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题库(2419题)


第641题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负责责令改正的部门是(    )。


A.教育行政部门

B.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

C.当地人民政府

D.国务院


参考答案:B


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642题

小明(14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其父的这种行为违反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和抚养义务。


第643题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人标志。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社会保护中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答案为C。


第644题

小山今年14岁,但由于身体缺陷,加上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完成规定的义务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小山的受教育权具有保障责任的是(  )


A.小山的监护人

B.当地教育部门

C.儿童福利院

D.当地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


第645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1年9月4日第(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A.五

B.六

C.七

D.八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选择C


第646题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这说明学生具有( )的权利。


A.安全

B.受教育

C.受尊重

D.生存


参考答案:C


解析:

题干所述说明我国青少年儿童具有受尊重的权利,在法律关系上来讲,众生都是平等的。因此本题选C。


第647题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若干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其中不包括( )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648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     )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

B.身体有残疾的

C.生活能力差的

D.社交能力差的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身体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第649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从(    )四个方面提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求。


A.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B.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医疗保护、司法保护

C.家庭保护、教育保护、社会保护、医疗保护

D.家庭保护、身心保护、社会保护、财产保护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该法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求。


第650题

初二学生小华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学校可以对他依法采取的措施是()。


A.勒令退学

B.开除学籍

C.批评教育

D.单独禁闭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5条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初二学生小华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学校工作人员应当对其加以批评教育。


第651题

14岁的初中生崔某借爸爸的名义买烟,扫码支付后,烟酒店老板王某给了崔某一包烟,王某的行为()


A.合法,因为王某有经营自主权

B.合法,因为崔某说是帮父亲买的

C.不合法,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D.不合法,如果是高中生购买就可以向其出售烟酒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9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第652题

班主任李某怀疑班里学生张某早恋,为掌握张某的思想动向,多次翻张某的书包。李某的做法()


A.正确,教师有管理学生的责任

B.正确,教师有教育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法》,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条的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第653题

派出所的两位警察来到一所中学,要求找该中学12岁的小华了解情况。得知警察没有联系小华的父母,班主任拒绝了他们当面询问小华的要求。该班主任的做法()


A.正确,依法履行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

B.正确,依法保护了小华的人格尊严权利

C.不正确,公民有配合公安机关立案的义务

D.不正确,干扰了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法》,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条的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第654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     )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A.父母

B.家庭

C.监护人

D.社会团体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第655题

15岁的初二学生梁某因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  )。


A.在梁某服刑期间对其进行义务教育

B.在梁某服刑完毕对其进行义务教育

C.剥夺梁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D.免除梁某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对其进行义务教育。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第656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教育基地或场所应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下列选项中,在此范围内的是(   )。


A.图书馆

B.展览馆

C.影剧院

D.纪念馆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第657题

未成年人已经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再升学的,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 ),为他们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A.进行职业规划

B.提供就业信息

C.提供劳动实习

D.进行职业教育


参考答案:D


解析: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658题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C.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D.对违反校纪校规的未成年人实施体罚,以儆效尤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因此本题选D。


第659题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这说明学生具有(  )的权利。


A.安全

B.受教育

C.受尊重

D.生存


参考答案:C


解析:

题干所述说明我国青少年儿童享有受尊重的权利,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本题选C。


第660题

16岁的蒋某因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当地电视台将蒋某接受审讯的清晰画面在当地新闻节目中播出,该电视的行为()


A.不违法,如实报道没有构成侵权

B.不违法,传播正能量不构成侵权

C.违法,侵犯了蒋某的隐私权

D.违法,侵犯了蒋某的名誉权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该电视台播出蒋某接受审讯的画面侵犯了蒋某的隐私权。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