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章节习题(970题)


第641题 不属于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


A.劳动组织不合理

B.照明不良

C.劳动制度不合理

D.操作体位不良


参考答案:B


解析: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 1 )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 2 ) 精神性职业紧张。 ( 3 )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木当。 ( 4 )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 5 ) 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 1 ) 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例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 2 ) 作业场所建筑卫生学设计缺陷因素,例如照明不良、换气不足等;参见教材P193


第642题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患职业病,职业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  )


A.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人员的年龄、性别和营养状况

B.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性质

C.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性质、接触剂量和接触人员的易感性

D.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健康状态


参考答案:C


解析:职业病的发生常与生产过程和作业环境有关,但环境危害因素对人的危害程度,还受个体的特性差异的影响,其发病过程,主要取决于:(1)有害因素的本身的性质;(2)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3)劳动者个体易感性。


第643题 属于高温强热辐射的作业是(  )。


A.建筑、修路夏季施工作业

B.印染作业

C.印刷作业

D.炼钢、炼铁作业


参考答案:D


解析: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和轮船的锅炉间等。这些生产场所的气象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温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第644题 恶劣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职业危害因素容易引起各种职业病。下列物理因素,可造成职业性白内障的是(  )。


A.红外线

B.潮湿

C.激光

D.高气压


参考答案:A


解析:恶劣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容易引起各种职业病,红外线是可以造成职业性白内障的物理因素。


第645题 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  )。


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B.作业环境定期监测

C.通风排毒

D.实施就业前体验和定期体检


参考答案:A


解析: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是根本性措施


第646题 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常见因素是(  )。


A.电磁波

B.微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参考答案:D


解析: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作用可引起皮炎,表现为弥漫性红斑,有时可出现小水泡和水肿,并有发痒、烧灼感。作业场所比较多见的是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即电光性眼炎。


第647题 不属于预防电离辐射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的是(  )。


A.除污保洁

B.时间防护

C.距离防护

D.屏蔽防护


参考答案:A


解析:电离辐射的防护,主要是控制辐射源的质和量。电离辐射的防护分为外照射防护和内照射防护。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通称“外防护三原则”。内照射防护的基本防护方法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等综合性防护措施。故选A


第648题 对急性作用大、剌激作用强和危害性较大的有毒化学物质而制定的接触限值是(  )。


A.平均容许浓度

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C.最低容许浓度

D.最高容许浓度


参考答案:D


解析:最高容许浓度,该职业接触限值是对急性作用大、刺激作用强和(或)危害性较大的有毒物质而制定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应根据不同工种和操作地点采集有代表性的空气样品。该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工作场所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必须控制在最高容许浓度以下,而不容许超过此限值。


第649题 下列物质可以造成法定职业性肿瘤的职业性致癌物质是(  )。


A.汽油

B.酒精

C.石棉

D.食盐


参考答案:C


解析:职业致癌物引起的职业癌:我国已将石棉、联苯胺、苯、氯甲甲醚、砷、氯乙烯、焦炉烟气、铬酸盐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第650题 一深7m 左右的电力井内有多台柴油抽水机在工作, 3 名工人下到井内巡检时,发生一起2 人中毒死亡的事故。最有可能引起该事故的物质是(  )。


A.放射性物质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B


解析:一氧化碳是一种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煤气制造以及用煤、焦炭等制取煤气的过程中,刺造合成氨、甲醇、光气、羰基金属以及采矿时爆破烟雾,均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冶金工业中的炼 铁、炼钢、炼焦等作业场所也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这些生产过程都有接触一氧化碳的机会,并有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第651题 某化工厂对生产车间的苯二甲酸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评价人员参照附近相似工厂的有关经验和统计资料开展评价工作。这种安全评价方法是(  )。


A.检查表法

B.经验法

C.类比法

D.事故树分析法


参考答案:C


解析:类比法:通过与拟建项目同类和相似工作场所检测、统计数据;健康检查与监护;职业病发病 情况等,类推拟建项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情况。用于比较和评价拟建项目作业 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危害的后果、拟采用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 等。类比法的关键在于,类比现场的选择应与拟建项目在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工艺路 线、设备技术、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有很好的可类比性。


第652题 恶劣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碱辐射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容易引起各种职业病。下列可以造成职业性白内障的物理因素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X射线


参考答案:A


解析:白内障是长期接触红外辐射而引起的常见职业病,其原因是红外线可致晶状体损伤。 职业性白内障已列入我国职业病名单。


第653题 生产性噪声是由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摩擦等产生的。生产性噪声可分为(  )三类。


A.振动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B.冲击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C.气体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D.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参考答案:D


解析: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 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空气动力噪声:由于气体压力变化引起气体扰动,气体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所致。例 如,各种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汽轮机等,是由压力脉冲和气体排 放发出的噪声。

机械性噪声:机械撞击、摩擦或质量不平衡旋转等机械力作用下引起固体部件振动所 产生的噪声。例如,各种车床、电锯、电刨、球磨机、砂轮机、织布机等发出的噪声。

电磁噪声:由于磁场脉冲,磁致伸缩引起电气部件振动所致。如电磁式振动台和振荡 器、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


第654题 职业中毒除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三种类型外,还有的是处于带毒状态。下列情形中,属于带毒状态的是(  )。


A.毒物一次性大量进去人体

B.毒物长时间少量进入人体

C.在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摄入

D.接触毒物无症状,但尿检超限


参考答案:D


解析:接触工业毒物,无中毒症状和体征,但实验室检查体内毒物或其代i射产物超过正常值 的状态称为带毒状态,如铅吸收带毒状态等。


第655题 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无机性粉尘可以分为矿物性粉尘、金属性粉尘、人工无机性粉尘。下列选项中,属于矿物性粉尘的是(  )。


A.石棉

B.锰

C.玻璃纤维

D.水泥


参考答案:A


解析:无机性粉尘:

(1)矿物性粉尘,例如煤尘、硅石、石棉、滑石等。

(2)金属性粉尘,例如铁、锡、铝、铅、锰等。

(3)人工无机性粉尘,例如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


第656题 下列不属于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途径的是(  )。


A.食入

B.吸入

C.漂浮进入

D.经皮肤吸收


参考答案:C


解析: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1)吸入。大多数情况下,毒物都是由此途径进入人体的。(2)经皮肤吸收。在作业过程中经皮肤吸收而导致中毒者也较常见。经皮肤吸收有两种,经表皮或经过汗腺、毛震等吸收,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3)食入。较少见,可为误食或吞入。


第657题 毒物的危害性不仅取决于毒物的毒性,还受生产条件、劳动者个体差异的影响。毒物的化学结构对其毒性有直接影响。在有机非电解质环烃、芳烃、酮、醇、脂肪烃之间,毒性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


A.芳烃>醇>酮>环烃>脂肪烃

B.脂肪烃>芳烃>酮>醇>环烃

C.醇>芳烃>酮>脂肪烃>环烃

D.酮>芳烃>环烃>醇>脂肪烃


参考答案:A


解析:毒物的化学结构对其毒性有直接影响。在各类有机非电解质之间,其毒性大小依次为芳烃>醇>酮>环烃>脂肪烃。同类有机化合物中卤族元素取代氢时,毒性增加。


第658题 某大型企业集团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中职业病的分类方法,对近年来职业病案例进行了分类。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将化学性皮肤灼伤归类为职业性皮肤病

B.将激光所致视网膜损伤归类为职业性眼病

C.将放射性肿瘤归类为职业性肿瘤

D.将溃疡归类为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参考答案:A


解析:化学性皮肤灼伤归类为职业性皮肤病。激光所致视网膜损伤归类为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放射性肿瘤归类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溃疡归类为职业性皮肤病。


第659题 蒋某于1993年人职某云母矿从事采掘工作,2001年离职,经省职业病防治院诊断,患尘肺职业病。2005年,蒋某与云母矿达成调解协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病情加重,2014年出现严重功能障碍和部分生活自理障碍。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关于蒋某法定尘肺病和致残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母混合粉尘造成矽肺,致残等级为一级

B.云母混合粉尘造成矽肺,致残等级为三级

C.云母尘造成云母肺,致残等级为一级

D.云母尘造成云母肺,致残等级为三级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招号),蒋某法定尘肺病为云母尘肺。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致残等级为三级,即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部分生活自理障碍。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