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1月1日该金融工具初始入账成本为1950万元
B.6月20日计入投资收益100万元
C.6月30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220万元
D.11月30日留存收益增加420万元
E.6月20日确认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
参考答案:BCD
解析:
会计分录如下:2020年1月1日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1980
应收股利 50
贷:银行存款 2030
2020年3月1日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股利 50
2020年6月20日
借:应收股利 100
贷:投资收益 100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股利 100
2020年6月30日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220
贷:其他综合收益 220
2020年11月30日
借:银行存款 240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1980
—公允价值变动 220
盈余公积 2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0
借:其他综合收益 220
贷:盈余公积 22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98
第322题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当月增加的投资性房地产(建筑物)当月不计提折旧
B.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待投资性房地产价值得以恢复时可予转回正保会计网校
C.后续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D.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E.按期计提折旧或者进行摊销,应贷记“累计折旧(摊销)”科目
参考答案:AD
解析:
选项B,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准备一旦计提不允许转回;选项C,成本模式转为公 允价值模式,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选项 E,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或摊销应使用“投资 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
A.45450
B.25250
C.44550
D.34650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期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49500-50000=-500(元),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300- 500) /( 40000-10000+50000)× 100%=-1%,甲公司6月末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 40000-10000+50000-45000)×( 1-1%) =34650(元)。
第324题 关于应付票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付票据属于因交易形成的非流动负债–
B.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企业无力支付的,转入应付账款
C.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企业无力支付的,转入短期借款
D.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企业无力支付的,转入短期借款
参考答案:D
解析:
应付票据属于因交易形成的流动负债,选项A不正确;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企业无力支付,按应付票据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如为商业承兑汇票,则贷记“应付账款”科目),选项B和C不正确,选项D正确。
A.2020年7月1日票据到期无力付款借:应付票据 5650 贷:长期借款 5650
B.2020年7月1日票据到期付款时借:应付票据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C.2020年7月1日票据到期无力付款借:应付票据 5650 贷:短期借款 5650
D.2020年7月1日票据到期无力付款借:应付票据 5650 贷:应付账款 5650
参考答案:D
解析:
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企业无力支付,按应付票据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选项D正确。
第326题 委托方将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非消费税项目,则委托方应将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入( )。
A.其他业务成本
B.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C.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D.管理费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以及用于非消费税项目的,应将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第327题 下列关于增值税会计核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记录企业月终转出当月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
B.“应变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记录企业按照规定准予减免的增值税额
C.“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记录企业当月已缴纳的增值税额
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核算企业转让不动产,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提供建筑服务。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等以及其他按规定应预交的增值税额
E.“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未缴的增值税额,贷方余额反映多缴的增值税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选项E,“应交税费一一未交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为多交增值税,货方余额为未缴增值税。
第328题 一般纳税人核算应缴的增值税,应在“应交税费”会计科目下设置的明细科目有( )。
A.简易计税
B.出口退税
C.待转销项税额
D.预交增值税
E.转出未交增值税
参考答案:ACD
解析:
一般纳税人应缴的增值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 “简易计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10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第329题 下列一般纳税人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核算的有( )
A.当期收到的出口退税额
B.当期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
C.用加计抵减额抵减的应纳增值税额
D.取得退还的增量增值税留抵税额
E.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发票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按规定抵减的应纳增值税额
参考答案:BE
解析:
选项B,对于当期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损益类相关科目;选项E,企业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以及缴纳的技术维护费允许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选项A,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选项C,符合规定可以用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的,实际缴纳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收益”科目;选项D,纳税人取得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应相应调减当期留抵税额,即可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A.1950
B.1560
C.1872
D.1300
参考答案:B
解析:
该企业本期应确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2000×13%=1560(万元)。发放给职工作为非货币性福利的自产产品应视同销售,需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而更新改造的生产线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领用的自产产品无须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
A.8
B.11
C.3.31
D.7.21
参考答案:C
解析:
该企业当期销项税额=109/(1+9%)×9%=9(万元),当期进项税额=8×13%+15×13%+30×9%=5.69(万元),当月应缴纳增值税=9-5.69=3.31(万元)。
第332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发生的下列税费中,不应计入相应资产成本的是( )。
A.购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相关税费
B.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C.购入商品的进口关税
D.购置用于不动产扩建的工程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参考答案:D
解析:
购置用于不动产扩建的工程材料支付的增值税允许抵扣,不计入相应的资产成本。
第333题 企业缴纳的下列税金中,不需要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是( )。
A.消费税
B.印花税
C.房产税
D.车船税
参考答案:B
解析:
企业缴纳的印花税,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A.300
B.540
C.600
D.640.8
参考答案:C
解析: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对外销售的,委托方应将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成本。
借:委托加工物资 300
贷:原材料 300
借:委托加工物资 300(240+60)
贷:银行存款 300
借:库存商品 6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600
第335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 )情况下,存货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核算。
A.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
B.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C.将购进货物用于个人消费
D.将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参考答案:B
解析:
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免征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核算,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损失,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用转出,选项B正确。
第336题 企业随商品出售但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按规定应缴纳的消费税,应借记的会计科目为( )。
A.税金及附加
B.销售费用
C.其他业务成本
D.管理费用
参考答案:A
解析:
随同商品出售但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按规定应缴纳的消费税,应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选项A正确。
A.-21
B.5
C.21
D.47
参考答案:B
解析:
因管理不善原因导致存货盘亏,相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则该批因管理不善原因被盗的原材料造成的净损失=200+200×13%-8-213=5(万元)。
第338题 下列不属于职工薪酬核算范围的是( )。
A.支付给未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董事相应薪酬
B.支付给外聘大学教授因提供培训而发生的讲课费
C.支付给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相应福利
D.支付给退休职工的养老金
参考答案:B
解析:
支付给外聘大学教授因提供培训而发生的讲课费,作为企业培训费,通常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属于职工薪酬核算范围。
A.借:管理费用 10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0000
B.借:营业外支出 10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0000
C.借:利润分配 10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0000
D.借:本年利润 10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0000
参考答案:A
解析:
企业应当将短期利润分享计划作为费用处理(按受益对象进行分担,或根据相关《企业会计准则》,作为资产成本的一部分),不能作为净利润的分配。
A.20000
B.25990
C.23000
D.3000
参考答案:B
解析:
乙公司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60×50×(1+13%)+400×50×(1+13%)=25990(元)。