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1题 体内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原料是
A.NADPH和乙酰CoA
B.NADH和乙酰CoA
C.NADPH和丙二酰CoA
D.NADPH和乙酰乙酸
E.NADH和丙二酰CoA
参考答案:A
解析:
乙酰CoA是合成脂酸的主要原料,参与合成脂酸的还有:ATP、NADPH、HCO3-(CO2)及Mn2+。
第122题 酮体包括
A.草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B.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酸
C.乙酰乙酸、γ-羟丁酸、丙酮
D.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E.乙酰丙酸、β-羟丁酸、丙酮
参考答案:D
解析: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进行正常分解代谢时所产生的特殊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物质。
第123题
FFA由血液中何种物质运输
A.CM
B.LDL
C.HDL
D.清蛋白
E.球蛋白
参考答案:D
解析:
FA是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属于脂类,它是脂溶性的物质,不溶于水,也就是说不溶于血液。所以它的代谢必须需要一种载体,它与清蛋白结合,结合后就可以溶于血液,进入肝脏进行代谢。
第124题 脂肪酸β氧化发生部位
A.胞液
B.线粒体
C.内质网
D.胞液和线粒体
E.胞液和内质网
参考答案:D
解析:
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可概括为活化、转移、β氧化及最后经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等四个阶段。
(1)脂肪酸的活化脂肪酸的氧化首先须被活化,在ATP、Co-SH、Mg2+存在下,由位于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的脂酰CoA合成酶,催化生成脂酰CoA.活化的脂肪酸不仅为一高能化合物,而且水溶性增强,因此提高了代谢活性。
(2) 脂酰CoA的转移脂肪酸活化:是在胞液中进行的,而催化脂肪酸氧化的酶系又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内,故活化的脂酰CoA 必须先进入线粒体才能氧化,但已知长链脂酰辅酶A是不能直接透过线粒体内膜的,因此活化的脂酰CoA要借助肉碱,即L-3羟-4-三甲基铵丁酸,而被转运入线粒体内,在线粒体内膜的外侧及内侧分别有肉碱脂酰转移酶I和酶Ⅱ,两者为同工酶。位于内膜外侧的酶Ⅰ,促进脂酰CoA转化为脂酰肉碱,后者可借助线粒体内膜上的转位酶(或载体),转运到内膜内侧,然后,在酶Ⅱ催化下脂酰肉碱释放肉碱,后又转变为脂酰CoA.这样原本位于胞液的脂酰CoA穿过线粒体内膜进入基质而被氧化分解。一般10个碳原子以下的活化脂肪酸不需经此途径转运,而直接通过线粒体内膜进行氧化。
(3)脂酰CoA的β氧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肪酸β氧化酶系催化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4步连续反应,最后使脂酰基断裂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比原来少了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因反应均在脂酰CoA烃链的α,β碳原子间进行,最后β碳被氧化成酰基,故称为β氧化。
a 脱氢:脂酰CoA在脂酰基CoA脱氢酶的催化下,其烃链的α、β位碳上各脱去一个氢原子,生成α、β烯脂酰CoA,脱下的两个氢原子由该酶的辅酶FAD接受生成FADH2,后者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而生成水,同时伴有两分子ATP的生成。
b 加水:α、β烯脂酰CoA在烯酰CoA水合酶的催化下,加水生成β-羟脂酰CoA。
c 再脱氢:β-羟脂酰CoA在β-羟脂酰CoA脱氢酶催化下,脱去β碳上的2个氢原子生成β-酮脂酰CoA,脱下的氢由该酶的辅酶NAD+接受,生成NADH+H+ .后者经电子传递链氧化生成水及3分子ATP.d 硫解:β-酮脂酰CoA在β-酮脂酰CoA在硫解酶催化下,加一分子CoA SH使碳链断裂,产生乙酰CoA和一个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以上4步反应均可逆行,但全过程趋向分解,尚无明确的调控位点。
第125题
有关柠檬酸-丙酮酸循环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提供NADH
B.提供NADPH
C.使乙酰CoA进入胞液
D.参与TAC的部分反应
E.消耗ATP
参考答案:A
解析:
乙酰CoA可由糖氧化分解或由脂肪酸、酮体和蛋白分解生成,生成乙酰CoA的反应均发生在线粒体中,而脂肪酸的合成部位是胞浆,因此乙酰CoA必须由线粒体转运至胞浆。但是乙酰CoA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膜,需要通过一个称为柠檬酸丙酮酸循环来完成乙酰CoA由线粒体到胞浆的转移。首先在线粒体内,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经柠檬酸合成酶催化,缩合生成柠檬酸,再由线粒体内膜上相应载体协助进入胞液,在胞液内存在的柠檬酸裂解酶可使柠檬酸裂解产生乙酰CoA及草酰乙酸。前者即可用于生成脂肪酸,后者可返回线粒体补充合成柠檬酸时的消耗。但草酰乙酸也不能自由通透线粒体内膜,故必须先经苹果酸脱氢酶催化,还原成苹果酸再经线粒体内膜上的载体转运入线粒体,经氧化后补充草酰乙酸。也可在苹果酸酶作用下,氧化脱羧生成丙酮酸,同时伴有NADPH的生成。丙酮酸可经内膜载体被转运入线粒体内,此时丙酮酸可再羧化转变为草酰乙酸。每经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一次,可使一分子乙酸CoA由线粒体进入胞液,同时消耗两分子ATP,还为机体提供了NADPH以补充合成反应的需要。
第126题 1mol软脂酸(16:0)彻底氧化成CO2和水时,净生成ATP的mol数
A.95
B.105
C.125
D.106
E.146
参考答案:D
解析:
N每次生成1分子乙酰CoA,碳链缩短两个碳原子。再重复进行β-氧化,长链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可生成若干分子的乙酰CoA,同时产生若干还原型的FADH2和NADH+H+。
16碳的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它生成脂酰CoA后,经7次β-氧化可生成8分子乙酰CoA、7分子FADH2分子NADH+H+。
FADH2产生1.5个ATP,NADH+H+产生2.5个ATP,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10个ATP,再减去脂酸活化时消耗的2分子ATP即为最后答案。
新的应该是
7×1.5+7×2.5+8×10-2=106分子ATP
第127题 肝脏在脂肪代谢中产生过多酮体主要由于
A.肝功能不好
B.肝中脂肪代谢障碍
C.脂肪转运障碍
D.脂肪摄食过多
E.糖的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
参考答案:E
解析:
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的分解代谢增加,所产生的酮体(严重者可使血浆酮体高达3~4g/L)超过肝外组织所能利用,即积聚在体内,可引起酸中毒。
重病人不能进食(如食道癌等)或进食而不摄入糖类时,均可因体内缺乏,大量分解脂肪而致尿中酮体阳性。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酮体可以替代葡萄糖成为脑组织和肌的主要能源。
组织不能利用葡萄糖供能,则脂肪动员增加,产生大量的脂肪酸,导致酮体生成增加。
当肝脏酮体的生成量大于肝外组织酮体的氧化能力时,血中酮体浓度增高造成酮血症。酮体从尿中排除,则造成酮血症。
由于酮体中乙酰乙酸、β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所以造成机体代谢性酸中毒。
第128题 下述哪项为脂类衍生物的调节作用
A.必须脂肪酸转变为前列腺素
B.乙酰CoA合成酮体
C.为肝外组织提供能量
D.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
E.转氨基作用
参考答案:A
解析:
脂类衍生物的调节作用是指某些脂类衍生物参与组织细胞间信息的传递,并在机体代谢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A必须脂肪酸转变为前列腺素等物质分别参与了多种细胞的代谢调控。其他选项均不属于此种调节。
第129题 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
A.肝内脂肪合成过多
B.肝内脂肪分解过多
C.肝内脂肪运出障碍
D.食入脂肪过多
E.食人糖类过多
参考答案:C
解析:
如肝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因营养不良、中毒、必需氨基酸缺乏、胆碱缺乏、蛋白质缺乏不能形成VLDL分泌入血时,或合成的甘油三酯过多超过肝细胞转运分泌入血的能力,则聚集在肝细胞浆中,形成脂肪肝。
第130题 酮体不能在肝中氧化是因为肝中缺乏下列哪种酶:
A.HMGCoA合成酶
B.HMGCoA还原酶
C.HMGCoA裂解酶
D.琥珀酰CoA转硫酶
E.琥珀酸脱氢酶
参考答案:D
解析:
酮体在肝脏合成,但肝氧化酮体的酶(琥珀酰CoA转硫酶)活性很低,因此肝不能氧化酮体。
本题的题干问的是“酮体不能在肝中氧化是因为肝中缺乏下列哪种酶”。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D。
第131题 体内某些胺类在生长旺盛组织(胚胎、肿瘤)中含量较高,它是调节细胞生长的重要物质,该胺是
A.牛磺酸
B.多胺
C.组胺
D.γ氨基丁酸
E.5-羟色胺
参考答案:B
解析:
多胺:包括腐胺、精脒和精胺3类化合物,有些学者将尸胺也包括在内。它们分子中都带有两个碱性的氨基,故称多胺。凡生长旺盛的组织,如胎肝、再生肝、生长激素作用的细胞及癌肿中,多胺的合成和分泌都明显增加。多胺可在尿中排出,尿中多胺主要是腐胺和精脒,精胺含量很少。
第132题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叶酸参与的“一碳单位”代谢过程是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之一。正常的“一碳单位”代谢对嘌呤等物质的合成是必需的。近年研究认为,这一代谢过程的紊乱会促使肿瘤的发生。“一碳单位”代谢至少涉及25种生物酶发挥作用,除叶酸外,还需要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物质以辅酶的形式参与其中。
第133题 参与氧化脱氨的维生素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参与辅酶A组成的维生素是——泛酸。参与氧化脱氨的维生素是——维生素PP。参与转氨基的维生素是——维生素B6。
第134题 参与转氨基的维生素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转氨基作用结果是生成了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和一种新的α-酮酸。反应由转氨酶和其辅基磷酸吡哆醛催化。磷酸吡哆醛即维生素B6。
第138题 5-羟色胺的前体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色氨酸生成5-羟色胺,脑内的5-羟色胺可作为神经递质,具有抑制作用。在外周组织,5-羟色胺有收缩血管的作用。
第139题 下述哪种酶缺乏可致白化病
A.酪氨酸转氨酶
B.苯丙氨酸转氨酶
C.苯丙酮酸羟化酶
D.酪氨酸羟化酶
E.酪氨酸酶
参考答案:E
解析:
白化病由于先天性缺乏酪氨酸酶,或酪氨酸酶功能减退,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临床上分为泛发型白化病、部分白化病和眼白化病三型。
第140题 血液中NPN的主要成分是
A.尿素
B.尿酸
C.肌酸
D.胺
E.氨基酸
参考答案:A
解析:
血清非蛋白氮(NPN)包括尿素、尿酸、肌酐、氨基酸、胍类、胺类及吲哚等含氮物质中的氮。正常人血中NPN为25~30mg/dl;其中尿素氮为10~15mg/dl,尿酸为3~5mg/dl,肌酐为0.9~1.8m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