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心血管系统试题(551题)


第521题 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的非手术治疗不包括


A.肥胖者减轻体重

B.严格禁烟

C.不用服药

D.适当运动

E.降低血脂和血压


参考答案:C


解析:

非手术治疗主要目的为降低血脂和血压,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处理方法:肥胖者减轻体重,严格禁烟和适当活动;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烟酸肌醇酯、前列腺素和妥拉唑啉等。


第522题 不属于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是


A.高血压

B.高脂血症

C.吸烟

D.糖尿病

E.高密度脂蛋白高


参考答案:E


解析:

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疾病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的高危因素。


第523题 目前患动脉粥样硬化的人越来越多,那下列哪些不是其危险因素


A.高血压

B.高脂血症

C.吸烟

D.糖尿病

E.经常做运动


参考答案:E


解析:

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疾病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的高危因素。


第524题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特征是


A.没有间歇性跛行

B.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C.累及内脏

D.肢体皮肤正常

E.与酒精中毒有关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材中有如下描述:本症的发病机制不明,吸烟与TAO之间密切相关。机制可能是烟碱使血管收缩。还与其它因素有关。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注:考虑因在不同部位的血管出血炎症,表现为游走性静脉炎)按病程的进展:缺血期;营养障碍期;组织坏死期各有其表现。


第525题

患者男性,40岁。2年前出现左下肢行走10余分钟后胀痛,休息片刻缓解,再行走后疼痛又出现。无吸烟史,发病前半年左足部外伤已治愈,体格检查:左下肢皮色较苍白,左足背动脉未触及。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B.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

C.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D.雷诺病

E.多发性大动脉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表现包括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皮肤色泽苍白或发绀;感觉异常;患肢疼痛;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组织营养障碍改变;患肢的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肢在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反复发生的游走性浅静脉炎,患肢末端严重缺血,产生干性坏疽,脱落后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


第526题 患者男性,50岁。行走时右小腿和足部出现间歇性疼痛2年余。近2个月夜间呈持续性疼痛,足趾呈紫黑色、干冷。有吸烟史30余年,每日3包。下列治疗措施不适合该患者的是


A.高压氧舱治疗

B.严格戒烟

C.手术治疗

D.热疗

E.给予止痛剂及镇静剂


参考答案:D


解析:

患者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治疗不应使用热疗,以免组织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状。应严格戒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疼痛严重者可应用止痛剂及镇痛剂。


第527题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理描述错误的是


A.通常始于中小动脉,然后累及静脉,由近端向远端进展

B.病变呈节段性分布

C.活动期为血管全层非化脓性炎症

D.后期:炎症消退,血栓机化,新生毛细血管形成

E.虽有侧支循环逐渐建立,但不足以代偿,因而神经、肌和骨骼等均可出现缺血性改变


参考答案:A


解析:

病理进展过程的主要特征:1.通常始于中小动脉,然后累及静脉,由远端向近端进展。下肢多见。2.病变呈节段性分布。3.活动期为血管全层非化脓性炎症。4.后期:炎症消退,血栓机化,新生毛细血管形成。5.虽有侧支循环逐渐建立,但不足以代偿,因而神经、肌和骨骼等均可出现缺血性改变。


第528题 患者男,40岁。吸烟10年,近2个月双下肢出现间歇性跛行,伴患肢怕冷、麻木、刺痛,确诊为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关于该疾病叙述不正确的是


A.患者几乎都为男性,年龄在25-45岁间,疾病缓慢

B.患肢发凉、怕冷,对外界寒冷敏感是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常见的早期症状

C.多伴有游走性浅静脉炎病史

D.出现肢体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E.发病后戒烟对治疗帮助不大


参考答案:E


解析:

主动或被动吸烟是参与本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戒烟可使病情缓解,再度吸烟病情常复发。


第529题 目前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患者越来越多,以下描述中不属于其病因的是


A.吸烟

B.寒冷

C.遗传因素

D.干燥环境

E.自身免疫紊乱


参考答案:D


解析:

外来因素主要有吸烟、寒冷与潮湿的生活环境、慢性损伤和感染。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激素和前列腺素失调及遗传因素。


第530题 患者男性,35岁。稍长距离步行后感右小腿疼痛。肌肉抽搐而跛行,稍休息后症状消失,平时感右足发凉,怕冷。有麻木感。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应考虑


A.深静脉血栓形成

B.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

C.动脉粥样硬化症

D.血栓性浅静脉炎

E.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


参考答案:E


解析:

Ⅰ期:患肢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麻木、发凉自觉症状,检查发现患肢皮肤温度较低,色泽较苍白,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踝/肱指数<0.9。患肢已有局限性动脉狭窄病变。
Ⅱ期:以患肢活动后出现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根据行走后出现疼痛的最大间歇性跛行距离,分为:Ⅱa>200m、Ⅱb<200m;患肢皮温降低、色泽苍白更为明显,可以出现皮肤干燥、脱屑、趾(指)甲变形、小腿肌萎缩等现象;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下肢动脉狭窄的程度与范围较I期严重,肢体依靠侧支代偿而保持存活。
Ⅲ期:以缺血性静息痛为主要症状。疼痛剧烈且为持续性,夜间更甚,迫使患者屈膝护足而坐,或辗转不安,或借助肢体下垂以求减轻疼痛;除Ⅲ期所有症状加重外,趾(指)腹色泽暗红,可伴有肢体远侧水肿;动脉已有广泛、严重的狭窄,侧支循环已不能代偿静息时的血供,组织濒临坏死。
IV期:症状继续加重,患肢除静息痛外,出现趾(指)端发黑、干瘪,坏疽或缺血性溃疡。如果继发感染,干性坏疽转为湿性坏疽,出现发热、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病变动脉完全闭塞,踝/肱指数

<0.3。侧支循环所提供的血流,已不能维持组织存活。>


第531题 男性,35岁,稍长时间步行后感右小腿疼痛,肌肉抽搐而跛行,稍休息后症状消失。平时感右足发凉,怕冷,有麻木感。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应考虑


A.血栓性静脉炎

B.深静脉血栓形成

C.血栓闭塞性动脉炎(营养障碍期)

D.血栓闭塞性动脉炎(局部缺血期)

E.动脉粥样硬化症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患者感右小腿疼痛,肌肉抽搐而跛行,稍休息后症状消失,符合血栓闭塞性动脉炎(局部缺血期)表现。


第532题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不包括


A.吸烟

B.寒冷

C.生长激素紊乱

D.潮湿

E.自身免疫紊乱


参考答案:C


解析:

外来因素主要有吸烟、寒冷与潮湿的生活环境、慢性损伤和感染。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激素和前列腺素失调及遗传因素。


第533题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正确的是


A.高位结扎及剥脱术

B.旁路转流术

C.切开取栓术

D.全皮下切除植皮术

E.大网膜移植术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选择旁路转流术以改善远端肢体的血运。


第534题 判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闭塞部位的准确方法是


A.肢体位置试验

B.静脉注射20%硫酸镁10ml

C.仔细检查肢体各动脉搏动情况

D.行交感神经阻滞

E.行动脉造影


参考答案:E


解析:

动脉造影动脉造影可明确动脉闭塞的部位、范围、性质和程度,并可了解患肢侧支循环建立情况。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造影的典型表现为中小动脉节段性闭塞,而在病变的动脉之间,可见管壁光滑的正常动脉。此外,常可显示许多细小的侧支血管。由于动脉造影为创伤性检查方法,可引起动脉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加重肢体缺血,一般不作为本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肢体位置试验:患者取平卧位,将下肢抬高45度,反复背屈踝关节。正常时足部皮肤呈淡红色,如出现苍白麻木或疼痛等症状,表示局部供血不足。然后,病人取座位后下肢下垂,10s内患肢不能恢复正常,且出现不均匀的淤斑,表示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称为肢体位置试验阳性。不能判断病变部位。
其他几个为干扰选项。


第535题 周围血管病不包括以下哪个


A.静脉曲张

B.精索静脉曲张

C.血栓性静脉炎

D.脉管炎

E.类风湿关节炎


参考答案:E


解析:

周围血管疾病是外周血管病的通称,主要包括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布加氏综合症、雷诺氏综合症等等。


第536题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描述错误的是


A.卧床休息,抬高患者,适当使用利尿剂,以减轻肢体肿胀

B.溶栓

C.抗凝

D.可长期使用肝素治疗

E.使用祛聚药物能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粘稠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非手术治疗包括:一般处理、溶栓、抗凝和祛聚疗法。祛聚疗法:祛聚药物包括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和丹参等,能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粘稠度,又能防止血小板凝聚,因而常作为辅助疗法。


第537题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和压迫治疗描述错误的是


A.利用硬化剂注入曲张静脉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使之关闭

B.适用于下肢病变广泛的患者

C.可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处理残留的曲张静脉

D.硬化剂渗漏可造成组织炎症

E.硬化剂渗漏可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


参考答案:B


解析:

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利用硬化剂注入曲张静脉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使之关闭。适用于少量、局限的病变、或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处理残留的曲张静脉。硬化剂渗漏可造成组织炎症、坏死或进入深静脉引起血栓形成。


第538题 有关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错误的是


A.手术治疗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B.凡有症状且无禁忌证者都应手术治疗

C.手术包括: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剥脱术

D.手术治疗适用于妊娠期发病

E.已确定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可选择筋膜外、筋膜下或借助内静做交通静脉结扎术


参考答案:D


解析:

手术治疗是根本的治疗方法。凡有症状且无禁忌证者都应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剥脱术。已确定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可选择筋膜外、筋膜下或借助内镜做交通静脉结扎术。


第539题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治疗描述错误的是


A.常用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而病期不超过96小时者

B.对于病情继续加重,或已出现股青肿征象者,即使病情较长,也应采用手术取栓力求挽救肢体

C.手术方法主要是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

D.是否手术治疗应根据病变类型和实际病期而定

E.术后辅用抗凝、祛聚疗法2个月,防止再发


参考答案:A


解析:

常用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而病期不超过48小时者,对于病情继续加重,或已出现股青肿征象者,即使病情较长,也应采用手术取栓力求挽救肢体。手术方法主要是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术后辅用抗凝、祛聚疗法2个月,防止再发


第540题 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描述错误的是


A.青少年多见

B.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晚期癌肿、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C.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常伴有发热、脉速

D.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E.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多普勒超声及静脉血流图检查,有助于诊断,静脉造影可确定诊断


参考答案:A


解析:

诊断:

1.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晚期癌肿、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2.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常伴有发热、脉速。
3.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栓伸延至下腔静脉时,则两下肢、臀部、下腹和外生殖器均明显水肿。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征阳性。
4.后期血栓吸收机化,常遗留静脉机能不全,出生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5.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
6.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多普勒超声及静脉血流图检查,有助于诊断。静脉造影可确定诊断。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