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1题 股骨颈外展型骨折是指Pauwel角
A.小于10°
B.小于15°
C.小于20°
D.小于25°
E.小于30°
参考答案:E
解析:
口诀“内打我,外小三”内收型>50°,外展型<30°。
第42题 76岁老人,平素健康,跌倒后,致股骨头头下型骨折有移位,选择哪种治疗最合适
A.皮牵引治疗
B.髋人字石膏固定
C.骨牵引治疗
D.股骨粗隆间截骨术
E.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参考答案:E
解析:
股骨头头下型骨折有移位容易不愈合,且患者为老龄患者,更不容易愈合,所以应该用人工关节置换。
人工关节置换适应症,高龄(65--70岁以上老年人),骨折有移位,全身状况差,年龄界限放宽到55--60岁以上。
此题中患者为76岁老龄,所以应该选E.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第43题 患者女性,69岁。跌倒后感右髋部疼痛1小时来诊。X线片检查右股骨颈头下型骨折,Pauwels角为60°。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
A.右下肢皮牵引
B.石膏固定
C.手法复位
D.手术治疗
E.休息制动
参考答案:D
解析:
Pauwels角指的是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的夹角。Pauwels角大于50°,为内收骨折,Pauwels角越大,骨折端所遭受的剪切力越大,骨折越不稳定。
第44题 女性,70岁。下台阶时摔伤髋部。查体右下肢短缩3Cm,足外旋45°,髋部叩压痛明显,旋转痛阳性髋部无明显肿胀,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股骨干骨折
B.右髋骨折
C.右髋脱位
D.右股骨颈骨折
E.右粗隆间骨折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选D。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
临床表现
(1)畸形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
(2)疼痛移动患肢时髋部疼痛明显。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部叩击时,髋部感疼痛。
(3)功能障碍移位骨折病人在伤后不能坐起或站立。
第45题 24岁男性,因车祸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4小时后入院,急诊手术,手术的重点在于
A.胫腓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
B.胫骨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
C.腓骨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
D.彻底清创,确保伤口一期愈合
E.骨牵引,待伤口二期愈合
参考答案:D
解析:
患者车祸致伤开放性胫腓骨骨折4小时后急诊入院手术,伤口属新鲜的伤口,故重点应放在彻底清创,确保伤口一期愈口上。胫腓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可暂缓处理。
第46题 胫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束时,因肿胀重,张力大,闭合创口困难,此时,闭合创口的最佳方法是
A.尽力直接缝合
B.暂不缝合,做延期缝合
C.开放换药,直到愈合
D.两侧做减张切口,缝合原创口
E.两侧做减张切口,缝合原创口,减张切口处,游离植皮覆盖
参考答案:E
解析:
切口皮肤的覆盖
张力大者行减张切口,皮肤缺损者可用游离皮片移植或转移皮瓣覆盖,必要时行带蒂皮瓣移植。缝合皮肤切口之前,应在各个筋膜间隙内放置橡皮片引流条。
第47题
患者男性,24岁,因车祸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4小时后入院,急诊手术,手术的重点在于
A.胫骨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
B.腓骨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
C.骨牵引,待伤口二期愈合
D.胫腓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
E.彻底清创,确保伤口一期愈口
参考答案:E
解析:
患者车祸致伤开放性胫腓骨骨折4小时后急诊入院手术,伤口属新鲜的伤口,故重点应放在彻底清创,确保伤口一期愈口上。胫腓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可暂缓处理。
第48题 患者男性,35岁。左小腿被撞伤,创口出血,骨外露24小时。X线片示左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A.坠积性肺炎
B.神经血管损伤
C.骨筋膜室综合征
D.急性骨萎缩
E.感染
参考答案:E
解析:
骨外露24小时,属于开放性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
第49题 患者中年男性,骑摩托车摔倒,左小腿砸伤10小时后来院。检查见左小腿中段高度肿胀,坚硬并有异常活动,足部皮温较对侧低,感觉明显减退,足背动脉触不到。X线证实左胫腓骨中段骨折。其可能出现了下列哪种并发症
A.腓总神经损伤
B.感染
C.骨筋膜室综合征
D.胫前动脉损伤
E.脂肪栓塞
参考答案:C
解析:
据左小腿骨折后高度肿胀,坚硬,足部皮温较对侧低,感觉明显减退,足背动脉触不到,说明肢体血运受损,因此选择C。
第50题 胫骨骨折常出现开放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其主要原因是
A.暴力多是直接的且局部软组织少
B.胫骨的脆性较大
C.暴力间接的通过腓骨传导
D.因腓骨细小,缺乏对胫骨的支持
E.胫骨在解剖上多有变异
参考答案:A
解析:
胫骨平台的松质骨丰富,密质骨薄,对抗暴力差,遇到高能暴力时,骨折多为粉碎性,关节面有塌陷及倾斜。胫骨骨干密度骨厚而坚固,抗压能力强,遇到高能暴力时可出现复杂的高度粉碎性形态伴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
第51题
男性青年,因车祸致胫腓骨中上1/3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行彻底清创术,摘除所有的粉碎的骨片,术后行牵引治疗8个月后,骨折仍未愈合,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骨折处血液供应差
B.伤肢固定不确切
C.清创时摘除了过多的碎骨片
D.功能锻炼不够
E.未做内固定
参考答案:C
解析: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①全身因素:年龄、健康状况。
②局部因素:骨折的类型和数量、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软组织的损伤程度、软组织的嵌入、感染。
③治疗方法的影响:反复多次手法复位、软组织和骨膜剥离过多、过多摘除碎骨、持续牵引的牵引的力过大、固定不牢固、过早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
本题题干中只提示了摘除所有的碎骨,所以首选答案是C。
第52题 枢椎齿突基底部骨折,但无移位,环椎亦无移位。枕颌吊带牵引2周后,颈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加。3周后离床活动,6周后颈痛再次加剧,活动明显受限,并逐渐出现四肢无力与瘫痪,这种迟发性瘫痪的原因,是
A.迟发性血肿压迫
B.椎管内纤维质增生压迫
C.脊髓血运障碍
D.黄韧带增厚
E.环椎迟发性前脱位
参考答案:E
解析:
环枢椎骨折与脱位:在颈椎屈曲型损伤时,环椎横韧带断裂,环椎向前脱位。也可枢椎齿突基底部发生骨折、环椎向前脱位。两种情况均可引起脊髓损伤。但扣者因断裂之齿突与环椎一齐向前移位,脊髓受压的危险性较小。枢椎齿突基部骨折时,也可能因当时环椎移位不明显,而被忽视,骨折未能及时固定而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以后症状减轻,病人开始活动时,可发生环椎迟发性脱位或迟发性截瘫。环枢椎亦可发生伸展型骨折-脱位,齿突基底骨折,环椎向后脱位,黄韧带挤入椎管内,引起脊髓损伤。暴力垂直向下,击于头部,挤压侧块,使其向两侧分开,环椎前、后弓较薄弱,可发生骨折。
第53题 患者男性,28岁,高空坠地,现场见:患者清醒,胸10~11压痛,剑突以下感觉运动障碍,正确的急救搬运方法是
A.二人扶架而走
B.一人背运
C.患者平卧木板搬运
D.一人搂抱
E.一人抬头,一人抬足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虑脊柱骨折损伤,搬运时应让病人头、胸、腰、臀、下肢处于同一水平
第54题 某建筑工人,从高处坠落,腰背挫伤,双下肢弛缓瘫痪,来院急诊。检查见腰部不能活动,双侧腹股沟以下感觉、运动及反射消失。X线显示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入院后2小时其双下肢功能逐渐恢复。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脊髓受压
B.脊髓水肿
C.马尾损伤
D.脊髓震荡
E.脊髓出血
参考答案:D
解析:
脊髓震荡是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弛缓性瘫痪,操作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因在组织形态学上并无病理变化发生,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即可完全恢复。
第55题 从马车上摔下,头后枕部着地,颈部活动受限,下颈椎压痛明显,四肢瘫,躯干感觉平面在胸骨柄以下,痛、温觉消失,不能自行排尿,诊断首先考虑
A.颈椎间盘突出症
B.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
C.颈部软组织损伤
D.颈椎骨折脱位并臂丛神经与腰骶丛神经损伤
E.胸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参考答案:B
解析:
该患“头后枕部着地,颈部活动受限,”提示骨折的可能。
“下颈椎压痛明显,四肢瘫,躯干感觉平面在胸骨柄以下,痛、温觉消失。”提示脊髓受损的表现。
此题的分析要结合患者的受伤部位,及受伤后的表现来作出诊断。
患者颈部活动受限,出现颈髓受损的表现,所以考虑选项B的诊断。
题中并不能体现脱位骨折的重要体征,但是出现颈髓受损的表现,都应该考虑椎体出现了骨折或脱位。
第56题 20岁,男性。夜间骑自行车,头朝下跌于壕沟,发生四肢不全瘫。X线片显示齿状突骨折伴半脱位,此时在治疗上最先采取的措施,是
A.石膏领固定
B.颅骨牵引固定
C.吊带牵引
D.环枕固定术
E.切开复位内固定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中问“最先采取的措施”,故选B。
齿状突骨折临床分为3型,1型可用于围领固定6~8周,2型行颅骨牵引解剖复位,齿状突骨折处螺钉固定或头颈胸石膏或支具固定12周,3型可行头颈胸石膏或支具固定12周。(考虑先牵引,后择期手术或紧急手术。)
第57题 男性,35岁。2个月前由高处跌落,发生第1腰椎压缩性骨折,双下肢不全瘫,CT片显示脊髓被向后突出的第1腰椎后缘骨嵴压迫。此时应采用
A.自身功能复位
B.双踝悬吊复位
C.椎板切除减压术
D.两桌法复位
E.椎管侧后方减压术
参考答案:E
解析:
患者2月前发生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双下肢不全瘫,CT显示脊髓被向后突出的第一腰椎后缘压迫。诊断①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②陈旧性脊髓损伤 截瘫。出现脊髓损伤时,要尽早治疗,伤后6小时是黄金时期,24小时内是急性期。治疗方式是整复骨折脱位,使脊髓减压并稳定脊柱。应尽早恢复椎管矢状径。
在这道题里,依据题意,首先要做的是治疗陈旧性脊髓损伤所造成的不全瘫。A、B、D都不正确。患者骨折发生在胸腰段,只有E选项是可选的,依据见下。
单纯脊柱骨折的复位
1、自身功能复位法:是指脊柱骨折后,正确地将垫枕放置在伤椎后突处,逐日增高,在伤后一周内可以达到15-18厘米厚,使躯干保持伸展的位置。
2、两桌法过伸复位:用两张高度相差30公分左右的桌子,桌上各放一软枕,伤员俯卧,头部置于高桌上,两手把住桌边,两大腿放于低桌上,要使胸骨柄和耻骨联合部悬空,利用悬垂的体重约10分钟后即可逐渐复位。复位后在此位置上石膏背心固定。固定时间需3个月。
3、双踝悬吊法:即俯卧,悬吊双踝,复位后同样上石膏背心固定3个月。
第58题 患者颈椎外伤截瘫,查体:双上肢屈肘位.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功能丧失,损伤部位是在
A.2~3颈椎之间
B.3~4颈椎之间
C.4~5颈椎之间
D.5~6颈椎之间
E.6~7颈椎之间
参考答案:E
解析: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1到4损伤,称高位截瘫。表现为四肢瘫痪,多由于呼吸肌麻痹而迅速死亡。颈椎5平面以下损伤,由于膈神经未受累,所以仍可维持呼吸,而上肢活动功能丧失;颈椎6平面损伤,肩部能活动,能屈肘,但不能伸肘、伸腕,手指不能活动。颈椎7平面损伤,则颈8胸1神经受累,该神经支配的小鱼际肌肉瘫痪,能伸肘、伸腕,不能屈无名指、小指和对掌。
第59题 患者男性,50岁。高空坠落伤。查体:呼吸困难,颈部压痛,双肺闻及痰鸣音,四肢瘫痪。X线片显示C4~5骨折脱位。首先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A.应用呼吸兴奋剂
B.气管切开
C.颌枕带牵引
D.手术复位固定
E.颈托制动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病史可以诊断为颈髓损伤,现出现呼吸困难,应该尽早气管切开。
第60题 女性20岁。因外伤致第4、5颈椎骨折并发颈髓损伤,四肢呈弛缓性瘫痪,高热40℃,持续数日不降,应采取何种降温方法
A.口服APC
B.冬眠疗法
C.使用抗生素
D.物理降温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由于颈髓损伤后出现交感神经紊乱,失去出汗和血管收缩功能,病人可以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亦可有表现为持续低温。
针对此现象,采取物理降温即可,颈脊髓拉伤时,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丧失了调节和适应的能力,常出现高热或低温,高热时一般采用物理降温,如用空调调节室温、冰敷、温水擦浴等。低温时应做好保暖工作,但避免用热水袋,以防烫伤皮肤。
冬眠疗法降温是通过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中枢调控体温,而此时患者由于颈髓损伤,已经失去了对周围环境温度调节和适应的能力,所以此时冬眠疗法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