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儿科疾病题库(607题)


第61题 随小儿年龄增长,母乳的量和质逐渐不能满足小儿所需,一般最迟断奶的年龄是


A.6个月左右

B.8个月左右

C.10个月左右

D.12个月左右

E.18个月左右


参考答案:E


解析:

一般于12个月左右可完全断奶,母乳量仍多者也可延长1.5~2岁,但切记骤然断奶,以免因小儿不适应其他食品而引起摄食量骤然减少,甚至发生营养不良。 


第62题 母乳与牛乳相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是因为母乳中


A.蛋白质含量高

B.含酪蛋白多

C.含乳蛋白多

D.含饱和脂肪酸多

E.含甲型乳糖高


参考答案:C


解析:

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较多,供给丰富的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脑发育;脂肪颗粒小,又含较多解脂酶,有利于消化吸收。含较多的消化酶如淀粉酶、乳脂酶等,有助于食物消化。牛乳蛋白质含量虽较人乳为高,但以酪蛋白为主,在胃内形成凝块较大,不易消化。 


第63题 6个月婴儿,人工喂养宜选何者为主食


A.米粉

B.鲜牛奶

C.炼乳

D.豆浆或豆粉

E.鲜牛奶与米粉各半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所有的选项中鲜牛奶的营养成份最接近母乳,是最常用的代用品。 


第64题 正常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总能量需要的简单计算方法是


A.1岁以内110kcal,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10kcal

B.1岁以内100kcal,以后每增加2岁减去15kcal

C.1岁以内100kcal,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10kcal

D.1岁以内120kcal,以后每增加2岁减去15kcal

E.1岁以内115kcal,以后每增加4岁减去25kcal


参考答案:C


解析:

以上五部分能量的总和即为机体每日总能量的需要量。年龄越小相对地总能量需要量越大,1岁以内婴儿平均每日每千克约需95~100kcal(397.48~418.40kJ),以后可按每3岁减少10kcal(41.84kJ)推算,到15岁时达成人需要量,约为50~60kcal(209.20~251.04kJ)。 


第65题 关于初乳,下述错误的是


A.初乳是指分娩后头几天分泌的乳汁

B.初乳比成熟乳含较多的蛋白质

C.初乳含有多种抗体

D.初乳几乎不含钠

E.初乳呈淡黄色


参考答案:D


解析:

母乳喂养的优点:营养丰富,比例适当,易消化吸收。①人乳含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宜;人乳中白蛋白多而酪蛋白少,酪蛋白和乳白蛋白的比例为1:4,与牛乳(4:1)有明显差别;酪蛋白为β-酪蛋白,含磷少,凝块小,易被消化吸收;所含白蛋白为乳白蛋白,促乳糖蛋白形成。②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较多,供给丰富的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脑发育;脂肪颗粒小,又含较多解脂酶,有利于消化吸收。③乙型乳糖(β-双糖)含量丰富,有利于脑发育;有利于促进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生长,产生B族维生素;有利于肠蠕动;有利于小肠钙吸收。④含微量元素如锌、铜、碘较多,母乳铁含量虽与牛乳相似,但其铁吸收率达49%,而牛乳中仅4%,故母乳喂养者贫血发生率低。⑤钙磷比例适宜(2:1),易于吸收,故较少发生佝偻病。⑥含较多的消化酶如淀粉酶、乳脂酶等,有助于食物消化。 


第66题 婴儿每日所需水分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第67题 成人每日所需水分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婴儿为150ml/kg·d,以后每3岁减去25ml/kg·d,9岁为75ml/kg·d,成人为50ml/kg·d。 


第68题 6岁小儿,正常饮食,活动如常,其每天需要需要的能量是


A.150kal/kg

B.120kcal/kg

C.130kcal/kg

D.100kcal/kg

E.80kcal/kg


参考答案:E


解析:

婴儿每日总能量需要约为100kcal/kg,以后没增加3岁减去10kcal/kg,到15岁时为50kcal/kg。 


第69题 牛奶制品中,不宜作为婴儿主食的是


A.全脂奶粉

B.蒸发乳

C.酸奶

D.甜炼乳

E.配方奶粉


参考答案:D


解析:

甜炼乳含糖量太高,相对蛋白质、脂肪及其它营养素含量不足,对靠奶喂养的婴儿是不相宜的,日久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多种营养素缺乏但虚胖的虚弱体质,尚不及喂鲜牛奶的孩子健康。


第70题 母乳喂养的优点应除外


A.三大物质比例适宜

B.含很多的抗感染物质

C.钙磷容易被吸收

D.维生素D含量高

E.容易消化吸收


参考答案:D


解析:

母乳含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物质。①含有SIgA,尤以初乳中为高,有抗感染和抗过敏作用。②母乳中尚有少量IgG和IgM抗体,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调节免疫功能。③人乳中的催乳素可促进新生儿免疫功能的成熟。④含有较多的乳铁蛋白,可抑制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⑤其他:如双歧因子可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酵母菌等的生长,减少肠道感染。补体和溶菌酶含量也高于牛乳。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当补充维生素D。 


第71题 体重6kg的婴儿,每天需要牛奶和水量是


A.8%糖牛奶550ml,水240ml

B.8%糖牛奶600ml,水300ml

C.8%糖牛奶900ml,不必再加水

D.8%糖牛奶750ml,水150ml

E.8%糖牛奶860ml,水240ml


参考答案:B


解析:

婴儿每日需8%糖、牛奶100ml/kg。体重 6kg,每日需喂8%糖、牛奶量为600ml(600ml全牛奶,48g蔗糖),每日需水900ml,故除全牛奶外尚需分次供水共约300ml。全日奶量可分为5次喂哺,全牛奶与水可同时或间隔喂给。该题选B。 


第72题 初乳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第73题 过渡乳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母乳的成分变化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①初乳一般指产后4~5天内的乳汁,质略稠而带黄色,含脂肪较少而球蛋白较多,微量元素锌、白细胞、SIgA等免疫物质及生长因、牛磺酸等都比较多,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②过渡乳是产后5~14天的乳汁,含脂肪量最高,蛋白质与矿物质逐渐减少;③成熟乳为产后第15天~9个月的乳汁;④晚乳指10个月以后的乳汁,量和营养成分都渐减少。
每次哺乳时分泌的乳汁中成分也有差异,初分泌时蛋白质高而脂肪低,而最后分泌的乳汁则蛋白质低而脂肪高。 


第74题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的主要表现是


A.多汗、夜惊

B.枕秃

C.神经精神、症状

D.骨骼改变

E.反应迟钝


参考答案:D


解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除初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骨骼系统随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改变:①头部:颅骨软化最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方颅多见于7~8个月以上的患儿,严重时成鞍状、十字状颅骨,前囟增大,且闭合延迟;②胸部:胸部畸形多见于1周岁左右的患儿,如肋骨串珠、肋缘外翻、鸡胸、漏斗胸等;③四肢、腕踝畸形,如手镯、脚镯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小儿;下肢畸形如“X”形、“O”形腿,可见于小儿开始行走后,下肢负重而引起。
其他:脊柱后突或侧弯等畸形;全身肌肉松弛、乏力、肌张力降低,腹胀如蛙腹,与低血磷使肌肉中糖代谢发生障碍有关,重症患儿表情淡漠,免疫力低下,常伴感染、贫血等。
  本期血钙低,血磷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X线长骨片显示骨骺端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毛刷样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易骨折。


第75题 治疗佝偻病活动早期给予维生素D口服法给药时间


A.一星期后改预防量

B.1月后改预防量

C.2月后改预防量

D.3月后改预防量

E.4月后改预防量


参考答案:B


解析:

补充维生素D制剂:①口服法:每日给维生素D 0.2万~0.4万IU或1,25-(OH)2D3(罗盖全) 0.5~2.0μg,连服2~4周后改为预防量,恢复期可用预防量维持。需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时宜用纯维生素D制剂,而不宜用鱼肝油,以防维生素A中毒;②突击疗法:有并发症或不能口服者,或重症佝偻病者,可用此法。肌注维生素D320万~30万IU,一般1次即可,1个月后随访若明显好转,改预防量口服维持,若好转不明显,可再肌注1次。 


第76题 维生素D缺乏病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是


A.血钙降低

B.血磷降低

C.血镁降低

D.血1,25-(OH)2-D3降低

E.血碱性磷酸酶增高


参考答案:D


解析:

血清25-(OH)D3(正常值10~60μg/L)和1,25-(OH)2D3(正常值0.03~0.06μg/L)水平在佝偻病初期就已明显降低,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


第77题 下述哪一项是佝偻病时骨质软化的表现


A.肋骨串珠

B.漏斗胸

C.手镯

D.脚镯

E.方颅


参考答案:B


解析:

方颅、手镯、脚镯、肋骨串珠都是骨样组织堆积的结果,只有漏斗胸是骨质软化的表现。 


第78题 佝偻病枕秃是由于


A.多汗,摇头,擦枕

B.哭闹

C.结核

D.血钙降低

E.颅骨软化


参考答案:A


解析:

初期(早期) 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神经兴奋性增高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惊啼,多汗(与季节无关),枕秃(因烦躁及头部多汗致婴儿常摇头擦枕)。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低,钙磷乘积稍低(30~40),血清25-(OH)D3下降,碱性磷酸酶正常或增高。此期无骨骼改变,X线片检查多正常,或仅见临时钙化带模糊。 


第79题 治疗佝偻病激期维生素肌注法剂量是


A.20万IU~30万IU一次

B.10万IU~20万IU一次

C.30万IU~40万IU一次

D.40万IU~50万IU一次

E.50万IU一次


参考答案:A


解析:

补充维生素D制剂:①口服法:每日给维生素D 0.2万~0.4万IU或1,25-(OH)2D3(罗盖全) 0.5~2.0μg,连服2~4周后改为预防量,恢复期可用预防量维持。需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时宜用纯维生素D制剂,而不宜用鱼肝油,以防维生素A中毒;②突击疗法:有并发症或不能口服者,或重症佝偻病者,可用此法。肌注维生素D320万~30万IU,一般1次即可,1个月后随访若明显好转,改预防量口服维持,若好转不明显,可再肌注1次。 


第80题 佝偻病颅骨软化多发生于下述年龄小儿


A.3个月以内

B.3~6个月

C.6~9个月

D.9~12个月

E.12个月以上


参考答案:B


解析:

颅骨软化最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方颅多见于7~8个月以上的患儿。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