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章节习题(970题)


第1题 风险度表示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由(  )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本质安全性

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C.危险源的性质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D.危险源的数量和特性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风险度的概念。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结合给出。


第2题 某省2003年度发生不期望的机械事件共计6600起,依据海因里希法则判断,该省在2003年度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轻伤事故是(  )起。


A.20

B.580

C.1060

D.6000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海因里希法则。死亡或重伤、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本题中轻伤事故为6600×29/330=580(起)。


第3题 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2017年事故统计显示,全年发生死亡事故、重伤事故各1起。根据海因里希法则推断,该企业在2017年出现不安全行为的事例为(  )起。


A.29

B.58

C.300

D.600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海因里希法则。死亡或重伤、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2017年企业全年发生死亡事故、重伤事故各1起,注意这里是“各”1起,死亡或重伤事故是2例,不安全行为的事例为2×300/1=600(起)。


第4题 本质安全中的(  )功能是指当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A.失误一安全

B.行为一安全

C.故障一安全

D.控制一安全


参考答案:C


解析:本质安全包括两方面内容:失误一安全、故障一安全。


第5题 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  )等活动。


A.计划、组织、改进和反馈

B.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C.决策、计划、评价和反馈

D.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


第6题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  )事件。


A.财产损失或间接经济损失

B.人身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

C.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D.人身伤亡或间接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B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第7题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  )


A.承受程度

B.认知能力

C.实践水平

D.预计范围


参考答案:A


解析: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第8题 根据本质安全的定义,下列装置或设备中,属于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而采取的安全措施的是(  )。


A.切割机械上设置的光控断电装置

B.汽车上设置的安全气囊

C.为探险人员配备的降落伞

D.煤矿工人佩戴的自救器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B、C、D的安全措施不能阻止事故的发生。


第9题 锻造车间针对人员误操作断手事故多发,以及锻造机长期超负荷运行造成设备运行温度过高的问题,遵循本质安全理念,开展了技术改造和革新。下列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中,属于本质安全技术措施的是(  )。


A.断手事故处设置警示标志

B.采取排风措施降低设备温度

C.锻造机安装双按钮开关

D.缩短锻造设备连续运行时间


参考答案:C


解析:

锻造机安装双按钮开关:锻造机若要运行,必须双手同时按下开关,杜绝机械运动时手臂在机械工作面的可能。


第10题 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主要是指(  )。


A.安全技术措施

B.个体防护措施

C.安全教育措施

D.安全检查措施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本质安全。通过本质安全的两方面内容:失误一安全、故障一安全,可以得出本质安全的措施主要是安全技术措施,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


第11题 国家对高危行业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分别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下列高危行业企业中,不需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是(  )。


A.金属冶炼企业

B.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C.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D.建筑施工企业


参考答案:A


解析:

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第12题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我国对若干具有较高生产安全风险的企业实行了安全许可制度。下列企业中,实行安全许可制度的是(  )。


A.道路运输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B.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冶金企业

C.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矿山企业、机械制造企业

D.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参考答案:D


解析:安全许可是指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实行安全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石油天然气开采属于非煤矿山企业。


第13题 某市安全生产检查组发现A公司在毗邻居民楼临建仓库内存有乙炔气瓶80只,每只气瓶内充装有13~14kg不等的乙炔气体(临界量1t),同时发现这些气瓶存在减震圈残破不全、瓶嘴防护罩不全,堆放有其他杂物,无人看管等隐患。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关于检查组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该仓库未构成重大安全事故隐患,需限期整改

B.将有关隐患排查资料提交消防主管部门并记录备查

C.该仓库未构成重大危险源,需做好气瓶安全技术措施

D.该仓库应停止使用,立即查封


参考答案:B


解析:

A选项错误。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该仓库隐患显然无法立即整改排除,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B选项正确。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发现属于其他有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重大事故隐患的,应该及时将有关资料移送有管辖权的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査。

C选项错误。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重大危险源辨别指标,按照每只气瓶内充装有最少13kg乙炔气体计算,S=13×80÷1000=1.04>1,属于重大危险源。

D选项错误。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下达整改指令书,并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必要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第14题 某危险化学品企业管理人员利用风险判别指标判定系统的危险和危害性,并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4〕13号)确定某装置的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通过用累积频率和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曲线(F-W曲线)确定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关于社会可接受风险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横坐标对应的是所有超过该死亡人数事故的累积概率

B.纵坐标对应的是死亡人数

C.F(30)对应的是该装置超过30人以上死亡事故的概率

D.N(30)对应的是该装置发生造成30人以上伤亡人数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4〕13号),累积频率和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曲线)的横坐标对应的是死亡人数,纵坐标对应的是超过该死亡人数事故的累积概率。F(30)对应的是该装置超过30人以上死亡事故的概率。D选项无该说法。


第15题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根据相关规定,按照事故整改的难易程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可以分为(  )。


A.一般事故隐患和较大事故隐患

B.较大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C.重大事故隐患和特别重大事故隐患

D.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参考答案:D


解析: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第16题 某选煤厂进行磨煤机检修时,起重工姚某在操作过轨吊吊装磨辊过程中,当磨辊升至磨煤机壳体上沿约175mm时,姚某按“停”按钮,但“停”按钮失灵,磨辊继续上升,导致起吊用的卸扣卡在磨煤机壳体处,造成过轨吊和磨辊掉落,将磨煤机平台及护栏砸坏,平台上作业的2名人员跌落后经抢救无效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这起事故的等级是(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参考答案:B


解析:事故造成2人死亡,3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据此判断该起事故属于较大事故。较大事故判定标准: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第17题 某企业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在检査过程中发现某机械设备旋转飞轮的防护罩螺丝松动,现场修理人员立即进行了维修排除了隐患。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防护罩螺丝松动属于一般事故隐患

B.旋转的飞轮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C.如果不及时修理该隐患最可能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D.该风险属于人、物、环境、管理4类风险中的环境风险


参考答案:A


解析:A选项正确。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防护罩螺丝松动明显属于一般事故隐患。

B选项错误。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旋转的飞轮应当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C选项错误。该机械设备如果不及时修理最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D选项错误。该风险属于人、物、环境、管理中的物的风险。


第18题 某生产经营单位对2018年至今企业发生的全部意外事件进行统计,在统计中发现在这些意外事件中共有58起造成了人员轻伤,根据海因里希法则,据此判断该公司在2018年至今可能发生了(  )不安全行为事件。


A.150起

B.500起

C.600起

D.660起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海因里希法则,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本题轻伤人数为58人,根据公式可得到:不安全行为数量=58÷29×300=600(起)。


第19题 根据本质安全的定义,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属于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的是(  )。


A.安全标志

B.采用安全的电源

C.对工伤人员加强管理

D.煤矿工人配备人员定位系统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具体包括: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A选项安全标志属于安全信息的使用;D选项煤矿工人佩戴的人员定位系统属于事故发生后的措施;C选项为管理措施。


第20题 某金矿基建施工过程发生爆炸事故,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矿山开展了安全理念、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研讨会。会上,安全员小王说:“岩巷掘进需要采取超前预防理念进行管理,如引进风险指标衡量岩巷的掘进工作”;负责材料采购的小李补充:“锚杆购置需要考虑安全系数,施工应考虑施工工艺的差异”;负责宣传工作的老张说:“应该将巷道掘进中各种事故频率作为安全指标”;施工班长老江补充:“巷道掘进以隐患排查为核心,危险为零作为标准,这样才安全”。上述人员的讨论意见中,错误的是(  )。


A.安全员小王

B.负责材料采购的小李

C.负责宣传的老张

D.施工班长老江


参考答案:D


解析:施工班长老江的表述是错误的。系统工程中的安全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寿命期间。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