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61题
某小学生在课堂上吵闹不休,班主任一怒之下用胶带贴住该生嘴巴。该班主任的做法( )。
A.正确,班主任有维护班级秩序的职责
B.正确,班主任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力
C.不正确,违反了不得体罚学生的规定
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言论自由权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题干中班主任的做法属于体罚学生,是不正确的。
第562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 )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自由、尊严
B.成长、健康
C.生命、安全
D.人身、财产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包括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第563题
“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这句话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
A.受教育的权利
B.生存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受尊重的权利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这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安全的权利。
第564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对未成年人实行( )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A.教育
B.尊重
C.爱护
D.关心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皇遵循下列原则:(一)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565题
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
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教师应保护学生的权利不受侵犯。面对小莉侵犯小娟隐私的行为,班主任应该及时制止。
第566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 )
A.未满12周岁的公民
B.未满14周岁的公民
C.未满16周岁的公民
D.未满18周岁的公民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567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人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宗旨的是( )。
A.保证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B.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C.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D.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有三点,即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第568题
张某和李某两家世代交好,他们为双方未成年子女订立了婚约,张某和李某的做法( )。
A.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监护权
B.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管教劝
C.不合法,订立婚约应经过双方子女的同意
D.不合法,父母不应为未成年子女订立婚约
参考答案:D
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则明文禁止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婚姻法》第2条和第3条却规定,我国实行婚姻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订立婚约应该经过成年子女双方同意,C错误。因此,答案选D。
第569题
下图中,老师的做法( )。
A.正确,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B.正确,教师有权利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
C.不正确,教师应详细了解情况后再罚站
D.不正确,教师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师因为学生没写完作业就罚站,是一种体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小学、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570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 )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
B.有残疾的
C.生活能力差的
D.社会能力差的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身体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第571题
下列做法中,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是()。
A.小刚的妈妈经常检查他的作业和日记本
B.课间休息时教师王某在教室外面的走廊抽烟
C.教师刘某让没有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站着听课
D.教师李某课堂上让未掌握投篮动作的学生反复练习
参考答案:D
解析:
A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B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C违反了《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第572题
某小学为遏制学生违纪,要求各班班主任“重点关照”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对他们的违纪行为要与其它违纪学生的行为区别对待、从重处罚,该校的做法( )。
A.合法,学校有教育管理未成年学生的权利
B.合法,学校有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的义务
C.不合法,学校不得侵犯未成年学生的教育自由
D.不合法,学校不得歧视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条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因此,学校不得歧视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选D。
第573题
梁某在小学周边开了一家网吧,并对前来上网的小学生打折优惠。梁某的做法( )
A.合法,梁某享有自主经营的权利
B.合法,利于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C.不合法,应依法给予梁某行政处分
D.不合法,应依法给予梁某行政处罚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违反者可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第574题
小学生王玲的作文被老师推荐发表,所获稿酬应归( )。
A.学校
B.推荐老师
C.班主任
D.王玲
参考答案:D
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本题中,王玲是作文的作者,因此享有著作权,稿酬应归王玲所有。
第575题
同学们正在听孙老师讲课,乐乐却偷扯了一下糖糖的头发,糖糖大叫。孙老师立刻呵斥:“乐乐,你不想听课就出去!乐乐太坏了,以后同学们都别跟他玩”。孙老师的做法( )。
A.合理。维护了教师的权威
B.不合理,侮辱了乐乐的人格
C.合理,保护了糖糖的健康
D.不合理,破坏了课堂学习氛围
参考答案:B
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题中孙老师对乐乐的评语没有尊重乐乐,是对乐乐人格尊严的侮辱。
第576题
学生刘某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按规定完成义务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刘某的受教育权利,具有保障责任的是( )。
A.刘某的监护人
B.当地教育机构
C.儿童福利机构
D.当地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8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
第577题
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不得安排其从事( )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①过重 ②有毒 ③有害 ④过多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得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第578题
宿管李老师,在晚间查寝时吸烟,李老师的行为( )。
A.正确,教师可以在学生寝室吸烟
B.正确,李老师不是任课老师可以吸烟
C.不正确,教师不能在学生寝室吸烟
D.不正确,教师只能在办公室吸烟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来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第579题
六年级学生小丽经常到某营业性舞厅跳舞,该舞厅( )。
A.无任何过错
B.有过错但不违法
C.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属经营问题,与法无关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第580题
12岁的小亮因为家里经济状况不好,放学后到饭店打工。饭店老板了解情况后雇用了他,并为他安排了较为清闲的工作。该饭店老板的做法( )。
A.合法。有助于改善小亮家庭的经济状况
B.合法。有助于锻炼小亮的自立能力
C.不合法。任何人不得非法招用童工
D.不合法。没有取得小亮监护人同意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题干中饭店老板的做法不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