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21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教师有下列哪种情形,可以由所在学校予以行政处分或解聘( )。
A.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造成损失的
B.课余时间无偿为学生补课的
C.教学过程中延长授课时间的
D.学生管理中严厉对待学生的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第523题
教师魏某工作态度消极,多次旷工,给学校教学工作造成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对魏某予以解聘
B.给予魏某行政处罚
C.对魏某予以罚款
D.要求魏某具结悔过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524题
第一次提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法律文件是( )。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我国颁布的《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第525题
有人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就应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如果对节假日补课不主动积极,那是师德低下的表现”。这种观点( )。
A.正确,教师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
B.正确,教好学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
C.错误,侵害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D.错误,老师不应该给学生补课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的规定,教师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此外,国家不允许学校在节假日对学生进行补课,教育部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不得随意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
第526题
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 )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
A.定期
B.每两年
C.不定期
D.每一年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师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
第527题
小学老师余某在课间休息时习惯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吸烟,该教师的行为( )。
A.合法,教师有课间休息的权利。
B.合法,教师未侵犯学生的权利。
C.不合法,教师不得在学生集体活动场所吸烟。
D.不合法,教师在征得学生同意以后方可吸烟。
参考答案:C
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第528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A.全社会
B.学校
C.家庭
D.教师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27条规定:“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第529题
对流浪、乞讨或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无法查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由( )收容抚养。
A.儿童福利机构
B.工读学校办
C.居委会
D.民政部门
参考答案:A
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对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负责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暂时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容抚养。
第530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 )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教育与惩罚并重
D.开除学籍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第531题
教师王某因为小学生李某在用上曾经偷拿过别人的东西,拒绝推荐李某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王某的做法( )。
A.正确,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B.正确,学生李某理应受到惩罚
C.不正确,王某侵犯了李某的荣誉权
D.不正确,教师应公平对待全体学生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 成年学生。题干中教师王某的做法错误,不应当因为学生曾偷拿东西就差别对待,应公平对待全体学生。故D项正确。C项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
第532题
小张(9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吸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父亲的做法( )。
A.不违法
B.违法
C.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
D.合理合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其进行有益身心的活动,预防和制止其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第533题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处罚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B.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C.可以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534题
学校的教职工应当尊重学生的( ),不得对其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意愿
B.人格尊严
C.人身自由
D.健康安全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535题
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 )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A.12小时
B.18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参考答案:C
解析:
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24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536题
鹏鹏12岁,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拘留,班主任唐老师因有感触,在微博中描述了此事,并采用了鹏鹏的真实姓名。唐老师的做法( )。
A.合法,微博是唐老师的个人空间,有发表的自由
B.合法,唐老师的做法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教育的作用
C.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结合题干,本题选C。
第537题
林某长期辱骂、虐待亲生儿子晓光,经有关单位教育后仍拒不悔改。依据《中华人民共未成年人保护法》,当地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撤销林某的监护人资格
B.给予林某行政处分
C.责令林某赔礼道歉
D.要求林某赔偿损失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第538题
我国法律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明确提出此规定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机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第539题
国有企业员工李某经常在家酗酒后打骂孩子,对于李某的行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可由李某所在单位给予处分
B.可由李某所在单位给予劝诫
C.可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行政处罚
D.可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行政调解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2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540题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 )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教育与惩罚并重
D.开除学籍
参考答案:A
解析: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