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炸药
B.旋转的飞轮
C.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D.奔驰的车辆
E.不戴安全帽
参考答案:CE
解析:
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A、B、D选项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A.乳化炸药和雷管
B.带锁的木箱
C.二1煤层
D.刘某未采取防突措施
E.作业环境不良
参考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危险源的辨识。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本题中乳化炸药、雷管、二1煤层均属于第一类危险源;而矿长刘某未采取防突措施、钱某违规操作、作业环境不良等均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第23题 本质安全是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建设项目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下列属于本质安全设计的有( )。
A.失误一安全功能
B.事故一接触
C.控制缺陷一管理
D.故障一安全功能
E.修复或急救功能
参考答案:AD
解析:本质安全包括两方面内容:失误一安全、故障一安全。
第24题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
A.管理上的缺陷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人的不安全行为
D.环境条件的标准
E.严重后果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25题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下列各项属于危险源的有( )。
A.充装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
B.呼吸阀损坏的原油储罐
C.携带SARS病毒的人
D.操作标准不完善
E.停靠的汽车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液化石油气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引起中毒、火灾或爆炸事故,因此充装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是危险源;原油储罐的呼吸阀已经损坏,当储罐储存了原油后,有可能因呼吸阀损坏而发生事故,因此呼吸阀损坏的原油储罐危险源;一个携带了SARS病毒的人,可能造成与其有过接触的人患上SARS,因此携带SARS的人是危险源;操作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操作标准,可能使员工出现不安全行为,因此没有操作标准是危险源。
第26题 加油站是消防重点单位,存在火灾和爆炸的风险,所以加强加油站安全管理责任制,设置警示文字和标志,实行严格治理,严格控制明火、摩擦和撞击、电气火花、静电火花等火源。下列因素中,属于第二类危险源的是( )。
A.储罐内的汽油
B.损坏的油罐呼吸阀
C.照明用防爆格栅灯
D.加油同时接打手机
E.浓妆艳抹的加油女工
参考答案:BD
解析:储罐内的汽油为第一类危险源,选项A错误。能够导致汽油发生危险或出现事故的是第二类危险源,选项B、D正确。照明用防爆格栅灯是安全技术措施不是危险源,选项C错误。选项E和本题无关。
A.甲企业
B.乙企业
C.丙企业
D.丁企业
E.戊企业
参考答案:ABC
解析:安全生产许可是指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A.超过3300rpm的汽机
B.专责工程师误设联锁动作参数值为3500rpm
C.联锁参数设置过程监护不到位
D.运行值为3000rpm的汽机
E.运行中的汽机从电网解列
参考答案:AE
解析:
A、E选项正确。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B、C、D选项错误。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BCD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第29题 某化工企业新人职的安全员小周根据集团总部统一要求,对所属厂内运行的制冷设备、附属装置、使用的机器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等各类危险源进行归类。依据第一、二类危险源的定义,属于第二类危险源的有( )。
A.装有10t液氨的储罐
B.氮气瓶中的高压氮气
C.腐蚀受损的减压阀
D.飞速旋转的车床
E.失效的防护用品
参考答案:CE
解析:A、B、D选项错误。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ABD属于第一类危险源。C、E选项正确。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
A.坍塌
B.机械伤害
C.物体打击
D.起重伤害
E.高处坠落
参考答案:CDE
解析: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汽车吊吊运时模板坠落砸伤2人,属于起重伤害。员工不慎从光滑的洞口滑落,撞击到脚手架,造成胫骨骨折,属于高处坠落。塔吊在起重过程中由于钢丝绳断裂发生倾覆,将员工砸伤,属于起重伤害。从脚手架上坠落的角磨机击中一员工肩部,导致其肩部受伤,属于物体打击。
第31题
为了保证企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某企业根据甲、乙、丙三位职工的从业经验和能力等综合因素分析,对三位职工岗位进行了重新调整,这种调整,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 )。
A.整分合原则
B.能级原则
C.“3E”原则
D.激励原则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这就是能级原则。
第32题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做到预防为主。下列对安全生产预防原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全生产的预防应以事故财产损失为衡量标准,对那些损失小的事故可投入较少资源
B.虽然存在诱发事故的因素,但并不一定会诱发事故,可不预防
C.可以通过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有效地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D.本质安全化主要应用于小型设备设施上,对于大型项目,由于系统复杂,不可能得到应用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预防原理。选项A错误,偶然损失原则,无论事故损失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选项B错误,因果关系原则,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选项C正确,“3E”原则。选项D错误,本质安全化原则,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
第33题 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其后果严重程度难以预测,同类火灾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种观点符合( )原则。
A.偶然损失
B.动态相关性
C.监督
D.因果关系
参考答案:A
解析: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第34题 若某企业职工能够抵制违章指挥,从而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企业管理部门及时对违章负责人进行相应的批评和处罚,并对坚持不违章的职工给予表扬和奖励,这种管理方法主要应用的基本原则是( )。
A.行为原则
B.动力原则
C.激励原则
D.监督原则
参考答案:C
解析: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35题 某市一金属矿山企业发生一起严重透水事故,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求该市所有金属矿山企业一律停产,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经安全评估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该种做法,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 )。
A.动态相关原则
B.监督原则
C.行为原则
D.能级原则
参考答案:B
解析:
监督原则。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必须明确安全生产监督职责,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需要注意的是:监督原则不仅仅适用于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层,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适用于这个原则。
第36题 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五要素,并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五要素为( )。
A.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能量意外释放、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屏蔽失效、事故、伤害
C.人的缺点、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D.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参考答案:D
解析: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五要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A.遗传及社会环境
B.人的缺点
C.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
D.伤害
参考答案:C
解析:
海因里希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38题 根据系统安全理论的观点,下列关于安全与危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B.危险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C.可以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
D.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寿命周期
参考答案:C
解析: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
A.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
B.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人掌管、运作、推行和实施
C.人是管理的主体,并不是管理的客体
D.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参考答案:C
解析: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即也是管理的客体。
第40题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造成人员的伤害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的长短和频率,以及( )。
A.人的健康状况
B.生产能量的原因
C.力的集中程度
D.事故的类别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