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1题 当人体与某种形式的能量接触时,能否产生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 )。
A.能量的集中程度
B.作用于人体的能量的大小
C.人体接触能量的时间
D.人体接触能量的部位
参考答案:B
解析:当人体与某种形式的能量接触时,能否产生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作用于人体的能量的大小。
第42题 某加油站在卸油区设置了静电释放器,作业人员进入卸油区前需要接触静电释放器,释放身体上可能带有的静电。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该事故防范对策属于( )。
A.限制能量
B.防止能量蓄积
C.控制能量释放
D.延缓能量释放
参考答案:B
解析:
能量的大量蓄积会导致能量突然释放,因此,要及时泄放多余能量,防止能量蓄积。因此,该事故防范对策属于防止能量蓄积。
A.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持作业环境良好
B.改善车间作业环境,疏通安全出口
C.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及紧急处理能力
D.增加空分装置的安全保护装置,提高液氧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预防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选项A、B、C都为管理方面的措施,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强调从技术上控制风险,增加空分装置的安全保护装置是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的体现。因此,正确答案为D。
第44题 某市应急管理部门组织了一次对某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对企业的资质证照等文件及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了检查,依据《安全生产法》,要求企业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职责。上述做法符合( )。
A.系统原理的整分合原则
B.预防原理的本质安全化原则
C.人本原理的动力原则
D.强制原理的监督原则
参考答案:D
解析:A 选项错误。系统原理的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
B 选项错误。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题干中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C 选项错误。人本原理的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题干中没有体现对人的管理。
D 选项正确。强制原理的监督原则: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必须明确安全生产监督职责,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故 D 选项符合强制原理的监督原则。
A.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B.系统安全理论
C.轨迹交叉理论
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参考答案:B
解析:系统安全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
( 1 ) 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 2 )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称作危险源,来自某种危险源的造成人员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叫作危险。危险源是一些可能出问题的事物或环境因素,而危险表征潜在的危险源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机会,可以用概率来衡量。
( 3 )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
( 4 ) 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受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对于认识了的危险源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因此,只能把危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即可接受的危险。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万一发生事故,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上。
A.系统原理的反馈原则
B.人本原理的动力原则
C.预防原理的因果关系原则
D.强制原理的安全第一原则
参考答案:B
解析:A 选项错误。系统原理的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题干中主要针对人。
B 选项正确。人本原理的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题干内容符合动力原则的内容,故 B 选项正确。
C 选项错误。预防原理的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与题干无关。
D 选项错误。强制原理的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工作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题干中没有指出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
A.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C.轨迹交叉理论
D.系统安全理论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48题 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有效状态。有关人员经过长期对事故的总结,给出了许多事故致因理论。下列关于事故致因理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B.静电接地符合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中的防止能量蓄积
C.北川彻三认为社会或历史原因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D.海因里希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参考答案:C
解析:
日本北川彻三认为事故的基本原因应该包括 3 个方面 : 管理原因;学校教育原因;社会或历史原因。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4 个方面:技术原因 ; 教育原因;身体原因;精神原因。
第49题 某危险化学品企业结合职工素质和行业生产特点,提出了要服从安全,违反操作规程一律待岗的红线,并对全体员工进行监督。这种说法符合强制原理的( )。
A.安全第一原则
B.“3E”原则
C.动力原则
D.监督原则
E.整分合原则
参考答案:AD
解析:
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所谓强制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强制原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
(2)监督原则。
A.中毒
B.窒息
C.冻伤
D.烧伤
E.触电
参考答案:ABC
解析: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将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
第51题 按照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观点,预防伤害事故主要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相接触。关于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措施主要包括( )。
A.防止能量积蓄
B.设置屏蔽设施
C.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
D.减少管理缺陷
E.改变工艺流程
参考答案:ABCE
解析: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下列11种:
(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2)限制能量。
(3)防止能量蓄积。
(4)控制能量释放。
(5)延缓释放能量。
(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
(7)设置屏蔽设施。
(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
(9)提高防护标准。
(10)改变工艺流程。
(11)修复或急救。
第52题 根据系统安全理论,下列关于系统中危险源控制的观点,正确的是( )。
A.不可能消除一切危险源
B.可以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C.系统进入运行阶段后,再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D.应降低系统整体的危险性,而不是仅消除选定的危险源及其危险性
E.可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系统安全理论包括很多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创新概念。
(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称作危险源,来自某种危险源的造成人员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叫做危险。危险源是一些可能出问题的事物或环境因素,而危险表征潜在的危险源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机会,可以用概率来衡量。
(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
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应在事前阶段进行,而不是事中阶段进行。
第53题 按照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的阐述,最为常见的引起伤害的能量是( )。
A.机械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E.非电离辐射
参考答案:ABC
解析: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形式的能量,都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其中前4种形式的能量引起的伤害最为常见。
A.人本原理的动态相关性原则
B.系统原理的行为原则
C.强制原理的能级原则
D.预防原理的偶然损失原则
E.系统原理的封闭原则
参考答案:DE
解析:
动态相关性原则属于系统原理,选项A错误。
行为原则属于人本原理,选项B选错
能级原则属于人本原理,选项C错误。
商场值班人员面临火灾事故采取了应急处理措施,属于行为原则,虽然是一起电气阴燃事故,但由于处理妥当,没有转变成大火,事故造成的损失极小,体现了偶然损失原则,管理层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排查整改,属于封闭原则。
A.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B.遗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的缺点的原因
C.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
D.海因里希认为企业领导不够重视安全是造成事故的基本原因
E.海因里希认为身体状态不佳、睡眠不足等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参考答案:AB
解析:
C选项错误。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
D选项错误。日本北川彻三认为企业领导不够重视安全是造成事故的基本原因。
E选项错误。日本北川彻三认为身体状态不佳、睡眠不足等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A.基本原因—起源论,即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
B.控制不足—管理,认为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C.在安全管理中,企业领导者的安全方针、政策及决策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D.基本原因包括缺乏知识或技能,动机不正确、身体上或精神上的问题
E.安全管理中的控制是指损失控制,包括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
参考答案:ACDE
解析:B 选项错误。直接原因——征兆,认为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第57题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人们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下列措施中,属于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的是( )。
A.采用安全阀控制高压气体
B.通过接地消除静电
C.利用低电压防止电击
D.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E.在易触电的场所用压缩空气动力代替电力
参考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采用安全阀控制高压气体属于延缓释放能量;通过接地消除静电属于防止能量蓄积;利用低电压防止电击属于限制能量;在易触电场所用压缩空气动力代替电力属于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上述均属于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 D 选项不属于。
第58题 某危险化学品公司要求提高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掌握相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下列关于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的学习总结中,正确的包括( )。
A.在进行生产和其他工作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首要位置,属于预防原理的本质安全化原则
B.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掌握生产中的各种安全信息,并学习新增、修订的危化品行业的安全法规,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属于系统原理中的反馈原则
C.企业负责人统筹安排人力、资金等资源,同时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分成工艺、设备类等检查小组,小组之间相互配合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检查任务、保证安全的整体目标,属于系统原理中的整分合原则
D.操作人员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将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放在防治人的不安全行为上,属于预防原理的3E原则
E.危化品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难以预测,因此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属于偶然损失原则
参考答案:BCE
解析:
A 选项错误。其属于强制原理的安全第一原则,而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D 选项错误。其属于人本原理的行为原则。
A.人的行为缺陷
B.作业环境的缺陷
C.设计上的缺陷
D.使用上的缺陷
E.管理上的缺陷
参考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轨迹交叉理论相关内容。消除生产作业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在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中,在生产过程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
( 1 ) 设计上的缺陷,如用材不当、强度计算错误、结构完整性差、采矿方法不适应矿床围岩性质等。
( 2 ) 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
( 3 ) 维修保养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
( 4 ) 使用上的缺陷。
( 5 ) 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
A.外部刺激→大脑判断→行为反应→肌体感受→目标完成
B.外部刺激→行为反应→肌体感受→大脑判断→目标完成
C.外部刺激→肌体感受→大脑判断→行为反应→目标完成
D.外部刺激→大脑判断→肌体感受→行为反应→目标完成
参考答案:C
解析:外部刺激→肌体感受→大脑判断→行为反应→目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