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生理学题库(381题)


第21题 神经、肌肉、腺体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


A.收缩

B.分泌

C.局部电位

D.阈电位

E.动作电位


参考答案:E


解析:

神经、肌肉、腺体细胞都为可兴奋细胞,受到阈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位


第22题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


A.多巴胺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谷氨酸

E.乙酰胆碱


参考答案:E


解析: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机制当兴奋以动作电位形式传到神经末梢时,轴突末梢去极化,Ca2+进入突触前膜内,使得突触前膜内的乙酰胆碱(ACh)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终板膜受体结合,导致终板膜离子通道开放,形成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可爆发一次动作电位并通过兴奋收缩耦联而引起肌纤维的收缩。可见,乙酰胆碱是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传递物质


第23题 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产生什么的能力


A.反应

B.反射

C.电位

D.抑制

E.适应


参考答案:A


解析:

兴奋性是指活细胞,主要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也把这些反应称之为兴奋


第24题

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


A.锋电位

B.负后电位

C.正后电位

D.除极相

E.恢复相


参考答案:A


解析:

动作电位具有不应期。细胞在发生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绝对不应期大约相当于锋电位期间,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相当于负后电位出现的时期;低常期相当于正后电位出现的时期


第25题 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哪项是错误的


A.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

B.横管膜传导动作电位

C.终末池中Ca2+逆浓度差转运

D.Ca2+进入肌质与肌钙蛋白结合

E.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为三联管


参考答案:C


解析: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时,动作电位是在肌细胞膜产生的


第26题

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由K+外流所致,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B.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

C.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数值是不相同的

D.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内外电位差

E.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参考答案:E


解析: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一般在-100~-10mV。其特征是①在大多数细胞是一种稳定的直流电位;②细胞内电位低于胞外,即内负外正;③不同细胞静息电位的数值可以不同


第27题 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

B.局部电位

C.阈电位

D.阈强度

E.强度时间变化率


参考答案:D


解析:

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即阈强度。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阈强度或阈刺激一般可作为衡量细胞兴奋性的指标


第28题 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的最高频率的是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恢复期

E.正常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最高频率的是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相当于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及复极化的前1/3,在这一时期内原来激活Na+通道失活,兴奋性降至零,此时无论给予细胞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再次产生动作电位,其阈强度为无限大。因此,同一个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不能总和,要连续引起细胞产生两个动作电位,刺激的间隔时间至少要等于绝对不应期(约等于锋电位的持续时间)


第29题 峰电位的幅值等于


A.静息电位与负后电位之和

B.K+平衡电位与超射值之和

C.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

D.K+平衡电

E.负后电位


参考答案:C


解析:

注意题干问的是峰电位的幅值,而不是电位值。故需把0电位的上下电位值的绝对值相加


第30题

人工减小细胞浸浴液中的Na+浓度,所记录的动作电位出现


A.幅度变小

B.幅度变大

C.时程缩短

D.时程延

E.复极相延长


参考答案:A


解析:

1、一种离子在膜两侧的浓度决定了离子的平衡电位。
静息电位是K离子和钠离子的跨膜扩散造成的,因为膜对K离子的通透性相对较大,故膜电位接近EK。
动作电位接近Na离子的平衡电位。
2、膜对某种离子的通透性决定了该离子跨膜扩散对静息电位的贡献。
3、钠泵的电生理作用可以直接影响静息电位。钠泵除了直接影响静息电位外,更重要的作用是维持膜两侧离子浓度差。
凡是可以影响细胞膜对K离子的通透性的因素(温度、pH、缺氧、K+浓度),都可影响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低温、缺氧或代谢障碍等因素影响Na+-K+泵活动时,抑制Na+-K+泵活动时,静息电位会减小,动作电位幅度也会减小。
题中述减小细胞浸浴液中的Na+浓度,当动作电位产生,Na离子内流时,内流量减少,故动作电位的幅度减少


第31题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肌肉收缩的强度

B.腺细胞分泌的多少

C.刺激频率的高低

D.刺激强度的大小

E.动作电位的幅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①刺激要能使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就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刺激量包括三个参数,即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②肌肉收缩的强度、腺细胞分泌的多少均为动作电位引起的结果。动作电位的幅度只能反映Na+内流的强度,不能反应组织兴奋性的高低。


第32题 实验中刺激神经纤维,其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是


A.呈衰减性传导

B.呈双向传导

C.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可融合

D.电位幅度越大,传导越慢

E.刺激越强,传导越快


参考答案:B


解析:

①动作电位是以局部电流形式进行传导的,由于受刺激部位膜上电位差为内正外负,而未兴奋处仍为安静时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因此局部电流是双向流动的,即动作电位呈双向传导。②根据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的原理,动作电位在细胞膜的某处产生后,其传导不衰减,无论传导距离多远,其幅度和形状均不改变。动作电位一经产生,其幅度就达最大,与传导距离无关。刺激强度只要超过阈值,就可产生动作电位,也与传导距离无关。③多个动作电位不能总和,只有局部电位才可以总和。


第33题

下列关于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单向传递

B.化学传递

C.时间延搁

D.易受药物的影响

E.神经兴奋后肌肉不一定收缩


参考答案:E


解析:

在正常情况下,一次神经冲动所引起的乙酰胆碱的释放量,大约超过引起肌细胞动作电位需要量的3—4倍,因此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通常是1对1的,即运动纤维每一次神经冲动到达末梢,都能可靠地引起肌肉兴奋一次,诱发一次收缩,这一点与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明显不同。


第34题 关于原发性主动转运正确的是


A.无需ATP功能

B.顺电-化学梯度

C.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

D.可转运大分子或团块物质

E.需膜蛋白--生物泵


参考答案:E


解析:

E是正确的。A、B为单纯扩散特点,C是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D是通过膜泡转运(出胞和入胞)。


第35题 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经通道易化扩散

C.经载体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出胞


参考答案:E


解析:

①出胞是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运动神经末梢突触囊泡内的神经递质是ACh,神经末梢对ACh的释放是以囊泡为单位,以出胞形式倾囊而出的。②单纯扩散是02、C02、NH3等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易化扩散是指物质跨膜转运时需要离子通道或载体的帮助。主动转运是指物质跨膜转运时需各种泵(钠泵、钙泵等)的参与。


第36题

关于Na+泵生理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Na+泵活动使膜内外Na+、K+呈均匀分布

B.将Na+移出膜外,将K+移入膜内

C.建立势能储备,为某些营养物质吸收创造条件

D.细胞外高Na+可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

E.细胞内高K+保证许多细胞代谢反应进行


参考答案:A


解析:

①Na+泵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上,也称Na+,K+-ATP酶,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Na+移出细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细胞内。由于Na+泵的活动,可使细胞内的K+约为细胞外液的30倍,而细胞外液的Na+约为胞质内的10倍,因此并不是使细胞膜内外Na+、K+呈均匀分布。②Na+泵建立的Na+跨膜浓度梯度,为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吸收建立势能储备,提供驱动力。③Na+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外高Na+,可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④Na+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为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如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就需要高K+环境。


第37题 下列物质通可过易化扩散转运的是


A.CO2

B.Ca2+

C.O2

D.尿素

E.乙醇


参考答案:B


解析:

Ca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转运,其余4项通过单纯扩散转运。


第38题 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静息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绝对不应期的兴奋性为0。其余几期的兴奋性排序从高到低超常期、静息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


第39题 细胞外液高浓度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是属于


A.单纯扩散

B.载体易化扩散

C.通道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入胞作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顺浓度差,需载体是易化扩散。故选B。


第40题 氨基酸进入肠黏膜上皮细胞是属于


A.入胞作用

B.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E.单纯扩散


参考答案:D


解析:

葡萄糖和氨基酸的主动转运所需要的能量不是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赖小肠液与小肠上皮细胞间的Na+浓度梯度势能完成的。而造成这种高势能的钠泵活动需要分解ATP,因而氨基酸逆浓度差主动转运所需要的能量还是间接的来自ATP的分解,因此这种类型的主动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