等,均可供临床用药之时,结合具体病情,参考借鉴。


第734题 疫毒痢的治法是


A.清热和中化湿

B.清热除湿调气

C.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D.清热化湿和中

E.温中燥湿调气


参考答案:C


解析:

疫毒痢
证候主症:起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第736题 泄泻之湿热伤中证的主方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第737题 患者,男,35岁。下痢3个月余,痢下稀薄白冻,腹部隐痛,里急后重,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疗宜选用的方剂是


A.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B.驻车丸

C.芍药汤

D.胃苓汤

E.白头翁汤


参考答案:A


解析:脾肾阳虚,故见上述症状,治宜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方用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第738题 治疗休息痢,宜选用的方剂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