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1题 根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部署应包括()。
A.施工资源配置计划
B.施工进度安排和空间组织
C.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
D.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E.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关于选项B、C、D,施工部署是对工程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包括工程项目施工目标、进度安排和空间组织、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等。关于选项A、E,施工部署是施工组织设计的纲领性内容,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施工方法、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均应围绕施工部署进行编制和确定。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资源配置计划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与施工部署同层次的内容。
第142题 下列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方法中,可用来随时了解生产过程中质量变化情况的方法是()。
A.控制图法
B.排列图法
C.直方图法
D.鱼刺图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可以随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情况。控制图法就是一种典型的动态分析方法。选项B、C、D是静态方法。
第143题 适用于分析和描述某种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统计分析工具是()。
A.直方图
B.控制图
C.因果分析图
D.主次因素分析图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A、B是判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的方法;理论上讲,选项C、D都是正确的,都是分析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方法。但按照教材字面分析,因果分析图又叫树枝图或鱼刺图,是用来寻找某种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有效工具;主次因素分析图也称为排列图,是用来寻找影响工程(产品)质量最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工具。据此,本题选择选项C。
第144题 应用直方图法分析工程质量状况时,直方图出现折齿型分布的原因是()。
A.数据分组不当或组距确定不当
B.少量材料不合格
C.短时间内工人操作不熟练
D.数据分类不当
参考答案:A
解析:
直方图判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其中有下列情形:
(1)折齿型分布。这多数是由于作频数表时,分组不当或组距确定不当所致。
(2)绝壁型分布。直方图的分布中心偏向一侧,通常是因操作者的主观因素所造成。
(3)孤岛型分布。出现孤立的小直方图,这是由于少量材料不合格,或短时间内工人操作不熟练所造成。
(4)双峰型分布。一般是由于在抽样检查以前,数据分类工作不够好,使两个分布混淆在一起所造成。
第145题 下列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方法中,可用来找出工程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是()。
A.直方图法
B.鱼刺图法
C.排列图法
D.S曲线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可用来找出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方法包括鱼刺图法和排列图法,但鱼刺图法仅仅能够逐层排查,找出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无法确定主要因素、次要因素;而排列图法可以将影响因素分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和一般因素。
第146题 为了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可采取的组织措施之一是()。
A.制订工作考核标准
B.论证技术方案
C.审查工程付款
D.选择合同计价方式
参考答案:A
解析:
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组织措施:
控制是由人来执行的,监督按计划要求投入劳动力、机具、设备、材料,巡视、检查工程运行情况,对工程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反馈,发现和预测目标偏差,采取纠正行动等都需要事先委任执行人员,授予相应职权,确定职责,制定工作考核标准,并力求使之一体化运行。除此之外,在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采取的措施还有:充实控制机构,挑选与其工作相称的人员;对工作进行考评,以便评估工作、改进工作、挖掘潜在工作能力、加强相互沟通;在控制过程中激励人们以调动和发挥他们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创造性;培训人员等。
第147题 下列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方法中,可用来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的方法有()。
A.香蕉曲线法
B.目标管理法
C.S曲线法
D.责任矩阵法
E.因果分析图法
参考答案:AC
解析:
S曲线可用于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与S曲线法相同,香蕉曲线同样可用来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
第148题 在下列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方法中,可用来综合控制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的方法有()。
A.树枝图法
B.网络计划法
C.S曲线法
D.决策树法
E.香蕉曲线法
参考答案:CE
解析:
S曲线法和香蕉曲线法是可用来综合控制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的方法。
第149题 建设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的参数包括()。
A.工作面和流水节拍
B.流水步距和流水强度
C.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
D.施工过程和流水节拍
参考答案:C
解析:
工艺参数主要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通常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两个参数。
第150题 工程项目有3个施工过程,4个施工段,施工过程在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2、4,组织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则流水施工工期为()天。
A.10
B.12
C.16
D.18
参考答案:C
解析:
流水步距是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为2。
专业工作队数为:4÷2+2÷2+4÷2=5
总工期=(m+n′-1)×k=(4+5-1)×2=16(天)
第151题
某分部工程流水施工计划如下图所示,该流水施工的组织形式是()。
A.异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
B.等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
C.有提前插入时间的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D.有间歇时间的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不同流水施工组织形式的概念。由图可以看出各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都是2天,流水步距等于流水节拍。施工过程Ⅲ和施工Ⅱ之间有间歇1天的时间。因此为有间歇的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第152题 某工程有3个施工过程,分为4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流水节拍分别为:2、3、4、3天,4、2、3、5天,3、2、2、4天,则流水施工工期为()天。
A.17
B.19
C.20
D.21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本题应按非节奏流水施工计算。
(1)求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
过程一:2,5,9,12
过程二:4,6,9,14
过程三:3,5,7,11
(2)错位相减求得差数列:
过程一和过程二:2,5,9,12
-)4,6,9,14
2, 1,3,3,-14过程二和过程三:4,6,9,14
-)3,5,7,11
4,3,4,7,-11
(3)在差数列中取最大值求得流水步距:
过程一和过程二流水步距:K12=max{2, 1,3,3,-14}=3(天)
过程二和过程三流水步距:K23=max{4,3,4,7,-11}=7(天)
(4)流水施工工期可按下式计算:
T=∑K+∑tn+∑Z+∑G-∑C
=(3+7)+(3+2+2+4)=21(天)
第153题 某工程划分为三个施工过程、4个施工段,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流水节拍分别为4天、4天和2天,则应派()个专业工作队参与施工。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题目条件,流水步距是2天,所以三个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分别为2个、2个、1个,专业工作队合计5个。
第154题 建设工程组织固定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A.专业工作队数大于施工过程数
B.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
C.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
D.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相等
E.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各施工段上连续作业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固定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是一种最理想的流水施工方式,其特点如下:
(1)所有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
(2)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
(3)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即每一个施工过程成立一个专业工作队,由该队完成相应施工过程所有施工段上的任务;
(4)各个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上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
第155题 建设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确定流水节拍的方法有()。
A.定额计算法
B.经验估算法
C.价值工程法
D.ABC分析法
E.风险概率法
参考答案:AB
解析:
流水节拍可分别按下列方法确定:①定额计算法;②经验估算法。
第156题 建设工程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A.同一施工过程的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成倍数关系
B.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
C.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D.各专业工作队在施工段上可连续作业
E.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参考答案:BD
解析:
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如下:
(1)同一施工过程在其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等,但其值为倍数关系;
(2)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K);
(3)专业工作队数大于施工过程数,即有的施工过程只成立一个专业工作队,而对于流水节拍大的施工过程,可按其倍数增加相应专业工作队数目;
(4)各个专业工作队在施工段上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
第157题 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A.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
B.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C.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D.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E.有的专业工作队不能连续作业
参考答案:BCD
解析:
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
(1)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
(2)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3)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4)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第158题 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于关键节点说法正确的是()。
A.关键工作两端等节点必然是关键节点
B.关键节点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必然相等
C.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必然是关键线路
D.两端口关键节点的工作必然是关键工作
参考答案:A
解析:
关键工作两端的节点必为关键节点,但两端为关键节点的工作不一定是关键工作。关键节点的最迟时间与最早时间的差值最小。特别是当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关键节点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必然相等。关键节点必然处在关键线路上,但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不一定是关键线路。
第159题 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有两项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12和13。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8,持续时间为3,则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A
解析:
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减去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即EFM=8+3=11,FFM= min{12-11,13-11}=1。
第160题 工程网络计划中,对关键线路描述正确的是()。
A.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
B.单代号网络计划中时间间隔均为零
C.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虚工作
D.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工作组成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A错误,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不一定是关键线路。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单代号网络计划,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找出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零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若按照关键工作确定关键线路,除线路上的工作是关键工作外,还须相邻两项关键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所构成的线路是关键线路。选项C错误,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凡自始至终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