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生物化学题库(260题)


第241题 溶血性黄疸时,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加

B.粪胆素原增加

C.尿胆素原增加

D.尿中出现胆红素

E.粪便颜色加深


参考答案:D


解析:

溶血性黄疸或获得性因素所致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增多,引起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
由于肝细胞对非结合胆红素处理能力代偿性增强,排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增多,胆素原的生成量增加,尿胆素原增多,粪胆素原亦增加。(注:但结合胆红素的生成量受到肝细胞功能的限定,同时其转运排泄没有障碍,故不会出现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尿中也不会出现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加,尿胆原生成也将增加。血中非结合胆红素与血浆清蛋白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能被肾小球滤过,因此尿中检测不到胆红素。


第242题 下列哪种情况尿中胆素原族排泄量减少


A.肝功能轻度损伤

B.肠道阻塞

C.溶血

D.碱中毒

E.胆道阻塞


参考答案:E


解析:

胆道阻塞时,胆素原的肝肠循环减少,故尿中胆素原排泄减少。


第243题 酶催化胆汁酸的去结合反应和脱7α-羟基作用的是


A.肠道细菌酶

B.磷脂酶

C.磷酸酶

D.脂肪酶

E.葡糖醛酸基转移酶


参考答案:A


解析:

进入肠道的初级胆汁酸在发挥促进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后,在回肠和结肠上段,由肠道细菌酶催化胆汁酸的去结合反应和脱7α-羟基作用,生成次级胆汁酸。


第244题 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是


A.ALA脱水酶

B.ALA合酶

C.尿卟啉原Ⅰ合成酶

D.血红素合成酶

E.尿卟啉原Ⅲ合成酶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红素的生成:胞液中生成的粪卟啉原Ⅲ再进入线粒体,经粪卟啉原Ⅲ氧化脱羧酶和原卟啉原Ⅸ氧化酶催化,使粪卟琳原Ⅲ的侧链氧化生成原卟啉Ⅸ。通过亚铁整合酶,又称血红素合成酶的催化,原卟啉Ⅸ和Fe2+结合,生成血红素。铅等重金属对亚铁整合酶有抑制作用。
ALA合酶:它是血红素合成体系的限速酶,受血红素的别构抑制调节。此外,血红素还可以阻抑ALA合酶的合成。磷酸吡哆醛是该酶的辅基,维生素B6缺乏将减少血红素的合成。正常情况下,血红素合成后迅速与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对ALA合酶不再有反馈抑制作用。如果血红素的合成速度大于珠蛋白的合成速度,过多的血红素可以氧化成高铁血红素,后者对ALA合酶也具有强烈抑制作用。


第245题 不影响血红素生物合成的是


A.肾素

B.5β-氢睾酮

C.Pb2+

D.血红素

E.Fe2+


参考答案:A


解析:

血红素的合成代谢:
①合成原料:琥珀酰CoA、甘氨酸、Fe2+
②合成过程和限速酶:
关键酶是ALA合成酶。
③血红素合成的调节:
血红素负反馈抑制ALA合成酶
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诱导ALA合成酶
雄激素(5-β-氢睾酮)诱导ALA合成酶
通过抑制和诱导关键酶ALA合成酶,可以调节血红素的合成速度。
血铅(Pb2+)重金属能够抑制ALA脱水酶和亚铁螯合酶,从而抑制血红素的合成


第246题 干扰血红素合成的物质是


A.维生素C

B.铅

C.氨基酸

D.Fe2+

E.葡萄糖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铅(Pb2+)重金属Pb2+能够抑制ALA脱水酶和亚铁螯合酶,从而抑制血红素的合成。ALA合酶:它是血红素合成体系的限速酶,受血红素的别构抑制调节。


第247题 血液非蛋白氮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肌酐

B.肌酸

C.蛋白质

D.尿酸

E.尿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血液中非蛋白氮主要成分是尿素。正常人血中NPN为25~35mg/dl,其中尿素氮为10-15mg/dl。


第248题 核黄疸的主要病因是


A.结合胆红素侵犯脑神经核而黄染

B.非结合胆红素侵犯脑神经核而黄染

C.非结合胆红素侵犯肝细胞而黄染

D.非结合胆红素与外周神经细胞核结合

E.结合胆红素侵犯肝细胞而黄染


参考答案:B


解析:

核黄疸由于非结核胆红素沉积在基底神经节和脑干神经核而引起的脑损害。非结核胆红素能通过血脑屏障,结合胆红素不通过血脑屏障。


第249题

铁的运输形式是


A.Fe3+

B.Fe2+

C.Fe2+-运铁蛋白

D.Fe3+-运铁蛋白

E.Fe3+-白蛋白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血液中铁与运铁蛋白结合而存在(运输).在肝内,也与一种特殊载体结合. 能与运铁蛋白结合的是Fe3+


第250题 血液内存在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代谢终产物的是


A.尿素

B.尿酸

C.肌酐

D.二氧化碳

E.丙酮酸


参考答案:E


解析:

丙酮酸,原称焦性葡萄酸,是参与整个生物体基本代谢的中间产物之一


第251题 在血浆内含有的下列物质中,肝脏不能合成的是


A.白蛋白

B.免疫球蛋白

C.凝血酶原

D.高密度脂蛋白

E.纤维蛋白原


参考答案:B


解析:

免疫球蛋白是在浆细胞内质网囊腔中合成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先以芽生的方式形成许多小囊泡,然后输送到高尔基复合体进行加工、浓缩和贮存,最后,充满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小囊泡游离到细胞质膜的内表面,与细胞质膜相溶合并通过反向吞噬,将内含物分泌到细胞外。


第252题 下列哪种血浆蛋白异常与肝豆状核变性有关


A.运铁蛋白

B.铜蓝蛋白

C.结合珠蛋白

D.白蛋白

E.γ-球蛋白


参考答案:B


解析:

肝豆状核变性是以青少年为主的遗传性疾病,由铜代谢障碍引起。其特点为肝硬化、大脑基底节软化和变性、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环),伴有血浆铜蓝蛋白缺少和氨基酸尿症。
运铁蛋白与缺铁贫血有关
结合珠蛋白与血红蛋白的生成有关
白蛋白肝细胞受破坏时减少
γ-球蛋白几乎在所有的肝胆类疾病时都会增加


第253题 下述关于胆汁酸的化学特性下述错误的是


A.分为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两大类

B.亦可分为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两类

C.胆汁酸的立体构型具有亲水和疏水两个侧面

D.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次级胆汁酸

E.进入肠道的各种胆汁酸可被肠道重吸收


参考答案:D


解析:

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初级胆汁酸.这是胆固醇在体内的主要代谢去路。


第254题 下列化合物哪一个不是胆色素


A.血红素

B.胆绿素

C.胆红素

D.胆素原族

E.胆素族


参考答案:A


解析:

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的辅基。其他选项都是胆色素类的


第255题 下列哪一种胆汁酸是初级胆汁酸


A.甘氨石胆酸

B.甘氨胆酸

C.牛磺脱氧胆酸

D.牛磺石胆酸

E.甘氨脱氧胆酸


参考答案:B


解析:

初级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第256题 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方式是


A.使毒物的毒性降低

B.使药物失效

C.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

D.使某些药物药效更强或毒性增加

E.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强,利于排泄


参考答案:E


解析:

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
可见E选项是最佳答案。
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方式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强,利于排泄。


第257题 下列哪一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仅在肝脏中进行


A.尿素

B.糖原

C.血浆蛋白

D.脂肪酸

E.胆固醇


参考答案:A


解析:

形成尿素的生化过程是鸟氨酸循环,此过程仅在肝脏中进行,因此本选项正确。
糖原可以在肝脏和肌肉中生成,分别称为肝糖原和肌糖原。血浆蛋白可以在肝脏和小肠合成。脂肪酸可以在肝、肾、肺和乳腺等合成,以肝为主。胆固醇主要在肝脏和小肠合成。


第258题 在生物转化中最常见的一种结合物是


A.乙酰基

B.甲基

C.谷胱甘肽

D.葡萄糖醛酸

E.硫酸


参考答案:D


解析:

结合反应是体内最重要的生物转化方式,主要的结合反应类型有: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硫酸结合反应;乙酰基结合反应和甲基结合反应等。


第259题

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B1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A.神经炎

B.心脏扩大

C.皮肤粗糙、脱屑

D.肝大

E.出血倾向


参考答案:E


解析:

维生素B1缺乏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消化系统常有厌食、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体重减轻等。神经系统: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为主;心血管系统症状,可导致心力衰竭因素;皮肤方面可以导致粗糙、脱屑 及脚气病。


第260题 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烟酸

B.叶酸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E.维生素B


参考答案:D


解析:

脂溶性维生素常见的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常见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泛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C。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