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21题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称职业病,下列有关职业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下桥墩潜水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高压病
B.高山勘探低气压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减压病
C.冶炼车间热辐射产生的红外线引起的职业病是职业性白内障
D.冷库的低温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关节炎
参考答案:C
解析:地下桥墩潜水作业是高压环境,引起的职业病是减压病,选项A错误。
高山勘探低气压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高原病,选项B错误。
冷库的低温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冻伤,关节炎不是职业病,选项D错误。
第622题 毒性长期、小剂量进入机体导致的中毒是( )。
A.慢性中毒
B.亚急性中毒
C.带毒状态
D.急性中毒
参考答案:A
解析:侵入人体的生产性毒物引起的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类型:
(1)急性中毒。由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所致。多数由生产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所引起。
(2)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是长期小剂量毒物进入机体所致。绝大多数是由蓄积作用的毒物引起的。
(3)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在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入人体所产生的中毒现象。
接触工业毒物,无中毒症状和体征,但实验室检查体内毒物或其代谢产物超过正常值的状态称为带毒状态,如铅吸收带毒状态等。
第623题 异常气象条件下的作业类型不包括( )
A.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B.低温作业
C.低气压作业
D.长时间作业
参考答案:D
解析:异常气象条件下的作业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2)高温高湿作业。
(3)夏季露天作业。
(4)低温作业。
(5)高气压作业。
(6)低气压作业。
第624题 以下不属于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症状的是( )。
A.热痉挛
B.骨折
C.听力减退
D.急性高原反应
参考答案:B
解析: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
(1)中暑。是高温作业环境下发生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机体散热机制发生障碍的结果。中暑在临床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2)减压病。急性减压病主要发生在潜水作业后,减压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奇痒、灼热感、紫绀、大理石样斑纹;肌肉、关节和骨骼酸痛或针刺样剧烈疼痛,头痛、眩晕、失明、听力减退等。
(3)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下的一种疾病。急性高原病分为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三种类型。
第625题 电焊、氩弧焊等作业过程中会产生紫外线职业危害。紫外线照射人体引起的职业病是( )
A.职业性白内障
B.滑囊炎
C.电光性眼炎
D.铬鼻病
参考答案:C
解析:在作业场所比较多见的是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即由电弧光照射所引起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
第626题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给出了13种法定尘肺病。其中,发病人数占前三位的疾病是( )。
A.矽肺、炭黑尘肺、水泥尘肺
B.煤工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
C.铸工尘肺、电焊工尘肺、铝尘肺
D.矽肺、煤工尘肺、铸工尘肺
参考答案:D
解析:矽肺分布最广、发病人数最多。煤工尘肺发病人数占第二位。铸工尘肺发病人数占第三位。
第627题 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分为十大类132种。下列关于职业病分类及职业危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工尘肺发病人数占尘肺病总人数第一位
B.低气压职业危害引起的职业病属于高原病
C.红外线引起的职业病属于电光性眼炎
D.激光产生的职业病属于光感性皮炎
参考答案:B
解析:矽肺发病人数占尘肺病总人数第一位,选项A错误;红外线引起的职业病属于白内障,选项C错误;激光产生的职业病属于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选项D错误。
第628题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行政主管部门提交( )
A.卫生防护设施设计报告
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C.职业卫生专篇
D.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参考答案:B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A.国务院
B.省级
C.设区的市级
D.共同的上一级
参考答案:D
解析:《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0号)第五条规定,跨两个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第630题 关于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的主要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评价的主要方法包括检查表法、类比法和定量法
B.检查表法的优点是简洁、明了
C.类比法的关键在于,类比现场的选择应与拟建项目在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工艺路线、设备技术、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有很好的可类比性
D.定量法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性、劳动者接触时间等进行综合考虑,按企业职业卫生标准计算危害指数,确定劳动者作业危害程度的等级
参考答案:D
解析:评价的主要方法:
(1)检查表法。依据现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编制检查表,逐项检查建设项目在职业卫生方面的符合情况。该评价方法常用于评价拟建项目在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车间建筑设计卫生要求、卫生工程防护技术措施、卫生设施、应急救援措施、个体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与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该方法的优点是简洁、明了。
(2)类比法。通过与拟建项目同类和相似工作场所检测、统计数据,健康检查与监护,职业病发病情况等,类推拟建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情况。用于比较和评价拟建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危害的后果、拟采用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等。类比法的关键在于,类比现场的选择应与拟建项目在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工艺路线、设备技术、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有很好的可类比性。
(3)定量法。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性、劳动者接触时间等进行综合考虑,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计算危害指数,确定劳动者作业危害程度的等级。选项D错在按“企业”职业卫生标准计算危害指数。
A.粉尘比较轻
B.粉尘比较重
C.粉尘的亲水性强
D.粉尘的亲水性弱
参考答案:D
解析:亲水性,带有极性基团的分子,对水有大的亲和能力,可以吸引水分子,或溶解于水。这类分子形成的固体材料的表面,易被水润湿。湿式作业降尘效果不好表明粉尘的亲水性弱。
第632题 根据毒害作用机理不同,职业性有害气体可分为窒息性气体和剌激性气体。下列气体中,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硫化氢
D.氮氧化物
参考答案:D
解析:工业生产中常遇到的刺激性气体主要有氯气、光气、氮氧化物及氨气等
第633题 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属于电离辐射的是( )。
A.红外线
B.X 射线
C.激光
D.紫外线
参考答案:B
解析:电离辐射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各种辐射,如各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X线机等。非电离辐射包括高频作业、微波作业、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故B项符合题意。
第634题 在炼铁、炼焦等企业作业场所中,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是( )。
A.一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甲烧
D.氨气
参考答案:B
解析:一氧化碳是一种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煤气制造以及用煤、焦炭等制取煤气的过程中,制造合成氨、甲醇、光气、羰基金属以及采矿时爆破烟雾,均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冶金工业中的炼铁、炼钢、炼焦等作业场所也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这些生产过程都有接触一氧化碳的机会,并有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第635题 恶劣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容易引起各种职业病。下列可以造成职业性白内障的物理因素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X 射线
参考答案:A
解析:白内障是长期接触红外辐射而引起的常见职业病,其原因是红外线可致晶状体损伤。职业性白内障已列入我国职业病名单。
第636题 目前,我国职业病患者中,患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是( )。
A.尘肺
B.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
C.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D.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参考答案:A
解析:生产性粉尘是作业场所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由其造成的职业性尘肺病是我国目前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接触方式是经呼吸道吸入。
第637题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含有( )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A.有毒物质
B.放射性物质
C.铅
D.游离二氧化硅
参考答案:D
解析:矽肺的致病粉尘为矽尘,一般指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即游离二氧化硅。
第638题 ( )是人体摄入生产性毒物的最主要、最危险的途径。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眼睛
参考答案:A
解析: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包括吸入、经皮吸收和食入。其中吸入途径指呈气体、蒸汽、气溶胶(粉尘、烟、雾)状态的毒物经呼吸道进入体内,进入呼吸道的毒物,可通过肺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毒性作用大,发生快,大多数情况下,毒物都是由此途径进入人体的。
第640题 ( )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
A.密问毒源
B.通风
C.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高毒、剧毒物质
D.个体防护
参考答案:C
解析: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有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局部排气罩、排出气体的净化以及个体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