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医学微生物学题库(295题)


第21题 肺炎链球菌可形成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肺炎球菌的细菌结构中存在荚膜,且其主要的致病物质是肺炎球菌溶血素及荚膜。荚膜具有抗原性,是肺炎链球菌分型的依据。此菌可引起大叶性肺炎、脑膜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第22题 白喉棒状杆菌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白喉棒状杆菌菌体细长略弯,末端膨大呈棒状,常分散排列成V或L形,无菌毛、鞭毛和荚膜,不形成芽胞。革兰染色为阳性,用美蓝或奈瑟染色,在胞体内可见深染的异染颗粒


第23题 与细菌运动有关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鞭毛在某些细菌菌体上具有细长而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鞭毛的长度常超过菌体若干倍。在某些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少则1~2根,多则可达数百根。这些丝状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第24题 革兰染色叙述错误的是


A.G+菌染成深紫色

B.染色顺序为结晶紫→95%乙醇→碘液→稀释复红

C.G-菌染成红色

D.具有鉴别细菌意义

E.具有指导选择抗菌药物的意义


参考答案:B


解析:

革兰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是常用的一种细菌染色法。
1.染色步骤
(1)初染第一液初染剂(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
(2)媒染第二液媒染剂(碘液)染色1min,水洗。
(3)脱色第二液脱色剂(95%乙醇)用到无紫色脱落为止,水洗。
(4)复染第四液复染剂(石碳酸或沙黄)染色30s,水洗.自然干燥后镜检。
2.结果革兰阳性呈紫色,革兰阴性呈红色。
3.注意事项
(1)染色的结果受操作者的技术影响,尤其是容易过度脱色,往往阳性染成阴性。
(2)在同一载玻片,需用已知金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作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对照。
(3)染色关键在于涂片,涂片不宜过厚,固定不宜过热,脱色不宜过度。
(4)菌龄为18-24h为佳。


第25题 测量细菌常用的单位是


A.mm

B.μm

C.nm

D.pm

E.cm


参考答案:B


解析:

记忆性题目


第26题 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是


A.卡介苗

B.类毒素

C.抗毒素

D.活疫苗

E.死疫苗


参考答案:C


解析:

抗毒素(antitoxin):1、对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2、能中和某种毒素的抗体或含有这种抗体的血清。应用类毒素进行免疫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可以预防疾病


第27题 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浓度为


A.11%~20%

B.6%~10%

C.0.3%~0.5%

D.0.01%~0.1%

E.1%~5%


参考答案:C


解析: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现象:半固体培养基含有0.3%~0.5%琼脂。使用白金针接种细菌可观察细菌的动力。鞭毛菌可突破低浓度琼脂,扩散至培养基穿刺线以外,使穿刺线变混浊,称作群游现象;无鞭毛菌只能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仍清晰


第28题 吲哚试验阳性的细菌是因为该菌能分解


A.葡萄糖产酸

B.色氨酸产生靛基质

C.胱氨酸生成硫化氢

D.枸橼酸盐生成碳酸盐

E.丙酮酸产生乙酰甲基甲醇


参考答案:B


解析:

吲哚实验:有些细菌可以分解色氨酸生成吲哚可以与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红色的玫瑰吲哚,因此可根据细菌能否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来鉴定菌种。
相关内容:硫化氢实验:许多细菌能分解含硫氨基酸(胱氨酸、半胱氨酸)产生硫化氢,如果在蛋白胨培养基中加进重金属盐,接种细菌培养后观察,若产生硫化氢,则出现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铁


第29题 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是形成


A.菌苔

B.菌团

C.菌落

D.菌膜

E.菌丝


参考答案:C


解析:

单菌落就是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是用于计算细菌数量的一种方法。而且单菌落上的细菌性质是一样的,DNA、所处细胞期都一样,便于科学研究,一个单菌落一般就是一个圆点


第30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菌人工培养的实际应用范围


A.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

B.细菌的鉴定

C.基因工程中应用

D.生物制品的制备

E.传染病的治疗


参考答案:E


解析:

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应用广泛:①在临床上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并可进一步鉴定及深入研究致病菌的生物学性状、遗传变异、耐药性及致病性等;②根据致病菌的药敏感试验结果,指导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③在生物制品的制备方面,研制预防性菌(疫)苗、类毒素、抗血清等,都需要人工培养细菌;④应用于基因工程技术中,将带有外源性目的基因的重组DNA转化给受体菌(亦称作工程菌),并使其在菌体内表达出特异性蛋白因子(如基因表达干扰素、胰岛素等),或特异性抗原(如基因表达乙型肝炎疫苗)等


第31题 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类毒素

D.色素

E.侵袭性酶类


参考答案:C


解析:

类毒素toxoid;anatoxin又称减力毒素,变性毒素。一些经变性或经化学修饰而失去原有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的毒素。

如某些细菌外毒素可用甲醛等处理后脱毒的制品,毒性虽消失,但免疫原性不变,故仍然具有刺激人体产生抗毒素,以起到机体从此对某疾病具有自动免疫的作用。它们广泛地应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如向人体注射白喉类毒素后可以预防白喉。其他的还有破伤风类毒素、葡萄球菌类毒素、霍乱类毒素等。亦可把它们注射到动物体内用于制备抗毒素


第32题 多数细菌的代时为


A.18小时

B.25分钟

C.72小时

D.60分钟

E.20秒


参考答案:B


解析:

多数细菌的代时为20~30分钟,而结核分枝杆菌的代时则为18~20小时


第33题 机体获得人工主动免疫的方式是


A.注射抗毒素

B.注射类毒素

C.注射细胞因子

D.注射胎盘球蛋白

E.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参考答案:B


解析:

如某些细菌外毒素可用甲醛等处理后脱毒的制品,毒性虽消失,但免疫原性不变,故仍然具有刺激人体产生抗毒素,以起到机体从此对某疾病具有自动免疫的作用。它们广泛地应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如向人体注射白喉类毒素后可以预防白喉。其他的还有破伤风类毒素、葡萄球菌类毒素、霍乱类毒素等。亦可把它们注射到动物体内用于制备抗毒素


第34题 破伤风梭菌属于


A.专性需氧菌

B.专性厌氧菌

C.兼性厌氧菌

D.微需氧菌

E.微需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B


解析:

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7.0~7.5,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24~48小时后,可形成直径1mm以上不规则的菌落,中心紧密,周边疏松,似羽毛状菌落,易在培养基表面迁徙扩散


第35题 在细菌生长过程中,细菌生长最快,生物学性状最典型的阶段是


A.迟缓期

B.对数期

C.减数期

D.稳定期

E.衰退期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生长曲线,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
①迟缓期。
②对数期又称指数期
细菌在该期生长迅速,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增长,生长曲线图上细菌数的对数呈直线上升,达到顶峰状态。此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等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因此,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应选用该期的细菌。一般细菌对数期在培养后的8~18h。
③稳定期。
④衰亡期。


第36题 细菌的生长繁殖方式是


A.有丝分裂

B.二分裂

C.有性生殖

D.复制

E.断裂


参考答案:B


解析:

细菌一般以简单的二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个别细菌如结核杆菌偶有分枝繁殖的方式


第37题 液体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是


A.分离单个菌落

B.鉴别菌种

C.观察细菌运动能力

D.增菌

E.检测细菌毒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菌的增菌。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表现为液体变混浊,表面形成菌膜,培养管的底部形成沉淀物


第38题 自来水及游泳池消毒用


A.0.05%~1%新洁尔灭

B.75%乙醇

C.0.05%~1%杜灭芬

D.0.2~0.5ppm氯

E.0.1%~0.5%过氧乙酸


参考答案:D


解析:

0.2%~0.5%氯胺,用于物品表面及空气喷雾消毒。含有0.2~0.5ppm(1ppm=1mg/L)氯浓度,用于自来水及游泳池水的消毒


第39题 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波长是


A.50~90nm

B.100~140nm

C.150~190nm

D.240~300nm

E.400~490nm


参考答案:D


解析:

紫外线波长在240~300nm均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波长为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


第40题 下列消毒灭菌法哪种是错误的


A.牛奶-巴氏消毒

B.排泄物-漂白粉

C.玻璃器材-流通蒸汽法

D.含糖培养基-间歇灭菌法

E.人或动物血清-滤过除菌


参考答案:C


解析:

干烤法为利用烤箱加热至160~170℃,2小时。适用于对耐高温的玻璃、陶瓷或金属器皿的灭菌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